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韩伊三国后卫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在篮球运动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首都体育学院》 2012年
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韩伊三国后卫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李俊
【摘要】:亚洲男篮锦标赛是亚洲每两年举办一届的篮球赛事,它代表着亚洲篮球发展的最高水,虽然本届亚锦赛中国男篮虽然在决赛中以70-69击败了约旦队,获得了冠军,但是看其比分,使国人不免产生很多忧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后卫环节,是制约中国篮球发展因素之一。鉴于此,本人以对第26届亚洲男篮锦赛中国与韩国伊朗男篮后卫进攻能力比较为研究对象,找出我们后卫存在的问题,力求总结出本届亚锦赛中国后卫在比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我国男子篮球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结合26亚锦赛中伊韩篮球比赛录像,采用了现场观摩法、录像观察统计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26届亚锦赛中伊韩三国后卫进攻能力进行比较探索。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的录像统计分析得知,东亚球队中韩两国的后卫进攻能力上已无优势可言,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出现了下滑;相反,伊朗后卫的进攻能力在本届亚锦赛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从各指标数据的统计得知:伊朗后卫的个人进攻能力要强于中韩两国的后卫。 2个人进攻能力方面,中国后卫个人得分能力的偏弱和区域得分中内线得分较少;中国后卫个人主动进攻欲望不强;在身高上占有明显优势的中国后卫,在抢前场篮板球环节中,并没有体现出该有的优势。 3配合进攻能力方面,中国后卫发动快攻的意识不够强、突破分球和突破造犯规的能力较差,在阵地配合能力中,中国后卫掩护与传切的意识也不够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8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竟成;对中外男篮后卫队员阵地攻防技术现状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2 董志权;;核心后卫队员(POINT GUARD)[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3 谭朕斌;我国篮球核心后卫队员的培养[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4 谭朕斌,何录兰;论篮球运动的内外线进攻结合规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张俊青;中国男子篮球一线队伍核心后卫群体比赛能力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郭永波,陈树华,金宗强,吴俊杰;从14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对我国后卫队员比赛能力的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冯健;影响我国男篮后卫个人攻击能力因素初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王金贵;篮球核心后卫的培养与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1997年01期
9 张凡涛;任文晓;;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运动员攻防能力的分析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6年02期
10 刘古华;;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外后卫攻击能力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阳;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后卫进攻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钦;;从第二届斯坦科维奇杯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付鹏;中韩男篮比赛中全场紧逼人盯人战术剖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3 张妙玲;;对中国男篮在23届亚锦赛中持球突破状况的统计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3期
4 温继怀;;第15届世锦赛中国男篮外线队员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5期
5 胡本安;董如豹;;浅析篮球技术的发展趋势——以进攻技术为例[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6 马志军;石红;;2007~2008赛季NBA与CBA优秀球队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2期
7 陈国瑞;我国男篮甲级队优秀后卫身体条件及攻击能力现状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S1期
8 张冉,陈国瑞;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李涛,刘建坤;对姚明进攻能力的综合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10 郭永东;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能力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鲁祥;郭永波;张戈;;第29届奥运会男篮比赛国内外内线队员进攻技术特点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建和;论运动技术的序列发展与分群演进[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宋君毅;现代竞技篮球防守技术、战术理论与运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陈健;现代信息技术在篮球运动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招平;第15届世锦赛及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后卫队员进攻能力对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李宏;论竞技篮球运动节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元元;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世界球队得分能力的差距与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斌;29届奥运会男篮B组赛中国男队主力队员与对手主力队员之间攻守能力的对比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烁;第2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复赛阶段中国队与对手技术指标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大巍;第25届亚锦赛中外男篮后卫队员攻击能力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衣海永;对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外线队员得分能力的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喆;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西亚球队攻守速度比较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锋;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决赛阶段突破技术运用的实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曹桥安;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林;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2 张三璋,刘志伟,傅士远,张长岭;篮球运动核心后卫的优化模式与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3 高文海,丁爱宝,喻政雄;明星队员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4 曹竟成;对中外男篮后卫队员阵地攻防技术现状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杨铁黎,张建华,王必琪;NBA职业篮球市场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吴金元,李小燕;从第27届奥运会篮球比赛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张冉,陈国瑞;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进攻技术指标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邓飞;从2002年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中国男篮的现状及努力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9 郭永波,张勇,韩涛,马良,王晓丽;雅典奥运会男篮的技、战术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守恒;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健;影响我国男篮后卫个人攻击能力因素初探[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巩磊;金嘉鹏;;第28、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对比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许奋奋;;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前八强后卫攻防能力的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7年06期
4 沈军;篮球后卫队员进攻能力模糊综合评价的失效与改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陈少青;谭朕斌;;对十运会男篮比赛后卫阵地进攻能力的分析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刘诗文;;世界优秀篮球后卫得分能力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7 许志诚;;对2007斯坦科维奇杯中国男篮后卫进攻能力的研究[J];少年体育训练;2010年06期
8 梁旭涛;;浅议如何培养和训练篮球后卫队员防守能力[J];少年体育训练;2009年04期
9 庞阳康;;第十届全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后卫进攻技术特点[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年06期
10 刘宪文;;第十五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后卫队员快攻能力的对比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青;张宏杰;;第15届男篮世锦赛中外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张军;傅企明;;从二十二届男篮亚锦赛析亚洲男篮运动内部现状及对中国男篮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黄黎;边卫;;职业化以来八一男篮经验与问题的初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段飞星;;对中美男篮优秀后卫球员突破技术的运用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赵晶;闫育东;;对我国少年甲组男子篮球特高队员现状的分析与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王朝信;刘涛;;K-Mean聚类分析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各参赛队进攻能力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任定猛;;中国女足比赛中前场30米传接球失误原因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白喜林;赵杰修;刘冬森;叶庆晖;;国家男子篮球运动员膳食营养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刘小明;;当代竞技篮球身体对抗特征的研究——兼论我国男篮身体对抗现状与对策[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10 李慧林;王润斌;;国家男篮各项技术统计指标和比赛成绩的相关分析——兼论2006年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男篮实力[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品;[N];中国体育报;2009年
2 记者方列、柴骥程;[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阎志强;[N];中国体育报;2003年
4 潘恩;[N];中国体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静;[N];中国体育报;2004年
6 车永波;[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薛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记者 王玉宾 实习生 张良娟;[N];山西日报;2009年
9 记者 白俊峰 实习生 董文哲;[N];天津日报;2009年
10 早报记者 张婧;[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强;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比赛跑动能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崔冬冬;中国女足国家队运动员体能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梁伟;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朱军凯;中国国家队男子足球运动员位置体能特征及训练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徐建华;CUBA男子运动员比赛负荷特征及专项运动素质评价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部义峰;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体系的理论与实证[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26届亚洲男篮锦标赛中韩伊三国后卫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年
2 于扬;对影响男篮攻击后卫竞技能力主要因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宇;第16届世锦赛中外男篮后卫队员攻防技术运用情况的比较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平;中外男篮后卫不同时间段进攻特点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王兵;对第16届世锦赛中外男篮后卫队员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涛;第29届奥运会中外男篮后卫攻防技术的统计与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大巍;第25届亚锦赛中外男篮后卫队员攻击能力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洪浩;对中美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后卫队员综合技术指标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许招平;第15届世锦赛及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后卫队员进攻能力对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王涛;第16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外后卫队员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在篮球运动技战术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3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