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编队电磁兼容网络优化
本文关键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编队电磁兼容网络优化 出处:《电子与信息学报》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编队作战时,电子设备间的电磁辐射干扰严重制约信息化作战效能。合理管控电磁频谱,优化频谱资源的使用意义重大。传统的随机优化算法存在优化速率慢的问题。该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建立了编队电磁兼容网络模型;以综合网络收益和成本的网络效能值最大为优化目标,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节点重要度的电磁兼容网络规则优化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规则优化算法与现常用的随机优化算法相比,网络效能优化速率提升了13.35%,优化性能更佳,可望为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Abstract]:In formation operation,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terference between electronic equipment seriously restri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information operations, and reasonably controls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timize the use of spectrum resources. The traditional stochas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has the problem of slow optimization rate. Based on the complex network theory, a formation EMC network model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optimization goal is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network efficiency of integrated network income and cost. An EMC network ru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complex network nodes is propos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e current rando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he optimization rate of network efficiency is improved by 13.35%, and the optimization performance is better,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4012)~~
【分类号】:O157.5;TN97
【正文快照】: 1引言现代战争的高度信息化使得作战环境愈加复杂,编队作战正逐渐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电磁频谱是信息化战争的唯一理想依托,强烈影响作战效能的发挥和作战能力的提升[1]。频谱设备的大量使用,使频谱资源需求增大,加上有些设备工作频带窄,设备间电磁兼容问题频现,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希慧;;浅谈电磁兼容及其测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年06期
2 林瑞进;汤燕燕;瞿勇;;电磁干扰及电磁兼容检测[J];科技资讯;2012年17期
3 汤一铭;;《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课程的教学难点简析及解决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12年24期
4 汤一铭;;电磁兼容课程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导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5 欧阳力萍,胡仕雄;浅谈电磁兼容原理及试验[J];湖南电力;1999年05期
6 吴铭;电磁兼容及其标准体系[J];河南科技;1999年08期
7 刘晶红;电磁兼容测试方法及应用设计[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尤海云;;电磁兼容及其检测技术[J];广东科技;2006年05期
9 李明;朱中文;蔡伟勇;;电磁兼容技术研究现状与趋势[J];电子质量;2007年07期
10 熊建平;邓晓梅;陈信;;计算机实现电磁兼容(EMC)的讨论[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晖;覃宇建;刘培国;;舰船电磁兼容仿真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陈绍魁;;智能化电器及系统的电磁兼容[A];第五届全国智能化电器及应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刘鸿琴;;浅谈电磁兼容及其测试[A];2001年电子测量新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4 赵刚;;序[A];第六届全国电磁兼容性学术会议2004EMC论文集[C];2004年
5 于延霞;;快轨车电磁兼容解决措施[A];2008年中国铁道学会牵引动力学术年会——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建国;;无线超短波电磁兼容环境监测方法研讨[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敏;蓝天翼;;车载平台电磁兼容的数值仿真[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李永明;俞集辉;;从电气工程类学生中培养电磁兼容人才的探讨[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沈小宇;;电磁兼容学科综述[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10 宋云;张进;;电磁兼容与可靠性[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巍;电磁兼容困扰家电企业[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吴健南 青云;EMC认证向无形“杀手”宣战[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3 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文新 本报记者 张锋;电磁兼容:一个不可忽视的新课题[N];解放军报;2005年
4 黄小琴 曾轶群;203所的EMC[N];中国航天报;2006年
5 朱明杰 吴慎山;欧盟的电磁兼容指令[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诸玲珍;EMC:新需求催生新技术 企业参与标准制定至关重要[N];中国电子报;2010年
7 晓光;手机上市要通过电碰兼容认证[N];江苏经济报;2000年
8 小令;打造检验检疫电磁兼容检测平台[N];苏州日报;2011年
9 本报特约撰稿人 白同云;电磁兼容认证与有关法规[N];中国电子报;2000年
10 记者 刘伊婷;电磁兼容不合格仍是主要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中昊;系统级电磁兼容现场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2 马云双;新一代动车组电磁兼容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3 任国峰;汽车电控单元的热和电磁兼容优化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李高升;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维护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白保东;电磁兼容暗室特性的时域分析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6 吴定超;汽车电磁兼容仿真预测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旭锋;传输线理论及电磁兼容计算的半解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李勃;无人机电磁兼容专家系统软件平台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杨开宇;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樊宽刚;轿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辐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灿;转向架失稳检测装置电磁兼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小飞;基于小波分析和FastICA算法在电磁兼容中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夏欢;基于ICA和STFFT算法的辐射EMI噪声分析与诊断方法[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郑悠;多通道Ka波段T/R组件EMC问题分析与改进[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周忠洋;电子信息系统电磁兼容故障树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马晨;双多频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孙冉;PCB电路与结构的EMC协同仿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8 宋逸超;基于频率选择表面屏蔽的运载平台电磁兼容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张方雷;基于LabVIEW传导骚扰测量系统[D];济南大学;2015年
10 黄r,
本文编号:1424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42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