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辐射环境下卫星激光通信星上终端可靠性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929.1
【部分图文】:
图 1-2 某卫星光通信星上终端结构原理图阶段卫星光通信已经初步研发试验成功,正在逐渐产业化。作为一个商,该终端的维修代价极大,通常认为是不可修复产品。所以需要很长的此对终端的可靠性分析很有必要。本研究为评估卫星光通信终端产品可了一种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激光通信终端产品的使用提供了持。此外,本研究还为其他光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一个例子。激光通信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国际上来看,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准备时期和试验时期。在上,国际上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激光通信技术的探索。在这个阶段,研究的集中在基础理论的突破、基础器件的发明与更新和终端的研制。之后,末进入试验时期,各国开始针对研发的终端设备进行在轨试验验证。下国内外角度介绍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属于一种特别小概率发生的事件。航天运动状态,如果此时遇到微流星体或者空间碎片的碰撞,构产生巨大的损伤,严重的会导致航天器破裂或者解体。间环境对航天设备的作用是一种综合效应。如图 1-3 所示。响;☆表示有一般影响。从 1-3 可以看出,针对航天设备,和辐射环境。真空对设备的影响可以通过设计进行消除,小的事件,所以实际上这些因素对终端设备的影响比较小
图 3-1 光学元件有限元模型1 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网格化划分,一共划分了,计算出总体在不同热应力条件下的热形变结果图 3-2 光学元件热形变图表 3-2 不同热应力条件下透镜的形变量 25 30 40 50 3.07×10-50.0001 0.00026 0.00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鲲;;空间辐射环境工程的发展[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32期
2 张小达;;关于空间辐射环境标准的探讨[J];航天标准化;2011年01期
3 王同权,沈永平,王尚武,张树发;空间辐射环境中的辐射效应[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高欣;杨生胜;牛小乐;王云飞;;空间辐射环境与测量[J];真空与低温;2007年01期
5 周飞;李强;信太林;韦锡峰;张华;;空间辐射环境引起在轨卫星故障分析与加固对策[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年04期
6 马英起;朱翔;李宏伟;张振龙;韩建伟;;空间辐射环境危害综合监测原理样机研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9年01期
7 丁义刚;;空间辐射环境单粒子效应研究[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年05期
8 薛玉雄;曹洲;杨世宇;田恺;;基于Space radiation 5.0软件平台分析典型GEO空间辐射环境[J];航天器环境工程;2007年05期
9 李世清,鄢和平;空间辐射效应[J];核物理动态;1995年03期
10 王仕发;李丹明;肖玉华;杨震春;李居平;郝剑;杨长青;;用于空间辐射环境探测的金刚石探测器研究综述[J];材料导报;201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马继峰;周春梅;张春侠;张烁;林金永;;基于Geant4的空间辐射环境仿真系统概念设计[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6册(核物理分卷、计算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C];2013年
2 张庆祥;侯明东;刘杰;甄红楼;;基于半导体集成电路辐射效应的空间辐射环境探测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把得东;杨生胜;薛玉雄;安恒;;空间电子器件抗辐射可靠性的一种分析方法[A];第三届空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许振华;;载人航天空间辐射环境与辐射防护[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蔡震波;;空间辐射环境及效应对航天器总体设计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蔡金荣;林云龙;;科学实验小卫星的任务[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林云龙;蔡金荣;孙辉先;;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的空间和地面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于庆奎;唐民;孟猛;李鹏伟;文平;李海岸;汤洁森;王四新;宋亚美;;γ射线、质子、中子辐射效应等效性试验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三卷)——中国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8册(辐射研究与应用分卷、同位素分卷、核农学分卷、辐射物理分卷)[C];2013年
9 蔡震波;朱文明;;新型卫星的空间辐射安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著秀;预示空间辐射环境为飞行器保驾护航[N];中国航天报;2016年
2 记者 王素琴;气象“奥运星”仗剑护“神七”[N];中国气象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密;卫星光通信中空间辐射环境对掺铒光纤放大器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王同权;高能质子辐射效应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鹏飞;空间辐射环境下卫星激光通信星上终端可靠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佟昕;基于商用器件的星载处理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018年
3 宋雪;空间辐射环境对半导体激光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徐雪峰;基于CUDA的空间辐射环境三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黄正中;空间环境数据处理及可视化交互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徐静;光电耦合器件在空间辐射环境下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党炜;COTS应用于空间辐射环境的可靠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8 李博;空间辐射环境对小信号光功率放大器的性能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宋杉;掺铒光纤放大器在空间辐射环境中位移效应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汪黎黎;空间辐射环境对CMOS图像传感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27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27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