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偏光纤的非通视方位传递技术
发布时间:2021-04-25 03:55
传统磁光调制方位传递技术要求光束直线传播,存在应用范围受限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保偏光纤的非通视方位传递技术。首先给出了系统组成,阐述了系统工作原理;然后重点分析了保偏光纤双折射效应对传输光矢量的相位差的影响,构建了包含相位差信息的保偏光纤琼斯矩阵;最后利用琼斯矩阵对光矢量的麦克斯韦列进行了变换,推导了系统方位角解算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相位差不为π/2时,方位理论解算误差在0.1″以内;当相位差为π/2时,解算方位角始终为0,误差随方位角的增加呈比例增长。结论说明该技术应用于方位传递的可行性。所提方法拓展了方位传递方式,对基于保偏光纤的非通视方位传递技术的改进和系统测量精度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光学学报. 2020,40(1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 言
2 非通视方位传递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系统工作原理
2.1.1 偏振光与马吕斯定律
2.1.2 法拉第磁光效应
2.1.3 基于保偏光纤的方位传递系统
2.2 保偏光纤理论分析
2.3 非通视方位传递模型
3 仿真结果分析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磁光调制及基频信号检测的高精度波片测量[J]. 陈强华,孔祥悦,刘斌超,张孟策,罗会甫,吕唯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20(05)
[2]磁光调制方位传递系统中螺线管近轴区磁场影响分析[J]. 杨志勇,许友安,蔡伟,邢俊晖,张志利. 光学学报. 2019(07)
[3]基于对称性评估的保偏光纤偏振轴检测技术[J]. 于文海,冯迪,梁日,宋凝芳. 光学学报. 2019(02)
[4]快速空间测角系统中偏振像差的分析与研究[J]. 李春艳,陆卫国,乔琳. 物理学报. 2018(03)
[5]分离式方位角垂直传递装置校准方法研究[J]. 吴延军,张忠武,张俊杰,李永刚. 宇航计测技术. 2015(02)
[6]磁光调制法测量玻璃内应力[J]. 李春艳,吴易明,高立民,陆卫国,肖茂森. 光学精密工程. 2014(01)
[7]细径保偏光纤自动对轴的仿真与实验[J]. 荣伟彬,张伟,王乐锋,曹阳,赵磊,孙立宁. 中国激光. 2013(12)
[8]方波磁光调制测量在无机械连接的设备间方位传递中的应用[J]. 杨志勇,黄先祥,周召发,张志利. 光学学报. 2012(12)
[9]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方位失调角精确测量方法[J]. 杨志勇,周召发,黄先祥,张志利. 光学学报. 2012(10)
[10]贝赛尔函数展开对空间方位失调角测量误差的影响[J]. 杨志勇,周召发,张志利. 应用光学. 2012(03)
硕士论文
[1]方位垂直传递技术的研究[D]. 董晓娜.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1
本文编号:3158655
【文章来源】:光学学报. 2020,40(1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 言
2 非通视方位传递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系统工作原理
2.1.1 偏振光与马吕斯定律
2.1.2 法拉第磁光效应
2.1.3 基于保偏光纤的方位传递系统
2.2 保偏光纤理论分析
2.3 非通视方位传递模型
3 仿真结果分析
4 结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磁光调制及基频信号检测的高精度波片测量[J]. 陈强华,孔祥悦,刘斌超,张孟策,罗会甫,吕唯唯.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20(05)
[2]磁光调制方位传递系统中螺线管近轴区磁场影响分析[J]. 杨志勇,许友安,蔡伟,邢俊晖,张志利. 光学学报. 2019(07)
[3]基于对称性评估的保偏光纤偏振轴检测技术[J]. 于文海,冯迪,梁日,宋凝芳. 光学学报. 2019(02)
[4]快速空间测角系统中偏振像差的分析与研究[J]. 李春艳,陆卫国,乔琳. 物理学报. 2018(03)
[5]分离式方位角垂直传递装置校准方法研究[J]. 吴延军,张忠武,张俊杰,李永刚. 宇航计测技术. 2015(02)
[6]磁光调制法测量玻璃内应力[J]. 李春艳,吴易明,高立民,陆卫国,肖茂森. 光学精密工程. 2014(01)
[7]细径保偏光纤自动对轴的仿真与实验[J]. 荣伟彬,张伟,王乐锋,曹阳,赵磊,孙立宁. 中国激光. 2013(12)
[8]方波磁光调制测量在无机械连接的设备间方位传递中的应用[J]. 杨志勇,黄先祥,周召发,张志利. 光学学报. 2012(12)
[9]基于正弦波磁光调制的方位失调角精确测量方法[J]. 杨志勇,周召发,黄先祥,张志利. 光学学报. 2012(10)
[10]贝赛尔函数展开对空间方位失调角测量误差的影响[J]. 杨志勇,周召发,张志利. 应用光学. 2012(03)
硕士论文
[1]方位垂直传递技术的研究[D]. 董晓娜.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01
本文编号:3158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wulilw/315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