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多频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数据融合与跟踪

发布时间:2019-08-15 12:55
【摘要】:强烈的海杂波干扰以及目标起伏严重制约了高频雷达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性能,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频雷达的数据融合与跟踪算法.通过加权最近邻关联来融合多频数据;通过无味卡尔曼滤波输出跟踪结果.在中国东海舟山海域进行了为期10d的数据采集实验用于验证系统性能.研究了多频雷达数据特点,给出了合适的距离、速度和方位的融合门限及权重设置方法,建立了从检测到跟踪整套处理流程,并提出了用于检验多频工作性能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目标在线时间、航迹分裂数目、跟踪区域和定位误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据融合和跟踪滤波显著延长了目标在线时间,提高了目标检测概率并减小了定位误差和跟踪中出现的航迹分裂数量,增强了跟踪稳健性.
【图文】:

直方图,时长,目标


加权融合,最后基于UKF处理非线性条件下的跟踪滤波减小定位误差.3.1数据融合结果由于检测中设置了较高的门限和较小的关联门限,只有325条船被16.8MHz和19.1MHz这两个频率同时探测到,而AIS显示有604条船只在观测时间进入雷达照射区.选择了9条在线时长超过100min的船只数据来评估融合结果.朱家尖站在16.8MHz和19.1MHz的单频检测关联结果由蓝色和红色的直方图表示,而融合结果由绿色直方图表示.在线时长如图2所示(n为船只序号,t为目标在线时长),可见船只的在线时长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表明两个频率同时工作能够提高检测能力和数据获取率.多频工作可以提高对于船只目标的检测能力.通过多频融合,融合结果的定位误差(如图3中1,2,4,8号船,s为定位误差)相比单频时有所减小.但部分船只(如3,5,6号船)定位精度不及精度最高的频段.这种情况难以杜绝,原因在于目标数据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实验处理时线性加权权值为常数,难以适用于所有目标.后续须要研究自适应加权融合方式.通过多频融合增加了跟踪船只的在线时间,但航迹分裂数目(见图4,N为航迹分裂数)也有一定程度增加.这是由于两个频率虽然都各自检测跟踪到了同一目标,但时间区间异步且没有重叠,从而使这些目标的子轨迹数量增加,即航迹分裂数量增加.航迹分裂数目增加这一结果正好说明了多频的检测结果恰好互为补充,单频漏检的图2目标在线时长图3定位误差情况通过多频得到了改善,单个频率的跟踪盲区可以由其他频率来进行补充.图

跟踪滤波,最大探测距离


图5最大探测距离3.2跟踪滤波结果从图1中可以看到朱家尖站雷达视场内有大量的船只目标(实线为AIS轨迹)出现.在进行目标检测跟踪处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射频干扰抑制[13]等处理以减少虚警.大型船只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多沿航道匀速运动,运动状态变化不大,跟踪时选择匀速运动模型即可,更复杂的机动模型可参见文献[14].对检测结果中某一货船(船号:412374550,长度91m,宽度14m)进行多频数据关联及跟踪处理后结果如图6所示.跟踪算法表现出较高的稳健性.相比单频数据,融合后跟踪滤波的数据具有更小的定位误差.从距离(图7,t为时间)和角度(图8,θ为角度)等误差较大的维度输出结果可以看到:对于离散型距离测量方式,经过跟踪滤波变得平滑,角度估计中的方差也减小了,说明了融合与跟踪滤波的必要性.图6目标跟踪轨迹本文对多频雷达目标数据融合与跟踪进行了详细介绍,,建立了从目标检测、参数估计到数据融合与跟踪的整套处理方案.基于文中提出的性能评价体系对多条船只跟踪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图7跟踪滤波输出(距离)与单频检测结果图8跟踪滤波输出(角度)与单频检测结果实测数据表明通过多频融合可以提高目标检测概率,增加目标在线时长并减小定位误差.通过无味卡尔曼滤波可以进一步减小目标跟踪定位误差,提高跟踪稳健性.参考文献[1]HarlanJ,TerrillE,HazardL,etal.Theintegratedoceanobservingsystemhigh-frequencyradarnet-work:sta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大学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6182,41506201)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大资助项目(20120503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212020204) 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4BEC057)
【分类号】:TN957.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孔庆国;钱一婧;施春荣;;高频地波雷达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雷达与对抗;2008年04期

