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薄壁管超声检测系统自动上下料装置研制

发布时间:2020-08-12 05:52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核电以其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供应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由“适度发展”转变为“积极发展”的战略,因此近年来核电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了包覆核燃料芯块,薄壁管在核燃料元件制造过程中作为关键零件得到广泛使用。薄壁管表面有无缺陷,将直接影响核燃料元件在反应堆内是否核泄漏。针对薄壁管的缺陷检测,中核北方自主研制一套薄壁管超声检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检测主机、自动上下料装置等组成。为了实现持续给检测主机上下料、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依赖、提高检测效率,研制超声检测系统自动上下料装置。针对Φ15.4、Φ15.7和Φ22.1的3种不同规格直径的薄壁管,为了实现操作工人为该检测系统批量上料、保证进入检测主机后薄壁管的防水密封,设计为检测主轴自动上料的装置,主要工作包括:上料架、自动取料机构、自动压塞装置及自动进管机构的设计。为了实现薄壁管检测后塞子的分离、塞子的自动装夹、薄壁管合格品与不合格品的区分以及检测后批量管的存储,设计自动下料装置,主要工作包括:自动拔塞装置、下料机构、下料架等的设计。针对自动上下料装置,设计气动原理图、传感器监控,实现上、下料各机构有序的动作,实时监控上、下料过程中的异常。薄壁管超声检测自动上下料装置安装完成后,同检测主机进行系统调试。该上下料装置能够为检测主机自动上下料,满足检测主机的检测效率,实现了薄壁管首尾的自动压塞与拔塞。该系统能够批量上料,摆脱对操作人员实时的依赖。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M623;TB559
【图文】:

自动上下料,等轴测图,系统整体,丝杠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在上料位置上安放检查传感器,保证机器人可以精准识别出上料位置的待加工产品是不是还有。在下料位同样设置对应的传感器,确保机器人在下料时能够准确判断所下料位是否为空料位。料位上设置有万向球,减小上、下料时料盘与料位之间的摩擦阻力,方便人工操作。料盘到位后,有料盘到位传感器进行检测料盘是否上料到位,人工扣紧锁扣,确保定位准确。料盘底板设置精加工底板,保证料盘与料架定位准确。料盘两侧设置挡料板,底部安装 V 型支架,确保待加工件摆放位置准确,料盘主体材质为铝合金,重量轻,外观漂亮,料盘两侧配有把手,方便人工操作。该系统的控制原理是由 PLC(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控系统,用于整个系统的控制、和通讯。该自动上下料系统的整体设计如图 1.1 所示:

上下料系统,超声波检测,俯视图,设备


薄壁管超声检测系统上下料装置研制板及型材采用喷漆处理。料架上设有 16 个料位,其中最前端料位为上下料工位,每个上料位设置 V 型支架及物料挡板。人工上料时启动上料程序,人工将待检物料放置在上下料工位,由步进机构将待检物料向前输送。人工放置物料时需要一端靠紧物料挡板,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抓取待检工物料。机器人夹爪采用气动双夹爪形式,一端固定,另一端为手动调整端,满足抓取不同长度物料。夹爪顶端设置旋转气缸,满足改变上料架上的物料状态与检测时物料 90°旋转要求。机器人框架采用铝合金型材搭建、其余机加件金属件表面镀镍或镀铬处理,保证设备整体整洁、美观。该自动上下料系统的整体设计如图 1.2:

运输线,夹持装置,整体设计


图 1.3 运输线夹持装置及自动运输线整体设计图某公司的薄板冲压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装置主要针对厚度在 1mm 以和宽约为 1m 左右的薄板的自动上下料,最大薄板重约 15kg。该装置的上采用端拾器,端拾器配备真空发生器和真空吸盘,保证板料的快速取放,间距可调,确保使用于不同产品;同时端拾器上配有双料检测开关,防止吸附在一起导致机模具的损坏。上料台由机架和上工作台组成,采用固定的安装方式,台面尺寸根据最大产品布置。工作台上面有滑行槽,方便磁机构在工作台上可以人工调整位置,以适应不同外形的板料。根据上料厚定磁力分张器大小。磁力分张器是用来将板材进行分张,目的是使机器人常的将每块板料单张取走,它由永磁铁和支座调整机构组件组成。冲压完器人将成品件放至下料台,下料台料满后由人工或叉车进行更换下料托盘动上下料装置采用的是 50kg 的 Vertical Multi-Joint 关节机器人,该上下料拾取机构与上料台如图 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涛;吴英友;朱显明;刘土光;;多边形截面薄壁管撕裂卷曲吸能研究[J];爆炸与冲击;2007年03期

2 王国权;王青春;宫保贵;;冲压筋薄壁管轴向压缩特性试验研究[J];力学与实践;2010年02期

3 陈仙燕;龙述尧;杨旭静;;薄壁管抗撞性能的多目标结构优化[J];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2008年03期

4 何存富,李隆涛,吴斌;周向超声导波在薄壁管道中的传播研究[J];实验力学;2002年04期

5 郑广明;束晓东;吴吉瑞;;GBF高强薄壁管现浇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1期

6 党付典;唐绍萍;;99011 GBF高强薄壁管在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中的应用[J];甘肃科技;2006年08期

7 范娟;李付国;王少刚;虞文军;李剑飞;;薄壁管件周向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J];实验力学;2010年06期

8 萧小玲;;浅谈现浇混凝土(GBF高强薄壁管)空心楼板设计与施工工艺的看法[J];广东科技;2006年08期

9 高永福;史华;韩永杰;;GBF高强薄壁管无梁楼盖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6期

10 刘全林;杨敏;;地埋薄壁管道与土相互作用的三维理论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光强;彭福军;咸奎成;秦彦;;透镜状复合材料薄壁管研究[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下册)[C];2010年

2 林晓虎;杨庆生;;薄壁管轴向冲击动态性能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波;刘汉龙;;现浇薄壁管桩复合地基竖向承载特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邓小民;;5056合金薄壁管冷加工工艺研究[A];全国第十二届轻合金加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邓爱明;杨红亚;李远睿;盛光敏;;钛合金薄壁管构件高温应变疲劳[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何方成;;两种薄壁管材超声波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A];北京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任颂赞;陈德华;马春霞;于晖;;铝合金薄壁管焊接区开裂分析[A];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守林;;薄壁管切断模具设计[A];工模具设计与制造资料汇编[C];1980年

9 肖小亭;杨海文;邝卫华;廖毅娟;章争荣;;卡压式薄壁管接头连接密封性CAE分析[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0 薛贵林;隋允康;杜家政;;薄壁管轴向冲击的数值模拟与吸能优化[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马文选;扣压式薄壁管落户世界金融中心工程[N];北京科技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子骞;薄壁管材连续矫直力学行为与关键工艺参数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锐;薄壁管超声检测系统自动上下料装置研制[D];湖南大学;2018年

2 白银;汽车前纵梁用厚度梯度薄壁管斜向加载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陶晓庆;充压冷弯工艺对薄壁管弯曲加工应力的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4 蔡朝灿;复合材料薄壁管的连接设计与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谷圆圆;基于试验和模拟的复合材料薄壁管的吸能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刘清;离散粉体充填薄壁管的高频振动辅助挤压变形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冯盼盼;薄壁管桁轻钢楼面梁的简化分析及快速设计[D];重庆大学;2016年

8 欧阳宇;Z形撑薄壁管桁梁及OSB板组合楼盖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9 杨涛涛;薄壁管八辊矫直过程仿真及机架静力分析[D];东北大学;2013年

10 邹涛;薄壁管状空间伸展臂收展数值模拟与试验[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90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790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d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