铕镝掺杂铝酸锶长余辉材料发光过程的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422;O482.31
【部分图文】:
图 1-1 位形坐标图(祁康成,2012)置,使周围离子处于一个新的平衡点,即图中的 C 点。在这个过程中,电能量交给了周围的离子,变成它们的振动能,并通过他们传给整个晶体,式散发。此时系统能量由 B 降为 C。电子由 C 跃迁到基态的 D,经过系降到 A 点,这时又散发了一些热能给晶体。图中的横线代表离子的振动能于电子的跃迁可以处于很高的振动能级,在其回到平衡位置时释放大量声即为晶格弛豫过程。由图分析可知该材料的发射带波长大于吸收带的波长合,即斯托克斯位移;与该现象相反的为反斯托克斯位移。图中两曲线的无辐射跃迁,即该跃迁不发生光子吸收或辐射现象。只有当原子的振动点或高于 F 点时,原子随热运动发生的这种能量,会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增高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降低材料的发光效率,即温度猝灭。空穴转移模型
图 1-2 理想发光体的能带模型(祁康成,2012)止激发后对应某一时刻的发光中心总数为V+,空穴数为n+,陷阱数为n ,导带中存在N 个电子,电子与发光中心的复合概率为A率为 A ,陷阱释放电子的概率为 P ,则电子和空穴数变化的方程如() dn /dt= Pn+ANv n++dn/dt= ANn0()+ dN/dt= ANn+Pn ANv n0性的条件可得:+ n= N+n
图 1-3 能级结构(王丽辉,1998)复合发光,当发光材料被激发后,电子进入导带,有一发光,另一部分则在扩散或漂移过程中被陷阱俘获,落入陷阱后由于空间距离太大,不能直接与空穴复合。它通过发光中心复合发光,期间可能发生多次俘获现象。与后于激发,甚至会持续很长时间,这就形成了余辉现象陷阱密切相关(Dorenbos, 2005)。型中,只能帮助人们了解该材料的简单的能量传输过原因及具体分布,和材料中辅助激活剂在发光过程中解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萍萍;曹立新;柳伟;苏革;杨柳;曲晓飞;;新型彩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3期
2 王树博;谢晓峰;武惠忠;史岩;庄彩虹;陈晓磊;;白色长余辉材料Sr_2MgSi_2O_7:Dy~(3+)和MgSiO_3:Dy~(3+)的制备[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张英兰,金昌根,王志华;MgF_2:Mn~(2+)合成及发光[J];发光学报;1989年03期
4 赵亮,苗荣正,汪亚,金斗满;长余辉光致发光塑料发光性能的研究[J];塑料科技;1989年05期
5 缪春燕,李东平,罗昔贤,林广旭,刘剑雄,魏坤;燃烧法快速合成新型蓝色硅酸盐长余辉材料[J];中国陶瓷;2003年06期
6 刘震,杨志平;铝酸锶铕镝长余辉材料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陈仲林,万体智,张玉奇,严德忠;新颖长余辉材料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1999年02期
8 杨柳;曹立新;苏革;柳伟;李京;;一种新型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J];功能材料;2010年05期
9 李东平,缪春燕,刘丽芳,罗昔贤,魏坤,肖志国;燃烧法合成新型蓝色硅酸盐长余辉材料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属;2004年04期
10 周聪;钱欣欣;葛明桥;;碱土金属长余辉材料的耐酸碱性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巍;氧化物黄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2 胡劲;SrAl_2O_4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及发光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3 林林;新型红色和白色长余辉材料的研制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符义兵;Pr~(3+),Mn~(2+)共激活氧化物量子剪裁材料的探索及蓝色长余辉材料Sr_2MgSi_2O_7:Eu~(2+),Dy~(3+)的余辉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5 陈文波;可见光长余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余辉特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6 王治龙;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闫武钊;超长红外长余辉材料及其发光机理的研究和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8 程学瑞;铪基高k栅介质薄膜和白色长余辉材料Ca_xMgSi_2O_(5+x):Dy~(3+)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徐娇;稀土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10 龚宇;几种典型硅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东晓;BaAl_2O_4:Eu~(2+),Dy~(3+)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技术与性能表征[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2 崔美娜;铕镝掺杂铝酸锶长余辉材料发光过程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王萍萍;全彩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曾慧慧;稀土硫氧化物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王文杰;长余辉材料陷阱分布及其对余辉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4年
6 张丽;硅酸盐长余辉材料的制备及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张毅;非镓酸盐近红外长余辉材料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8 武利民;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D];湖南大学;2014年
9 梅屹峰;长余辉材料的光书写显示装置和光擦除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
10 尹盛玉;稀土镨激活的钛酸钙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发光性能[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7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288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