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物理论文 >

全光纤数字散斑干涉面内变形内窥测量

发布时间:2021-03-02 06:44
  提出了一种全光纤内窥式数字散斑干涉面内变形测量方法,能够实现对深孔、空腔和被遮掩表面纯面内变形的精密测量。通过构建双光路对称照明的散斑干涉光路布局,以及设计光纤相移器,最终实现了一种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内窥式数字散斑干涉装置。实验装置实现了入口直径为40 mm的空腔内部面内变形直接测量,最大测试面积约为113 mm2。实验结果表明,将实验装置安装在普通的木质办公桌上进行测量,在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构建的全光纤内窥式数字散斑干涉装置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文章来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5(05)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全光纤数字散斑干涉面内变形内窥测量


全光纤E-DSPI面内变测量系统

模型图,光束,模型,计算机


面内位移与相位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图2所示的光路模型中推导获得。两束功率相近的激光束沿与中心轴夹角α的方向照射被测物表面,待对被测物加载使之产生微变形后,相机采集被测物变形前后两幅散斑图并在计算机内部进行运算处理,在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面内变形散斑干涉条纹。

相位差,光路系统,光纤,全光纤


在全光纤E-DSPI面内变形光路系统中,通过人为施加适当干扰(在测试过程中持续轻敲物光光纤),使之作用于整个光路系统,观察干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图4(a)为未加振动时的相位差图,图4(b)是人为加振动时所获得的相位差图,两者结果几乎相同,说明本系统有较好的干扰抑制能力。根据分析可知,因激光在光纤中传播,轻微敲击或抖动光纤并不会引起光程的明显改变,故而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不大。图4 抗干扰评估测试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载波数字散斑干涉光路关键参数研究[J]. 刘凯,吴思进,高新亚,祝连庆,杨连祥.  自动化仪表. 2015(09)
[2]电子散斑干涉测量中相移技术的新发展[J]. 杨连祥,祝连庆,谢辛,董明利,吴思进.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3]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损伤激光散斑干涉无损检测研究[J]. 顾国庆,王开福.  应用激光. 2012(06)
[4]应用激光数字散斑测量物体面内位移的研究[J]. 陈书汉.  激光与红外. 2009(02)



本文编号:3058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3058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c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