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超宽带脉冲天线的补偿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4:25

  本文关键词:超宽带脉冲天线的补偿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宽带天线 脉冲 保真度 增益 传输损耗


【摘要】:针对超宽带通信系统中脉冲信号传输保真度的问题,分析了保真度与脉冲天线的相频特性、增益-频率特性的关系,提出通过调整天线的增益特性来对信号在自由空间产生的传输损耗进行平衡补偿的技术.通过对一款高保真印刷半锥形单极天线(Half-Printed Tapered Monopole Antenna,Half-PTMA)增益-频率特性的仿真分析,以及将此补偿技术应用到一款超宽带平面单极天线的设计改进,改进后保真度提高了5%,验证了文中补偿技术的有效性,为超宽带脉冲天线的高保真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依据.
【作者单位】: 中航工业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关键词】超宽带天线 脉冲 保真度 增益 传输损耗
【分类号】:TN822.8
【正文快照】: 引言近年来,超宽带无线电技术已取得了突破性进步.相对于传统窄带无线通信而言,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具有空间容量大、测距精度高、保密性好、多径分辨能力强并具有与现有窄带通信系统共存、低功耗、低成本、小体积等诸多优点.如图1所示,基于窄脉冲实现的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典型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润芳;李鸿燕;王华奎;;基于Parks-McClellan算法的超宽带脉冲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7期

2 胡君萍;刘永冲;杨杰;;基于频域的超宽带脉冲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24期

3 杨春林;强明辉;;超宽带脉冲信号的产生[J];大众科技;2010年11期

4 高凡;陈学卿;;超宽带脉冲产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35期

5 庄陵;仇国庆;唐贤伦;曹长修;;一种新的超宽带脉冲信号优化设计方法[J];计算机科学;2008年10期

6 李慧;;超宽带脉冲通信技术研究[J];信息通信;2013年02期

7 王泰华;张艳明;;煤矿井下超宽带脉冲电路的设计和仿真[J];煤矿机电;2013年06期

8 扈罗全;朱洪波;;超宽带脉冲信号波形失真仿真与分析[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3期

9 毛慧敏;李峭;熊华钢;;超宽带脉冲信号研究[J];电子技术;2008年04期

10 杨峰;蒋祥顺;胡剑浩;李少谦;;超宽带脉冲信号的一种频域采样和接收方法[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周炳;孟凡宝;马弘舸;陆巍;陈志刚;李爱萍;廖勇;丁恩燕;谢平;;高功率超宽带脉冲辐射实验装置[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2 廖勇;马弘舸;杨周炳;谢平;李科;孟凡宝;;超宽带脉冲渐变式同轴到平板过渡结构研究[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3 王永明;王兴亮;;一种超宽带脉冲无线收发器的功率节省策略[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马明;沈越泓;;超宽带脉冲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技术[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田波;张永顺;王春阳;;超宽带脉冲形成网络设计与FDTD仿真[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曹佳;薛正辉;任武;李伟明;徐晓文;;超宽带脉冲激励下电磁场分布的并行FDTD仿真[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贡晓飞;邹卫霞;周正;;基于天线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修正[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姜光兴;朱洪波;曹伟;;基于Hermite函数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与性能分析[A];2005年全国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刘宇;叶建芳;钱兴燕;;一种基于FCC辐射掩蔽的超宽带脉冲波形设计方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10 田波;王春阳;张永顺;;超宽带脉冲传感器测量特性分析[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徐斌 毕光国;超宽带脉冲无线传输技术[N];计算机世界;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顺礼;超宽带脉冲网络和天线的特性表征与设计应用[D];东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明;煤矿井下超宽带脉冲电路的研究与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赵宇姣;基于高重频超宽带脉冲的雷达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罗博文;基于光学环镜的超宽带脉冲处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刘辉;超宽带脉冲产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赵元清;高功率超宽带脉冲辐射天线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6 秦延山;生物医学工程中超宽带脉冲天线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张璐;抑制干扰超宽带脉冲成形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徐广宁;超宽带脉冲信号绕射传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卢婷;超宽带脉冲信号波形失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林琦;超宽带脉冲信号调制发生功率谱密度的MatLab仿真[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27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127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