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背景辐射光谱测量系统及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433.1
【部分图文】:
二‘逡逑m:^Mm逡逑图1.1直接成像型观测设备(左侧为TSI,右侧为ASI)逡逑非成像扫描型观测设备,原理是通过点源光强接收装置对全天空不同方位逐逡逑个进行扫描测量,进而获取与空间方位有关的辐亮度数据。这类设备可以再细分逡逑为三种:多波段、宽谱段和连续光谱型。多波段型设备,是测量部分波长通道处逡逑辐亮度的设备,以法国的CE318太阳光度计和日本的POM02日晕计为代表%;逡逑宽谱段型设备,测量一个较宽的波长范围内的整体积分辐亮度,如中科院安徽光逡逑机所研制的DTL-1型天空亮度仪[46];连续光谱型设备,可以测量一个波长范围逡逑内的连续光谱,如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TKFS01天空亮度测量系统[47]。还有一些逡逑综合了成像型与非成像型设备结构而研制的天空亮度测量仪
内的连续光谱,如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TKFS01天空亮度测量系统[47]。还有一些逡逑综合了成像型与非成像型设备结构而研制的天空亮度测量仪,如将光电探测器放逡逑置在半球形支架上,直接测量多个方向上的天空背景辐射『48,49]。图1.2从左往右逡逑分别为CE318、POM02和DTL-1的实物图片。逡逑晶iH逡逑WMMm逡逑图1.2邋CE318、POM02、DTL-1设备实物图(从左至右依次)逡逑CE318邋的波长通道有邋9邋个:340nm、380nm、440nm、500nm、675nm、870nm、逡逑936nm、1020nm、1640nm,通道的光谱宽度为邋10nm,其中邋440nm、500nm、670nm、逡逑870nm、1020nm、1640nm这6个通道可以进行天空背景辐射测量[5G]。CE318可逡逑以工作在太阳跟踪测量、太阳位置等高度角扫描、太阳位置主平面扫描三种不同逡逑的测量模式下。DTL-1以APD邋(雪崩二极管)为天空背景辐射响应器件,测量逡逑400nm?lOOOnm波长范围内的整体积分辐亮度,具有定点连续测量和全天空扫描逡逑两种模式不同的工作模式。TKFS01天空亮度测量系统可以测量380nm ̄1100nm逡逑4逡逑
辐射传输逡逑图2.1朗伯辐射体模型逡逑如图2.1所示,在面元心处,辐射方向与面元的法线夹角为0,令0邋=邋0时逡逑的辐亮度为I。。这里不考虑单色的问题,认为此处的辐射量均为单色辐射量,带逡逑有A下标,故而省略参数中的所有A。由式(2.3)有:逡逑dO逡逑L0=逦(2.13)逡逑dAdQdA逡逑t/O逡逑4=逦邋(2.14)逡逑cosddAdCk/A逡逑对各向同性辐射场,有&邋=乙,则逡逑Ig邋=邋Ld邋cos9dA邋=邋L0cosOdA邋=邋/0邋cos6逦(2.15)逡逑接收面上的辐射强度和接收面法线方向与辐射传输方向的夹角成余弦关系,逡逑此即朗伯余弦定律。逡逑2.2.2测量模型逡逑对天空背景辐射进行测量,可以抽象成图2.2的模型:逡逑图2.2天空背景辐射测量模型逡逑图2.2中,天空背景辐射的面元为A,地基测量设备的光学镜筒入瞳处接逡逑收面为面元以和入瞳面0的法线方向分别为《,、《2,天空背景面元办与入逡逑瞳面0的距离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赵威;陈勇;张岩岫;成斌;王冰;;天空背景红外辐射亮度测量及其对目标探测的影响分析[J];红外技术;2015年09期
2 张瑜;刘秉琦;陈玉丹;余皓;闫宗群;华文深;李晓明;朱艮春;;天空背景近红外氧气A带光谱测量与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5年09期
3 魏合理;戴聪明;武鹏飞;唐超礼;;用于被动测距的氧气A带大气吸收仿真计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4 张瑜;刘秉琦;闫宗群;华文深;李晓明;刘世瑛;刘远;;目标自辐射与干扰目标反射光谱的氧气吸收特性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5年08期
5 张路青;;短波红外白天测星技术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15年04期
6 张瑜;刘秉琦;魏合理;华文深;闫宗群;;基于氧气光谱吸收的被动测距中无云天空背景辐射特性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5年01期
7 康文运;宋小全;韦震;;白天空间目标激光测距微弱信号探测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4年09期
8 王铎;韩艳丽;孙腾飞;;云层对近红外白天测星的影响[J];激光与红外;2014年06期
9 贺磊;张平;刘效东;张补生;陈巍;;小视场轻型星敏感器在白天测星中的应用[J];应用光学;2014年02期
10 韩艳丽;王铎;张健;樊利恒;孙腾飞;;近红外多视场白天测星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欣欣;佟首峰;张雷;赵毅;李响;;天空背景光条件下空间激光通信系统粗跟踪光斑提取方法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大气光学及自适应光学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官伯林;三轴光电跟踪系统跟踪策略和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霍娟;地基全天空成像系统云与气溶胶参数反演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3 王伟国;空间目标白天光电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晖;基于太阳光谱观测反演大气SO_2和O_3柱浓度[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2 张振;基于深度学习的全天空云图分类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3 赵德堂;便携式雷达二轴转台伺服控制系统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
4 宋振朋;动平台激光通信用稳瞄转台优化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5 孙凤萤;全天空背景光谱辐射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吴淼;卫星目标与天空背景的仿真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谢欣欣;天空背景光对地面空间激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峻岩;二轴稳瞄转台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9 李权;天空背景与卫星目标的动态仿真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李俊;基于FPGA的面阵CCD彩色图像高速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9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81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