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LoRa网络干扰问题的分析及优化

发布时间:2020-09-26 18:21
   物联网在历经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逐渐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信息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低功耗广域网(LPWAN)作为一类传输距离广,能耗低的物联网技术,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而LoRa技术作为当今最为成熟的LPWAN技术之一,由于其传输距离远、功耗小、部署成本低,且工作在非授权频段的特点,在很多私人及企业级的LPWAN部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LoRa技术的普及,在相近的区域内存在许多LoRa终端。在终端正常传输的时候,各个终端之间势必会出现干扰问题。因此本文对LoRa网络的干扰问题的进行分析及优化。首先本文研究了LoRa节点间的相互干扰问题。为此,本文对LoRa网络受到的各种干扰采用泊松聚类过程(PCP)来建模,并使用泊松点过程(PPP)来模拟非LoRa节点的分布。另一方面,由于参数扩频因子的不同会导致LoRa终端传输距离差异,本文对同一网关所覆盖的网络进行距离范围划分,细化LoRa节点所受到的各种干扰。对于整个网络,本文分析了网络中节点的覆盖概率以测量其性能,并研究终端数如何影响区域频谱效率。衡量指标的变化趋势可以体现网络的性能。此外,每个群集中都存在使网络性能达到最佳的LoRa节点数。通过分析得到了节点数与干扰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给如何降低干扰的问题提供良好的参考。然后,提出了一种LoRa网络中降低终端之间干扰的方法。由于在同一区域内相同扩频因子的终端过多会产生共扩干扰,因此应该协调统一网关范围内各终端的扩频因子的分配关系。另外,时间资源和功率资源的分配不合理,也会影响终端传输。根据上述两个原则,该方法根据初始节点数量分配,建立扩频因子与个传输时间和功率的综合权重指标,经过均衡处理后,反向得到新的节点分配关系。仿真结果表明,由于更加合理地协调终端的扩频因子以及传输资源的分配,该方法提高了终端传输指标提取率,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终端之间的相互干扰。
【学位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929.5;TP391.44
【部分图文】:

结构图,数据包,结构图,扩频因子


图 2.2 LoRa 数据包结构图.3 关键参数LoRa 将多个信息码片来表示每个数据包中有效信息的位,扩频信息的传输速度可以号速率,而码片速率与符号速率的比值即为扩频因子,表示了每个信息位发送的符号数扩频因子取值范围如表 2.1 所示:表 2.1 SF 与信噪比之间的关系扩频因子(符号) 扩频因子(码片/符号) 信噪比(SNR)6 64 -5dB7 128 -7.5dB8 256 -10dB9 512 -12.5dB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帆;胡健;尧文彬;;浅谈TD-SCDMA系统的扰码优化[J];邮电设计技术;2009年09期

2 王昊瀛;;TD-SCDMA与WCDMA在HSDPA技术上的比较分析[J];通信世界;2006年45期

3 卫钰;;TD-SCDMA扰码性能分析及码规划实现[J];移动通信;2011年22期

4 程江,朱世华,党安红;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正交码的分配策略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5 张佳莹;曲娜;郑伟南;卫昱含;;VSF-OFCDM无线通信基本原理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6 万璐;刘阳;;WCDMA的系统结构浅析[J];数字通信世界;2007年01期

7 张铮;曹守启;朱建平;陈佳品;;面向大面积渔业环境监测的长距离低功耗LoRa传感器网络[J];农业工程学报;2019年01期

8 宋南;王磊;;雷达对扩频通信系统干扰仿真与分析[J];信息与电子工程;2012年06期

9 王钢;张军;张其善;;一种新的OVSF码快速生成分配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6年12期

10 曾凡仔;庹莹瑛;罗娟;李仁发;;新颖的OVSF-TH-UWB通信系统[J];通信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刚;董江波;李道本;;CDMA系统中对应于线性插值信道估计的最佳扩频因子[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周一青;王江舟;;第4代移动通信的OFCDM系统性能研究[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毕猛;;HSUPA组网性能初探[A];2007年中国通信学会“移动增值业务与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武汉烽火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王昊瀛;HSDPA有容乃大[N];通信产业报;2006年

2 烽火科技 陈立汉 王筱景;如何减小TD-HSDPA引入对R4网络的影响[N];通信产业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志波;混沌键控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及实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杨华;基于DCSK的混沌数字调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代维;基于LoRaWAN网络的跨层资源分配方法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9年

2 聂志宇;LoRa网络干扰问题的分析及优化[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3 汪平;基于LoRa的低功耗通信网络性能优化技术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9年

4 袁鹏宇;LPWAN网络接入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5 李超;低功耗广覆盖无线网络海量接入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6 赵菁菁;LoRa协议公平与抗干扰传输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7 孙鹏;匹配滤波器和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的研究及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许凌云;多媒体扩频传输中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9 宋一冰;低功耗广覆盖无线网络物理层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10 梁华林;超宽带通信多址与时延估计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7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27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7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