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移动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ZJ移动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移动通信工程 进度控制 基站网络建设 进度管理
【摘要】:在近年来,通信工程的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移动通信作为通信企业的一个重要企业,也需要发展更多的基站来满足越来越大的客户群的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移动通信工程,也逐渐成为了网络建设工程项目。因此,中国移动通信为了在通信产业中占据更多的优势,亟需对包括在通信工程项目内部的各个要素,诸如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等进行管控,从而在保证质量,安全,成本等因素的前提下,对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建设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ZJ移动通信基站的网络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工程项目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如何对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进行管理。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理论以及进度管理理论,同时概述了移动通信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该通信工程的基本状况,然后结合相关的专家调查找出了影响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通信工程项目的实力来找出优化通信工程进度管理的关键措施。通过研究,笔者发现,为了进一步缩短ZJ移动通信的网络工程建设的周期,相关的基建建设管理这需要对于进度管理做好严格的把控工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需要关注进度总控和总体计划。具体来说,就要求建筑公司以及施工单位都要要做好基站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制定总体的进度目标和总的实施计划。只有针对各种综合因素作一个全面的考虑、科学组织、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进度规划。其次,就是要关注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考虑到施工单位需要实时控制基站建设工程工序比较多,同时还要面临比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要对进度进行控制,同时施工单位需要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加以调整,对偏离控制目标的要找出原因,争取找到替代方法。再次,施工单位还需要要求各个协作单位的高度配合与服从调度。通过对协作单位实行统一调度,施工单位才能够把握好各参与单位之间的协作问题,在上一期完成的基站建设工程中,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推行监理一体化,即由监理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实现进度监理负责制。
【关键词】:移动通信工程 进度控制 基站网络建设 进度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10-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逻辑框架14-16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4-15
- 1.3.2 逻辑框架15-16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16-23
- 2.1 项目管理16
- 2.2 项目进度管理16-23
- 2.2.1 项目进度管理的内涵16-17
- 2.2.2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17-20
- 2.2.3 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20-23
- 第3章 ZJ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分析23-31
- 3.1 项目总体情况介绍23-25
- 3.1.1 网络建设项目的特点23-24
- 3.1.2 ZJ移动TZ通信基站网络建设的特点24
- 3.1.3 公司基本介绍24-25
- 3.2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组织架构分析25-27
- 3.3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计划分析27-28
- 3.4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控制措施分析28-31
- 第4章 通信基站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31-40
- 4.1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存在问题分析31-36
- 4.1.1 管理能力不足,管理方式缺乏弹性31-32
- 4.1.2 项目周期划分不清,进度管理缺少计划沟通32-33
- 4.1.3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缺乏有效的方法工具33-34
- 4.1.4 缺少对项目时间与质量、成本之间关系的合理把握34-36
- 4.2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36-40
- 4.2.1 人为因素36-37
- 4.2.2 环境因素37-38
- 4.2.3 资金因素38-39
- 4.2.4 设备因素39-40
- 第5章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改进方案及实施保障措施40-45
- 5.1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优化具体方案40-42
- 5.1.1 加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方式的弹性40-41
- 5.1.2 划分清项目周期,对项目的进度管理进行沟通41
- 5.1.3 采用有效的方法工具进行项目进度管理41-42
- 5.1.4 对项目的时间,质量和成本进行合理把握规划42
- 5.2 通信基站网络建设项目进度管理实施保障措施42-45
- 5.2.1 完善项目经理机制,全面强化管理职能42-43
- 5.2.2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全员参与意识43
- 5.2.3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项目进度管理能力43-45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华;合法的移动通信基站对人体不会产生伤害[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1年12期
2 陈庆辉;由移动通信基站辐射问题引发的思考[J];中国无线电管理;2002年04期
3 刘涛;;移动通信基站的综合节能[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6年06期
4 杨哲天;张慧敏;;一起移动通信基站雷击灾害分析[J];浙江气象;2008年02期
5 廖小芳;向兵;谢峰竹;王楚义;;移动通信基站能耗分析与综合节能解决方案[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04期
6 王建华;;关于移动通信基站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年05期
7 黄伟信;刘艳辉;王芳;;移动通信基站雷击分析及解决方案[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年S2期
8 吕德胜;高鹏;;移动通信基站引入雷电的主要途径及防护措施[J];硅谷;2011年16期
9 贾洪宝;;让集约化理念深入移动通信基站建设[J];上海信息化;2011年11期
10 陈秋遐;周立强;杨文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浅析[J];环境科学导刊;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良;;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A];2002’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罗萌芽;;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检测探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二卷 气象分卷)[C];2006年
3 张凤阳;魏荣民;;山区移动通信基站防雷[A];S13 第十届防雷减灾论坛——雷电灾害与风险评估[C];2012年
4 侯惠峰;李廷立;徐卫;;依托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低空监视通信台站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5 冯涛;杨辉宇;闫凤玲;段建甫;;移动通信基站节能减排技术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王维国;;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浅谈[A];首届中国防雷论坛论文摘编[C];2002年
7 韩斌;;浅谈移动通信基站的雷害形成与防护措施[A];2003’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熊力书;;对移动通信基站接地问题的探讨[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9 顾喻亮;;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桑永礼;;移动通信基站交流供电方案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晶;深圳普查移动通信基站辐射[N];中国环境报;2009年
2 吴江波;厦门移动通信基站纳入公建配套不计地价[N];通信产业报;2011年
3 ;深圳市公众移动通信基站管理办法[N];深圳特区报;2014年
4 王金涛 陈晓杰;移动通信基站增多会影响人的健康吗[N];科技日报;2001年
5 邱志鸿;上海出台移动通信基站房屋租赁合同示范文本[N];人民邮电;2007年
6 布轩;移动通信基站抢通恢复率达99%[N];中国电子报;2008年
7 陈奇 周远芳;磨子沟的变迁[N];人民邮电;2004年
8 邱志鸿;上海出台移动基站迁移赔偿新标准[N];人民邮电;2004年
9 记者 王荧瑶;台州移动通信基站通过环评审查[N];台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徐勇;对传统移动通信基站说再见[N];人民邮电;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鹏;雷电脉冲对移动通信基站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南竹;3G时代公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和管理的政府职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范方辉;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污染特性及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吴凯;典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影响模型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雷敏;移动通信基站信号接收机相关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杨鑫;移动通信基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李营彬;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纳入城乡规划的环保分析与探讨[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包增娣;宽频带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设计与优化[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师明;移动通信基站项目风险安全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胡晨剑;移动通信基站对城市电磁环境的影响预测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何永峰;基于移动通信基站的监控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68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68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