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变频相参雷达旁瓣抑制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N957.51
【部分图文】:
捷变频信号理想平均模糊函数由图2.6得到理想的捷变频呈图钉状,上一节推导的高分辨距离和速度的分辨率,本节通
rT -脉冲重复周期, c -光速。图 2.7 给出实际情况下 64 位随机捷变载频频点产生的模糊函数。图 2.7 64 位随机捷变码模糊函数在图 2.7 中发现捷变频在非理想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图钉状,但是由于捷变频的载频随机产生导致模糊函数出现旁瓣,给信号的处理带来麻烦,下面给出 64 位随机捷变频点模糊函数的速度维、距离维的增益图。
4位随机捷变码模糊函数距离维增益,=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松坡;庄珊娜;;基于序列优化的认知雷达稳健旁瓣抑制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年09期
2 罗广恒;;二次雷达中的询问旁瓣抑制技术研究[J];电子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3 王波;;二次雷达系统询问旁瓣抑制新方案[J];电讯技术;2013年04期
4 杨文华,宋力平,王其扬;巴克码的旁瓣抑制[J];上海航天;1996年04期
5 崔宁周,毛用才,余雄南;二相码旁瓣抑制的神经网络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5年07期
6 刘强,向敬成,顾德仁;二相编码雷达信号的旁瓣抑制和扩展多普勒容限研究[J];电子科学学刊;1993年06期
7 金虎兵;李政杰;闻东海;雷腾;;某型雷达旁瓣抑制电路抗干扰分析[J];火控雷达技术;2009年01期
8 张劲东;顾陈;朱晓华;李彧晟;;基于递归最大信噪比准则的雷达自适应距离旁瓣抑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赵璐;;一种和差旁瓣抑制的毫米波微带天线[J];电子科学技术;2014年01期
10 张朝霞;王慧慧;傅正;杨玲珍;王娟芬;刘香莲;;基于卡尔曼-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雷达旁瓣抑制研究及仿真[J];计算机应用;201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鹏;基于旁瓣抑制的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张天贤;距离旁瓣抑制的波形设计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庆;信号设计及高分辨雷达目标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郑雅敏;基于非连续频谱的短波传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延基;捷变频相参雷达旁瓣抑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Fonov Aleksei;认知无线电中OFDM信号旁瓣抑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3 温永媛;合成孔径声呐成像旁瓣抑制算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傅正;超宽带脉冲压缩穿墙雷达及其旁瓣抑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5 陶一凡;SAR图像旁瓣抑制和目标识别方法的研究及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7年
6 王朝阳;大斜视下SAR成像算法及旁瓣抑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7 曾祥桂;基于APC算法的旁瓣抑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丁宁;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协作波束赋形及其旁瓣抑制算法[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9 周启荣;步进频率探地雷达距离旁瓣抑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安嘉树;近场高分辨SAR图像增强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7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3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