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9-04 09:04

  本文关键词:14xx nm喇曼光纤激光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1年

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特性研究

罗丹  

【摘要】:随着通信系统中信息量的剧增,基于强度调制的波分复用系统将受到有限的传输窗口、色度色散和偏振模色散等的限制。而相干光通信系统使用多进制调制格式,能够提高频谱效率和增加色散容限,最终达到高速、大容量传输的目的。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将受到色散,非线性效应以及相位噪声等的影响,其中由色散引入的信号间干扰最为严重。本文从调制格式提高色散容限、在线光学补偿色散、接收端电学均衡色散等三个方面分析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特性,其主要工作如下: 使用OptiSystem仿真软件分析了相干光通信系统发射端不同调制格式的频谱效率和色散容限。研究结果表明,除调制方式(如相移键控,频移键控,幅移键控等)外,,脉冲形状对系统的色散容限也有很大的影响。 首次提出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脉冲形状可调的主动锁模激光器,详细分析了各个参数对脉冲质量的影响。该激光器采用光纤环形腔结构,能产生波长范围、占空比、频谱宽度可调的高重频光学矩形脉冲,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分析了强度调制-直接探测系统中的色散补偿方法,以及目前常用的在线补偿方案在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适用性。通过仿真比较了负色散光纤和啁啾光纤光栅两种在线色散补偿方案。结果表明,啁啾光纤光栅补偿效果不如负色散光纤。进一步用传输矩阵法数值模拟分析其原因,发现是因为啁啾光纤光栅的相位敏感性不适合补偿相干光通信系统色散。 设计基于最小均方值算法的自适应数字滤波器。通过OptiSystem和MATLAB联合仿真,分析数字滤波器补偿OOK,DPSK和BPSK调制格式色散的效果以及各参数对补偿结果的影响。设计25阶滤波器成功补偿40Gbit/s NRZ-BPSK信号传输120km后的色散和偏振模色散,误码率0.0036。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N929.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群,吕可诚,李乙钢;改进的光纤光栅多层膜分析方法[J];光电子·激光;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华清;;啁啾相移光纤光栅的多层薄膜分析新方法[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3期

2 姜向东,余华清,王晓华;啁啾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一种新研究方法[J];电子器件;2005年01期

3 余华清,姜向东;取样光纤光栅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电子器件;2005年03期

4 余华清;;啁啾莫尔光纤光栅的多层薄膜分析新方法[J];光电工程;2006年07期

5 余华清;姜向东;;基于反向耦合模原理光栅的薄膜模型研究[J];光电工程;2006年12期

6 余华清,姜向东;取样光纤光栅的多层薄膜分析新方法[J];光学技术;2005年03期

7 王燕花;刘艳;谭中伟;任文华;简水生;;用于光纤布拉格光栅法布里-珀罗腔的改进的Rouard算法[J];光学学报;2008年05期

8 余华清,姜向东;相移光纤光栅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5年05期

9 薛力芳;张强;李芳;周燕;刘育梁;;高频调制大功率窄线宽分布反馈光纤激光器[J];物理学报;2011年01期

10 赵佩;钱凤臣;赵保银;;折射率调制深度误差对多模啁啾光纤光栅光谱特性的影响[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向华;基于编入光纤传感器的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宋世德;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特性及传感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王英;14xx nm喇曼光纤激光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王燕花;新型光纤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赵保银;大功率全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陆君辉;飞秒激光脉冲刻写长周期光纤光栅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杨晓涛;14XXnm系列拉曼光纤激光器理论和实现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王秋艳;基于FBG光纤光栅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王微;取样光纤光栅的应用及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刘海涛;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邴亮;相移光栅的传输特性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福珍;相干光通信的最新成果简介[J];光通信技术;1986年02期

2 胡正荣;我国首次研制出实用性相干光通信激光信源号[J];光通信技术;1987年02期

3 王钧钧;相干光通信导论(下) 相干光通信的调制方法、传输媒质及其他[J];电信科学;1985年12期

4 肖兰;;相干光通信的新成就[J];电信科学;1987年08期

5 廖先炳;;光通信光电器件的近期进展[J];激光与红外;1988年11期

6 胡毅;杨家龙;;40/100Gb/s偏振复用相干检测光模块的技术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8期

7 蔡开清;朱志文;王品红;易向阳;;1.51μm InGaAsP/InP DC-PBH分布反馈激光器[J];半导体光电;1992年02期

8 肖西;陈名松;;相干光通信外差异步解调接收机的设计[J];大众科技;2011年04期

9 罗倩;谭洁贞;王灏;曹艺;;相干光通信偏振扩展系统的光波偏振状态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10 王钧钧;相干光通信导论(上) 相干光通信的构成及其对光源的要求[J];电信科学;198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早春;黄学宁;潘身明;覃钢;;光纤通信技术的进展[A];2004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2005全国光学与光电子学学术研讨会、广西光学学会成立20周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铁军;曹宇青;;新型色散补偿光纤的研制[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3 周虹;雷昱;;色散补偿光纤(DCF)在波分系统中的应用[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岩;章锦;于晋龙;张以谟;井文才;周革;贾大功;;一种40Gbit/s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动态色度色散补偿技术[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漆晓琼;邵群峰;张晓萍;;带内非线性效应对色散管理系统的完全影响[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李栩辉;陈向飞;毛晋;戴一堂;谢世钟;;实用化的8信道色散补偿光纤光栅的研制[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7 沈晓强;于娟;胡长生;邵钟浩;;光纤偏振模色散对升余弦脉冲的影响[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8 陈良刚;张波;龙隽;谢锐凯;;间谐波检测技术及DSP算法设计[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王铁军;曹宇青;;用于S波段的色散补偿光纤[A];第三届中国光通信技术与市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吴瑾;;相干激光通信优势及实现方法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通信产业报;2010年

2 黄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3 ;[N];北京电子报;2001年

4 ;[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5 ;[N];计算机世界;2002年

6 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中心 黄学田;[N];通信产业报;2004年

7 刘垚;[N];人民邮电;2001年

8 ;[N];人民邮电;2003年

9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顾婉仪 北京邮电大学全光网络实验室 闻和;[N];通信产业报;2005年

10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半导体事业部 万江洪;[N];中国电子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伟;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在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董泽;光纤无线和相干光通信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张方正;高速光通信中数字信号处理(DSP)与波形产生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李斌;超高速光传输链路色散在线监测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武云云;自适应光学技术在大气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3年

6 刘学君;CO-OFDM系统的关键技术及非线性损伤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方宏;光子晶体光纤理论模型、结构设计及制作工艺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曾祥烨;偏振复用相干光通信系统数字均衡技术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9 李岩;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动态色度色散补偿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胡哲峰;基于波长转换和色散的全光可调延时线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2 高雨良;相干光通信中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仿真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孟世胜;相干光通信系统中载波相位估计算法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罗娟研;相干光通信中光锁相环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爱民;零差相干光通信调制解调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杜晓;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相位同步及校正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7 李俊;相干光通信中的非线性补偿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陈雨露;相干光通信系统DSP补偿算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金星;高速率相干光通信调制与发射技术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王丽枝;相干光通信外差探测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14xx nm喇曼光纤激光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8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08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d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