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2:32
【摘要】:近年来,伴随国内外太赫兹(Terahertz,简称:THz)技术的快速发展,THz成像检测技术在无损检测、材料科学、反恐安检、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均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THz主动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以及人体安检领域的重大应用前景,我们研究了可靠实用的主动成像系统。对用于THz无损检测的主动成像系统,为充分利用低频THz信号穿透性强但空间分辨率较低,而高频THz信号空间分辨率高但穿透性较弱的特点,我们提出了高低双波段THz无损检测仪的方案,通过图像融合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与强穿透性的充分融合从而提升了 THz无损检测仪的检测能力。针对图像中出现的干涉条纹影响成像质量问题,通过频域滤波实现干涉消除从而优化了成像质量。最终研制的系统由低频110.4 GHz和高频220.8 GHz两个波段的本振源及超外差检测器组成,成像结果显示系统可达到的空间分辨率达3 mm。我们利用该系统对泡沫隔热材料与金属板黏合面粘接质量展开了检测,并检测了不同材质中的预埋缺陷。结果表明,系统能穿透泡沫隔热材料并获得材料与金属板黏合处的二维THz图像,从图像中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特征的缺陷。该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 THz波成像在质量检测和材料无损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也证明了多波段融合在THz主动成像技术领域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重点研究了可用于人体安检的双焦点THz像方扫描主动成像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利用工程光学中场曲及像散的相关理论,在保持经典系统(卡塞格林或格里高利)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面型参数变换或成像距离的变化即可实现双焦点成像的效果,从而可优化系统内整个视场的成像分辨率。该方法与基于几何光学光线追踪的传统双焦点成像系统实现方法相比,计算过程简单,实现方便,可根据设计人员实际情况调整双焦点大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在面型中增加高次项以进一步优化成像效果,考虑到THz成像系统的工作波长,实际应用时无明显影响。基于上述方法,我们利用THz连续波源及相应检测器,研制了一套最快扫描速度1秒/帧,距离8 m处成像视场覆盖50 cm×100 cm的双焦点反射天线格里高利成像系统。当系统工作频率为220 GHz时,系统全视场范围内的分辨率均优于3 cm(最优点分辨率达到2.5 cm),全视场范围内的表现明显优于初始经典系统(分辨率4.45 cm)。该主动成像系统不仅验证了所述方法的可行性而且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利用双焦点格里高利系统对人体主躯干的成像。当验证系统工作频率提高到650 GHz时,类比220 GHz时的参数,理论上最优点分辨率应达到0.85 cm,最差点的分辨率应优于1.02 cm,实际测试验证发现,系统全视场范围内的分辨率只优于2.5 cm(最优点分辨率达到1 cm),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系统加工及装调精度不够导致分辨率恶化,同时所使用的源与检测器无法通过相位信息提升图像信噪比导致无法通过点扩散函数更精确表示系统分辨率。我们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所研制的THz主动成像系统均达到了预期目标,证明了 THz主动成像在无损检测、人体安检等方面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本文的最后我们也针对THz主动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实用化,提出了一些可能的改进思路及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441;TP391.41
【图文】:

衰减特性,波吸收


THz源是烟雾等环境下的理想成像光源。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金属的高电逡逑导率使其在THz频段反射特性极强;另外,水的极性很强,水汽对THz波吸收逡逑明显,是THz在大气传输中衰减的主要因素,图1-2展示了邋THz波在不同大气逡逑条件下的衰减特性。在实际THz波段的设备研制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这两个逡逑因素并加以合理利用或规避。逡逑"EE1逦\逦I逦1逡逑._?螓邋ntcr邋逦M逦I逦I逡逑…|逦J逦X"逦]逡逑'"ito逦\邋ir逡逑I邋ipquacN邋(CiH/!逡逑图1-2邋THz波在不同大气条件下的衰减特性[14]逡逑2逡逑

外差检测


在使用肖特基二极管做频率为100-120邋GHz的直接检测时,NEP可达到逡逑5xl(T12W/HZ1/2[45]。当肖特基二极管作为直接检测工作在0.75-0.9THZ时,电压逡逑响应也可达到2500邋V/W邋[46]。图1-4展示了常见外差检测器系统简图,其中%为逡逑入射信号,化0为本地振荡信号。逡逑本地信号LO逡逑’\A/’邋\邋八八/^C^邋混频器.逡逑图1_4外差检测器系统简图逡逑在特定的应用条件下,使用直接检测式检测器还是外差检测式检测器是需要逡逑通过系统论证分析的。一般来讲,相干检测器具有更高的频谱分辨率[47]?[50],逡逑//V?105-丨06,但工作在THz波段的相千检测器还需要本振源;而非相干检逡逑测器则可以在更宽的频谱范围内工作,在背景噪声较低的时候它能提供的空间分逡逑6逡逑

