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与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17:31
气相色谱(GC)能够快速、高效分离不同组分,是非常强大的混合物分离工具。微波等离子体炬(MPT)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发射光谱(AES)分析光源,是微波等离子体光谱分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当以He为工作气体时,几乎可以检测所有元素。MPT-AES具有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高选择性与灵敏度、低检出限及较宽的动态范围。用作GC检测器时可承受非理想的色谱流出,有效降低基体效应,并能推断未知组分经验式或分子式。基于此,本文对二者的联用技术展开研究,成功构建了GC-MPT-AES联用系统,并对其原理、结构、性能、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等进行了探究。具体工作与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1)首次开发了与GC条件相适应的小型化MPT炬管。通过对炬管电磁场分布的仿真,有效指导炬管结构的改进与装配,获得了可自动点火、适应GC条件的小型化炬管。2)研发了两种适用于GC与MPT炬管联用的接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GC与小型化MPT-AES及高功率MPT-AES的联用平台。3)分别对小型化GC-ArMPT-AES、小型化GC-HeMPT-AES及高功率GC-HeMPT-AES的检测性能进行探究,同时与其它方法的检...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无逬样(A)及有油液雾化进样(B〉时等离子体的形貌〖81??
2丄1?GC分离原理??GC实现样品不同组分分离的原理是利用了各组分极性、吸附能力及沸点的??差异,其分离过程如图2.1所示。待测样品被注入逬样口后,在高温的衬管内瞬??间汽化后被载气(流动相)带入色谱柱之中进行分离。载气为惰性气体,常见的??有氦气、氮气及氢气等。将汽化后的所有样品均带入色谱柱的方式被称为不分流??进样,多适用于痕量样品(<0.01%)的分析;而通过分流比的模式将部分祥品带??入色谱柱的方式被称为分流进样,多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较高(>0.1%)时的分??析。色谱柱是分离的关键部件,包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在其内壁涂布了具有一??定吸附性能的固定相。由于固定相对各个组分的吸附能力有强弱之分,各组分跟??随载气在柱内的流动时间有长短差异,吸附力弱的组分被优先解吸,而吸附力强??的组分最难解吸并最后离开色谱柱。因此
醇先流出色谱柱,正硅酸乙酯后流出色谱柱,并实现了两组分的有效分离。当以??C及Si作选择通道时,特征谱线C?247.9nm及Si?251.611?nm的谱峰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2所示。其中第一个C的谱峰为无水乙醇的C元素响应信号,??第二个C的谱峰为正硅酸乙酯的C元素响应信号,且其在时间维度上完全对应??正硅酸乙酯的Si元素响应信号。结果证明,可通过GC的程序升温实现该混合??样品的分离,且构建完成后的系统可通过多通道选择性地同时监测各个元素的响??应信号。??C?247.9?nm??50000?1?9??40000?-?I??^>30000???1??<3?20000?-?\??10000?■?\??0?Ummmmmmmmmmmmmmmml-,?—、??????0?20?40?60?80?100??Time/(200?ins)??Si?251.611?nm??50000????40000?*?I??^?30000????1??o??£?20000?-??10000?-?I??0?20?40?60?80?100??Time/(200ms)??图2.2以C及Si作选择通道监测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千瓦级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在油液分析中的应用[J]. 鄢雨微,金伟,朱旦,张涛,应仰威,单锦,张旭晨,于丙文,陈挺,刘超,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12)
[2]2013~2016年文山州新鲜蔬菜中含磷有机农药残留量监测结果分析[J]. 钟姣,杜凤龄,杨友聪,董天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0)
[3]环境监测色谱分析中色谱柱的选择研究[J]. 张样盛,肖霏,吕萍. 绿色科技. 2017(16)
[4]一种原子光谱分析用新激发光源——千瓦级微波等离子体炬(kW-MPT)[J]. 金伟,于丙文,朱旦,应仰威,于海翔,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11)
[5]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器的最小二乘拟合原理综述[J]. 蔡天净,唐瀚. 数字通信. 2011(01)
[6]色谱谱图峰的识别算法[J]. 张磊,王珏明,王勇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08)
[7]小波分析及其在高光谱噪声去除中的应用[J]. 周丹,王钦军,田庆久,蔺启忠,傅文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7)
[8]染毒全血与尿样中痕量路易氏剂的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法检测[J]. 宋婷婷,陈佳,郭磊,冯建林,谢剑炜. 分析测试学报. 2008(08)
[9]基于模式匹配的变压器色谱峰辨识算法[J]. 胡劲松,鲍吉龙,周方洁,骆再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21)
[10]识别色谱峰的一种方法[J]. 刘晓. 分析仪器. 2005(03)
博士论文
[1]千瓦级微波等离子体炬(MPT)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用激发光源的研制[D]. 朱旦.浙江大学 2017
[2]小型微波等离子体炬全谱仪的研制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 冯国栋.吉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工业在线色谱工作站算法库的开发[D]. 陈淑珍.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1451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2无逬样(A)及有油液雾化进样(B〉时等离子体的形貌〖81??
