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最优分组长度建模与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26 22:22
  网络编码,是让中间网络节点对其收到的多个分组进行编码组合后再传输,以提升网络性能的一种技术。已有研究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网络编码可以显著提升网络的吞吐量、提高传输可靠性、降低投递时延。无线网络环境下,网络编码可以充分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可以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的性能,在无线网络单播和组播通信方面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无线信道的丢失特性极大影响了无线网络编码效率及其性能。在信道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数据包越长,分组的丢失概率越大;在信道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数据包过短又导致分组报头开销过高的问题。因此,如何结合信道状况,优化分组长度以最大化提升无线网络吞吐量,是网络编码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针对流间网络编码和流内网络编码两种编码形式,分别考虑单播和组播两种应用场景,对不同情况的吞吐量进行建模,以求解吞吐量最大化情况下的最优分组长度,并进行仿真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支持IEEE 802.11的两跳有损无线网络,研究流间网络编码情景下的最优分组长度问题。首先,针对不同分组接收情况,分析不同接收情况下的编码增益、信道广播增益和饱和信道接入收益、以及不同分组接收情况的成...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最优分组长度建模与分析


图2.1经典两跳网络编码拓扑结构??.liw-hnwdinl

列向量,线性网络,信道,有限域


?使用线性网络编码方案的数据传输在组播模型中指定,其中一个源组播到多??个接收器。如图2.2所示,源A向目标节点^和N7传输信息。每个链接都有??一个£/维的列向量,其中rf是每个非源节点的最大流量的最大值。这些向量的项??是从有限域中选择的,比如Ga/o/s域GFfgj,其中g是一个任意正整数。在图2.2??所示的示例中,d?=?此外,选择的有限域为NA2为向量[10]'其中??NiN2表示Ni到N2的信道。??此外,从节点分配给传出链路的向量是分配给传入链路的相应向量的线性组??合。如图2.2所示,N4N5的赋值向量为[11]T,等于[l〇F+?[0?1]T,其中[10]T和??0?I]7"为N4的两个传入链路赋值向量,分别为N2N4和N3N4。??此外,要传输的信息被编码成d维行向量。信道上的数据流表示为信息行向??量与信道指定列向量的矩阵乘积。在本例中

网络编码,方案


网络上大大提高了网络吞吐量。自网络编码问世以来,人们对网络编码所带来的??带宽效益进行了广泛的研宄,网络编码己被包括在许多高效带宽传输方案中。??基本思想:下面说明了网络编码提高吞吐量背后的思想。图2.3显示了蝶形网??络上的数据包传输,其中源节点叭和N2将本地数据包X:和X2发送到目的节点??N4和N6。这里使用的网络编码方案是XOR编码。此外,还对存储和转发方案进??行了比较。??Si?S2?Si?S2??Xl?Xz?Xl?X2??Ri4#<#R2?Ri4>#R2??Xx?x1+x>^?/x1+x2??(a)传统方式?(b)网络编码??图2.3基于蝶形网络的网络编码方案??Figure?2.3?Network?coding?scheme?based?on?butterfly?network??在图2.3〔a〕中,网络应用了传统的存储转发方案。中心节点N3—次只能转??发一个包。因此,N3需要两个传输来同时广播数据包乂1和乂2。使用网络编码,??如图2.3所示,允许中间节点N3将包乂1和乂2组合起来,然后在一次传输中??广播这个网络编码包。最后


本文编号:3521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521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