入射角,成像,主动成像,入射


在可见光波段,成像主要依靠物体漫反射,而在THz波段,成像主要依靠反逡逑射,此时,光线在被测物上的入射角和被测物体表面的凹凸变化都会对成像结果逡逑造成很大影响。图1-5显示了邋THz成像中物体的入射角度变化以及表面起伏对结逡逑果的影响[14]。图a为系统能完全获取反射后的入射信号时的情况,可以看到被逡逑测物成像的轮廓很清晰;图b为入射信号经反射后完全无法被成像系统接收的情逡逑况,此时虽然有被测物,但实际成像结果却无法检测到被测物。图c为同一被测逡逑物通过旋转特定角度,部分原来成像时看得到和看不到的区域互换了。该实验表逡逑明,同一被测物的THz主动成像结果外形轮廓也可能有较大差别。通过将多个摆逡逑放在不同地点照射角度不同的THz源信号直接照射到被测物表面上是这个问题逡逑9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丹书;;半导体激光夜视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发展前景[J];物理通报;2016年S2期

2 张丽英;;肺部呼吸成像系统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5年31期

3 陈文光;;浅议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系统的应用标准[J];现代养生;2017年12期

4 唐建;蒋力培;邓双成;黄民双;黄军芬;;医用X线成像系统的数字化进展[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S1期

5 唐建;蒋力培;邓双成;;医用X线成像系统的数字化进展[J];影像技术;2008年05期

6 程开富;高速CMOS成像系统[J];半导体光电;2003年05期

7 ;CMOS成像系统[J];光学仪器;2003年02期

8 陆家训;微型成像系统问世[J];世界科学;2002年01期

9 ;成像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7年01期

10 王莉茹;;国内外照像机(单反)镜头的质量检验与分析[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198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建政;;水浸式超声检测成像系统[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2 杨辉兵;杨洪涛;闫阿奇;;基于立方星平台的高分宽幅成像系统设计[A];2018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会议摘要集[C];2018年

3 郑团结;宋宏伟;;新型卫星成像系统的进展与思考[A];中国感光学会影像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郭彦斌;王非;王文生;;高能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系统中的射线背散射问题探讨[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郭彦斌;王非;王文生;;高能X-射线数字平板成像系统中的射线背散射问题探讨[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米光灿;何姜;张勇;赵远;;基于压缩传感的单点成像系统快速算法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彭吉龙;李保权;刘杰;张鑫;;太阳X射线望远镜成像系统的设计[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彭锦霞;金志煜;;行星探测成像系统[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4年

9 苏鑫;贾晓东;吕华;刘锋;;无扫描凝视成像系统图像处理平台设计及成像算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杜国军;付利平;王咏梅;王继红;杨松;王英鉴;;准分子激光成像系统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璐 通讯员 吴燕;宁企研发国内首台“光学超声”成像系统[N];南京日报;2017年

2 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刘燕 刘艳萍;医学院附院引进新一代CT成像系统[N];桂林日报;2017年

3 罗学刚;Cytyc的ThinPrep成像系统获批[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高文;广州自主研发动物活体成像系统[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王迪;新型肺癌成像系统获批[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新成像系统有望“一网打尽”癌瘤[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7 必胜;ECRM的Mako 4成像系统进军四开CTP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8 王研;英国VeriVide公司提供非接触式数位成像系统[N];中国纺织报;2008年

9 紫箕;新成像技术扫清微创障碍[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徐新明 译;妙用人眼功能 再现眼底世界[N];大众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德亮;太赫兹主动成像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2 杨东旭;专用集成电路技术在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与科学级CCD成像系统中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张海洋;分振幅偏振成像系统定标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8年

4 王世允;轻型热瞄具成像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赵烈烽;高分辨环带成像系统特性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韩捷飞;便携式水下连续光成像系统设计及成像质量增强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刘震;空间调制型全偏振成像系统关键误差分析与性能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杨旭;关联成像系统多维信息测量和性能提高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王若秋;基于衍射成像系统的薄膜元件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10 黄冬梅;基于IR-UWB穿墙成像系统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博;基于sCMOS的低噪声成像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8年

2 王田;差分偏振成像系统及其特性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年

3 江世凯;空间薄膜衍射成像系统图像反演恢复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胡佳盛;大口径宽波段薄膜衍射成像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5 刘骏鹏;薄膜衍射成像系统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6 李丹阳;基于FPGA的同时偏振成像系统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年

7 陈一鸣;电子倍增CCD成像系统调制传递函数测量及优化方法[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8 曾超林;通用电子学成像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18年

9 薛露;宽视场高分辨率多尺度多孔径光学计算成像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胡志伟;集成成像系统去运动模糊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5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85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