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IM的认知无线电协作中继性能分析
本文选题:认知无线电 + 协作中继 ; 参考:《电子与信息学报》2017年08期
【摘要】:该文针对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场景,提出一种基于索引调制正交频分复用(OFDM-IM)的新型协作中继设计方法。该方法将OFDM-IM技术应用于从用户发送端,将从用户的传输空间划分为信号空间和索引空间。从用户在其信号空间上转发主用户的信息,同时在索引空间传输从用户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主、从用户之间不存在相互干扰。针对此模型,该文分析了主、从用户的误码率,理论推导了相关表达式,并讨论了从用户的位置对主、从用户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设计方法能够同时提升主、从用户的误码率性能,且均优于传统的基于OFDM的协作中继方式。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novel cooperative relay design method based on index modulatio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IMM) is proposed for cooperative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scenarios. In this method, the OFDM-IM technology is applied to the sending end of the slave user, and the transmission space of the user is divided into signal space and index space. The primary user information is forwarded from the user in its signal space and the slave user information is transmitted in the index space. In this way, there is no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master and slave users.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rror rate of the master and slave users, deduces the related expressions theoretically,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aster and slave user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design method can improve the BER performance of the master and slave users at the same time and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cooperative relay mode based on OFDM.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329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1095)~~
【分类号】:TN9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小勇;肖凯宁;韩朝晖;陈小鹏;;浅议认知无线电研究的切入点[J];中国无线电;2009年07期
2 毕志明;匡镜明;王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及发展[J];电信科学;2006年07期
3 田峰;程世伦;杨震;;无线区域网和认知无线电技术2[J];中兴通讯技术;2006年05期
4 王金龙;;认知无线电专题讲座(一) 第1讲 认知无线电[J];军事通信技术;2007年02期
5 刘栋;吴启晖;;认知无线电专题讲座(一) 第2讲 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探讨[J];军事通信技术;2007年02期
6 李彬;郭莉;;一种新的基于认知无线电和开放无线结构的终端架构[J];移动通信;2007年05期
7 潘建国;;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研究和进展[J];电视技术;2007年10期
8 畅志贤;石明卫;;认知无线电技术综述[J];电视技术;2007年S1期
9 尤文坚;黄欣;刘桂英;;认知无线电的相关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8年12期
10 胡圣波;吴永祥;;一种异构可重构的认知无线电平台及设计方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清;郭宗良;;认知无线电及其军事通信应用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李俊葶;陈金鹰;刘庆丰;徐广伟;;浅谈认知无线电[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辉;苏泽友;谢伟;;认知无线电综合抗干扰电台设计构想[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饶毓;曹志刚;;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标准化进程[A];2009年全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罗凡;陈金鹰;;认知无线电在震后应急通信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骥;;浅谈认知无线电在军事领域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郝刚;甘志春;;认知无线电网络安全问题研究[A];2014第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下)[C];2014年
8 王斯瑶;付琳;;认知无线电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刘庆丰;陈金鹰;李俊葶;卓有福;;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高效频谱利用技术[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郝才勇;;基于认知无线电的频谱管理策略[A];2011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黑龙江 王宇宙 编译;认知无线电发展综述[N];电子报;2012年
2 常丽君;避堵走闲,美开发认知无线电上网系统[N];科技日报;2014年
3 江苏泰州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 刘浏 窦沛沛;认知无线电整合“闲散”频谱[N];通信产业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郑焕斌;未来通讯 看我独霸[N];科技日报;2006年
5 北京邮电大学WSPN实验室 雷光;认知无线电技术[N];通信产业报;2007年
6 四川 杨远清 编译;可检测空闲频带的认知无线电接收器[N];电子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星;认知无线电网络机会路由算法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2 何浩;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刘法;分布式认知无线电网络的QoS保障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亮;谱效和能效优化的认知无线电网络资源分配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郑仕链;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接入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白晓娟;干扰对齐技术在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左加阔;认知无线电中稀疏频谱检测及资源分配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8 陈龙;面向传输优化的认知无线电资源分配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沈田;基于博弈论的认知无线电功率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10 杨立标;基于QoS的认知无线电Ad Hoc网络频谱管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鸿;认知无线电射频接收机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娟;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协作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陈行之;认知无线电中感知时间的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左明智;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会合算法的仿真与改进[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5 杨世康;分布式认知无线电频谱分配利用的研究及改进[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张文召;基于粒子群算法认知无线电联合频谱检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杨建新;认知无线电网络抵御恶意模拟主用户攻击方法的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8 郝万明;协作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能效和谱效的资源分配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9 林正红;认知无线电中TCP跨层优化方案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陈坚;认知无线电动态频谱分配算法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30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183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