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研究
【学位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413;TN918
【部分图文】:
通过描述可知,Hayashi等人的协议通过相应的量子操作,特别是普适克隆??操作、施乐测量和群操作,实现了信息的传输。这个协议借助于蝶形网络来实现。??但是杯型网络,如图3-3所示,比蝶形网络具有更多的瓶颈信道,所以如果还是??按照这些量子操作来实现信息传输,必然要以降低传输保真度为代价。为此,设??计了下面的量子操作。??/丨Z??图3-3杯型网络??3.2?ACR操作??在设计协议的过程中,发现在提高保真度的过程中,源节点之间的共享信息??成为了一个问题,因此借鉴Hayashi等人W在2007年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操作,这个编码操作不同于在源节点之间预共享纠缠,可以适用于其他情??形。这个操作的主要特性是连接节点,以共享信息,由此想到了英语单词across,??故称这个操作为ACR操作。在介绍ACR协议之前,先给出Hayashi等人⑵设计??的协议,此协议是Hayashi等人在前一节设计的协议之后提出的传输协议,与前??文的协议在设计思想、设计操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
通过描述可知,Hayashi等人的协议通过相应的量子操作,特别是普适克隆??操作、施乐测量和群操作,实现了信息的传输。这个协议借助于蝶形网络来实现。??但是杯型网络,如图3-3所示,比蝶形网络具有更多的瓶颈信道,所以如果还是??按照这些量子操作来实现信息传输,必然要以降低传输保真度为代价。为此,设??计了下面的量子操作。??/丨Z??图3-3杯型网络??3.2?ACR操作??在设计协议的过程中,发现在提高保真度的过程中,源节点之间的共享信息??成为了一个问题,因此借鉴Hayashi等人W在2007年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操作,这个编码操作不同于在源节点之间预共享纠缠,可以适用于其他情??形。这个操作的主要特性是连接节点,以共享信息,由此想到了英语单词across,??故称这个操作为ACR操作。在介绍ACR协议之前,先给出Hayashi等人⑵设计??的协议,此协议是Hayashi等人在前一节设计的协议之后提出的传输协议,与前??文的协议在设计思想、设计操作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
以和中间节点传输经典信息。为此设计了下面的操作,并给这种操作取名为ACR??操作,主要适用于三种情形,这种操作的前提是信道既可以传输量子信息也可以??传输经典信息。如图3-5所示,其具体描述如下。??i)?a?EPRP—厂?.?hi)?^?EPR?pairs??A'BZC???quantum?channel?—quatuwn?c/]cnwei?——quantum?channel??virtual?channel?.??v/z?/wa/?channel?virtual?channel??图3-5?ACR橾作??i.?这种情形即为上述Hayashi等人协议所述的在源节点处预共享纠缠。在??该情形下,有三个节点儿凡C,要实现的目的是节点J和C共享信??息,但是节点J和C之间没有直接相连的通道。在这种情形下,中间节??点5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通过预共享纠缠,节点d和C仅仅发送经??典信息通过节点5就可以实现儿C信息的互通,完美的实现了这个操??作。假设节点J拥有信息,节点C拥有信息那么执行完这个??操作之后的结果为3C7?(|v/丨〉,|%〉)?。??ii.?这种情形是由前种情形归纳总结得到的。在该情形下,同样的,有三个??节点儿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弋改珍;;网络编码理论研究综述[J];无线互联科技;2019年08期
2 张赟;;刍议网络编码的数据融合关键技术[J];通讯世界;2017年21期
3 张艳鑫;刘文续;刘志国;鲁心宇;王慧;岑小双;;网络编码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6年07期
4 周婷;;代内网络编码的编解码过程研究[J];同行;2016年07期
5 宋洁;;孙奇福:网络编码领域的“尖兵”[J];科学中国人;2017年01期
6 陶雯;;网络编码中COPE方案的实现[J];数码世界;2016年12期
7 闫佩嘉;;无线通信系统中网络编码技术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4年10期
8 李新阳;;网络编码技术下的无线多媒体技术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3年35期
9 刘沙沙;梅中辉;王庆斌;;基于网络编码的多用户通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3年02期
10 王亨友;彭木根;王文博;邬贺铨;;无线通信中的网络编码技术[J];电信科学;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楠;高能效的无线中继网络物理层传输策略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章广志;网络编码的安全与纠错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金振坤;网络编码中优化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4 殷俊;基于压缩网络编码的低占空比WSNs数据汇集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5 温秀秀;基于超网络构架的移动协作下载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6 王练;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丢包恢复与中继协作重传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7 芦存博;基于压缩感知和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高效数据传输机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8 周进怡;无线网络中的机会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9 杨军;网络编码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韩莉;面向无线网络的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坤昌;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赵文波;VANET环境中基于网络编码的NDN转发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3 章彬;随机和复数域网络编码的预编码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4 李友朋;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安全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张晓军;基于网络编码的节点社会性DTN传输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6 冯玉;软件定义光纤无线宽带接入网基于网络编码的多路径传输机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年
7 李欣;无线协作网络编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8 王珍珍;蜂窝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D2D通信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周发淼;双向中继系统中改进16QAM调制物理层网络编码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程宏秀;基于网络编码的D2D通信的资源分配与中继选择[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72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2872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