2 杨跃萍;杨波;付佳;;企研携手,成功抢占高端电子科技先机 新型高频地波雷达诞生始末[J];中国军转民;2009年05期

3 叶春明;卢雁;;高频地波雷达发展动向与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0年01期

4 吴世才,杨子杰,文必洋,石振华,田建生,高火涛,吴雄斌;高频地波雷达的东海试验[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年01期

5 吴世才,杨子杰,文必洋,石振华,田建生;高频地波雷达信号波形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年05期

6 吴雄斌,文必洋,吴世才,高火涛,陈化;宽波束高频地波雷达海面回波谱的数值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年05期

7 高火涛,柯亨玉,杨子杰,吴世才,候杰昌;高效紧凑的高频地波雷达天线阵列设计[J];电子学报;2002年06期

8 何亮;陈泽宗;柯亨玉;;多通道高频地波雷达接收机系统的总线选择[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5年03期

9 郭汝江,袁业术,权太范;高频地波雷达飞行小目标跟踪方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5年09期

10 毛兴鹏,戴伏生,于长军;高频地波雷达电台干扰的抑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安同一;厉伟;宋海平;;高频地波雷达测量近海海况[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2 桂任舟;杨子杰;吴雄斌;;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频地波雷达系统的实现[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测控技术与节能环保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吉会峰;张春琳;刘吉堂;;苏北海域高频地波雷达海流探测误差分析[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陈聪;柯亨玉;龚子平;;小型宽带高频地波雷达发射天线设计[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敖振浪;何艳丽;周武;;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面风场对比试验及误差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6 敖振浪;何艳丽;周武;;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面风场对比试验及误差分析[A];2010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曾美艳;李扬;张宁;李木飞;;基于动态编程的高频地波雷达检测性能分析[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熊毅;徐正;王静;程明虎;;数字下变频技术在高频地波雷达中的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袁雪梅 实习生 刘白柳 通讯员 彭昌清;高频地波雷达项目签约宜昌[N];三峡日报;2008年

2 李旭晔 汪立宜;助力国产高频地波雷达发展[N];中国海洋报;2013年

3 通讯员 章徼 记者 叶晨阳;全省首个高频地波雷达落户温岭[N];台州日报;2011年

4 ;我国高频地波雷达浮出水面[N];北京科技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刘志伟;为广袤的海疆装上千里眼[N];科技日报;2005年

6 龚向前;高频地波雷达研制成功[N];中国测绘报;2001年

7 记者 小明 通讯员 徐宁 张凯;我国海洋监测技术增添宜昌元素[N];湖北日报;2012年

8 龚向前 刘志伟;武汉大学研制出高频地波雷达[N];科技日报;2001年

9 张建良;七二四所研制出新一代数字化雷达[N];中国船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伦;高频地波雷达海洋动力学参数反演与应用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徐兴安;浮标式高频地波雷达若干信号处理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3 孙明磊;船载高频地波雷达海面电磁散射及风向提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赵晨;变频高频地波雷达海态反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2012年

5 朱大勇;高频地波雷达在近海区域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黄晓静;多频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杨俊;高频地波雷达干扰抑制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斌;分布式高频地波雷达阵列误差有源校准[D];武汉大学;2012年

9 何缓;双基地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龙超;高频地波雷达阵列优化与校正算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彩凤;高频地波雷达海上目标航迹探测算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张润彬;高频地波雷达复杂背景杂波信息提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发宗;基于极化信息的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莫期坚;高频地波雷达方位超分辨算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褚晓慧;岛基高频地波雷达天线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赵慧俊;高频地波雷达舰船目标检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7 刘玉鑫;高频地波雷达海面风场反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曹红燕;基于雷达遥感的北部湾海洋特性提取与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晓莹;高频地波雷达目标航迹跟踪滤波算法应用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10 王超;高频地波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一体化探测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527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527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2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