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非协作通信场景下的LDPC码识别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21:14
  在非协作通信系统中,接收端无法确定发送端使用的信道编码类型和具体参数,而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能够利用接收到的数据序列,在基本不依赖任何先验知识的前提下从中分析出发送端所采用的编码类型和参数,从而为后续破译信息奠定基础。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在智能通信和军事侦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逐渐成为了现代通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LDPC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属于具有超强纠错能力的一种线性分组码,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在现代通信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然而针对LDPC码进行盲识别的相关成果很少,且现有的解决重心大多集中在闭集识别方法上,但是在非协作通信场景下无法满足闭集识别需要预先获取部分参数信息这一条件,考虑到LDPC码盲识别问题在采用闭集识别算法解决时的局限性,本文转向开集识别的角度进行研究。目前LDPC码开集识别的方法一般都将码长等参数作为已知条件,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集识别,本文为解决这一限制将LDPC码的识别研究划分为三个子问题,力求仅凭借接收到的数据信息来完成LDPC码的识别工作,恢复出其具有稀疏特性的校验矩阵。首先,针... 

【文章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非协作通信场景下的LDPC码识别研究


(1152,960)LDPC码已知码字截取位置时仿真结果

码长,准则法,分组码,估计值


为了清晰的证实秩准则法的有效性,选取一组码长为 12,码率为2/3的某(12,8)线性分组码进行简单地分析讨论。秩准则法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图3.2 某(12,8)分组码秩准则法估计码长图3.3 某(12,8)分组码在高误码条件下用秩准则法估计码长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码长n的估计值05101520253035404550(12,8)线性分组码秩准则法求码长X: 12Y: 8X: 24Y: 16X: 36Y: 24X: 48Y: 32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码长n的估计值05101520253035404550(12,8)线性分组码在高误码条件下求码长

统计量


统计量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寻找小重量码字算法的LDPC码开集识别[J]. 于沛东,彭华,巩克现,陈泽亮.  通信学报. 2017(06)
[2]基于校验方程符合度下的Turbo码编码器盲识别[J]. 张立民,吴昭军,钟兆根.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7(09)
[3]误码条件下的IRA码盲识别算法[J]. 陈健,郭永斌,王艳涛,阔永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06)
[4]LDPC码稀疏校验矩阵的重建方法[J]. 包昕,周磊砢,何可,游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5]误码条件下的LDPC码盲识别算法[J]. 包昕,周磊砢,何可,王桂良,游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5(12)
[6]高误码率下Turbo码交织器的恢复方法[J]. 任亚博,张健,刘以农.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5(08)
[7]基于改进欧几里得算法的卷积码快速盲识别算法[J]. 解辉,王丰华,黄知涛,张锡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2(06)
[8]一种利用本原元的快速RS码盲识别算法[J]. 王平,曾伟涛,陈健,陆继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3(01)
[9]一种RS码快速盲识别方法[J]. 吕喜在,苏绍堃,黄芝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1(04)
[10]一种Turbo码编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J]. 张永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1(02)

硕士论文
[1]LDPC码盲识别技术研究[D]. 郭永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2]LDPC码编码识别技术研究[D]. 王代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520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20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6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