2丄1?GC分离原理??GC实现样品不同组分分离的原理是利用了各组分极性、吸附能力及沸点的??差异,其分离过程如图2.1所示。待测样品被注入逬样口后,在高温的衬管内瞬??间汽化后被载气(流动相)带入色谱柱之中进行分离。载气为惰性气体,常见的??有氦气、氮气及氢气等。将汽化后的所有样品均带入色谱柱的方式被称为不分流??进样,多适用于痕量样品(<0.01%)的分析;而通过分流比的模式将部分祥品带??入色谱柱的方式被称为分流进样,多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较高(>0.1%)时的分??析。色谱柱是分离的关键部件,包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在其内壁涂布了具有一??定吸附性能的固定相。由于固定相对各个组分的吸附能力有强弱之分,各组分跟??随载气在柱内的流动时间有长短差异,吸附力弱的组分被优先解吸,而吸附力强??的组分最难解吸并最后离开色谱柱。因此
醇先流出色谱柱,正硅酸乙酯后流出色谱柱,并实现了两组分的有效分离。当以??C及Si作选择通道时,特征谱线C?247.9nm及Si?251.611?nm的谱峰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2所示。其中第一个C的谱峰为无水乙醇的C元素响应信号,??第二个C的谱峰为正硅酸乙酯的C元素响应信号,且其在时间维度上完全对应??正硅酸乙酯的Si元素响应信号。结果证明,可通过GC的程序升温实现该混合??样品的分离,且构建完成后的系统可通过多通道选择性地同时监测各个元素的响??应信号。??C?247.9?nm??50000?1?9??40000?-?I??^>30000???1??<3?20000?-?\??10000?■?\??0?Ummmmmmmmmmmmmmmml-,?—、??????0?20?40?60?80?100??Time/(200?ins)??Si?251.611?nm??50000????40000?*?I??^?30000????1??o??£?20000?-??10000?-?I??0?20?40?60?80?100??Time/(200ms)??图2.2以C及Si作选择通道监测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千瓦级微波等离子炬-原子发射光谱(MPT-AES)在油液分析中的应用[J]. 鄢雨微,金伟,朱旦,张涛,应仰威,单锦,张旭晨,于丙文,陈挺,刘超,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8(12)
[2]2013~2016年文山州新鲜蔬菜中含磷有机农药残留量监测结果分析[J]. 钟姣,杜凤龄,杨友聪,董天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10)
[3]环境监测色谱分析中色谱柱的选择研究[J]. 张样盛,肖霏,吕萍. 绿色科技. 2017(16)
[4]一种原子光谱分析用新激发光源——千瓦级微波等离子体炬(kW-MPT)[J]. 金伟,于丙文,朱旦,应仰威,于海翔,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5(11)
[5]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器的最小二乘拟合原理综述[J]. 蔡天净,唐瀚. 数字通信. 2011(01)
[6]色谱谱图峰的识别算法[J]. 张磊,王珏明,王勇军.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9(08)
[7]小波分析及其在高光谱噪声去除中的应用[J]. 周丹,王钦军,田庆久,蔺启忠,傅文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07)
[8]染毒全血与尿样中痕量路易氏剂的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法检测[J]. 宋婷婷,陈佳,郭磊,冯建林,谢剑炜. 分析测试学报. 2008(08)
[9]基于模式匹配的变压器色谱峰辨识算法[J]. 胡劲松,鲍吉龙,周方洁,骆再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5(21)
[10]识别色谱峰的一种方法[J]. 刘晓. 分析仪器. 2005(03)
博士论文
[1]千瓦级微波等离子体炬(MPT)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用激发光源的研制[D]. 朱旦.浙江大学 2017
[2]小型微波等离子体炬全谱仪的研制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 冯国栋.吉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工业在线色谱工作站算法库的开发[D]. 陈淑珍.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1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3041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