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处理带通信号的研究及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14 16:00

  本文关键词: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处理带通信号的研究及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高速模数转换器件发展缓慢而且价格昂贵,极大地阻碍了信息获取的进程。周期性非均匀采样能够以较低的平均采样频率对已知频谱范围,而具体频谱位置未知的带通模拟信号进行无混叠数字信号处理,进而降低了采样过程中对于模数转换器的性能要求,节约了经济成本,降低了系统损耗。除此之外,相同采样时间内采样点的减少降低了数据冗余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度。本文通过对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最优序列的判断标准及获取方法的研究,提出双模数转换器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设计方法,同时在获得最优序列的基础上,对周期性非均匀采样进行硬件实现。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的应用并不广泛,本文通过对非基带信号最小能量重建方法的介绍,将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方法运用到雷达侦察信号处理方面,为雷达信号侦察接收机处理宽带信号提供了有效方案。对于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方式的实现,本文使用PCI-6023E数据采集卡和STM32F103ZET6为微控制单元的STM32开发板两个硬件分别以不同的设计方案来完成。结合LabVIEW2009开发环境,PCI-6023E数据采集卡以先均匀采样后抽值的方式完成最优序列的实现;STM32开发板以Keil uVision4为开发环境,结合PCI-6023E数据采集卡的实现方案,利用其通用定时器、模数转换器、数据传输存储等丰富的可软件编程控制的实验模块,通过通用定时器产生频率可控的触发事件启动模数转换器对模拟信号直接进行周期性非均匀采样以达到最优序列硬件实现的目的。将两个硬件平台的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频谱估计并与示波器测量频谱进行对比以验证对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硬件实现的准确性。在单模数转换器实现的基础上,利用STM32开发板对双模数转换器的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方法进行硬件实现。本文对于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算法的设计以及硬件实现为其快速投入实践应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周期性非均匀采样 雷达信号侦察 STM32开发板 双模数转换器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57.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12-16
  • 1.2.1 模数转换器的发展现状12-13
  • 1.2.2 周期性非均匀采样的发展现状13-16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16-18
  • 第2章 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最优序列的获取18-34
  • 2.1 周期性非均匀采样概述18-22
  • 2.1.1 无混叠数字信号处理18-19
  • 2.1.2 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定义19-20
  • 2.1.3 频率混叠的抑制20-22
  • 2.2 最优序列判断标准及采样序列的获取22-29
  • 2.2.1 最优序列的判断标准22-24
  • 2.2.2 最优序列的获取24-27
  • 2.2.3 应用实例27-29
  • 2.3 双ADC周期性非均匀采样29-32
  • 2.4 本章小结32-34
  • 第3章 雷达信号侦察中的应用34-44
  • 3.1 雷达信号侦察技术34-35
  • 3.2 非基带信号最小能量重建35-40
  • 3.3 雷达信号侦察中的重建40-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4章 采样系统硬件搭建44-54
  • 4.1 总体方案设计44-45
  • 4.2 硬件实现平台组成45-52
  • 4.2.1 PCI-6023E数据采集卡硬件搭建45-47
  • 4.2.2 ALIENTEK战舰STM32选型分析47-50
  • 4.2.3 STM32信号采集硬件搭建50-52
  • 4.3 本章小结52-54
  • 第5章 软件设计与实现54-70
  • 5.1 PCI-6023E程序设计及实现54-55
  • 5.2 STM32软件设计及数据采集实现55-69
  • 5.2.1 触发模块56-61
  • 5.2.2 数据采集模块61-64
  • 5.2.3 存储传输模块64-67
  • 5.2.4 通信模块67-69
  • 5.2.5 时钟控制69
  • 5.3 本章小结69-70
  • 第6章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70-82
  • 6.1 系统调试70-72
  • 6.2 结果分析72-81
  • 6.2.1 PCI-6023E数据采集结果分析72-73
  • 6.2.2 STM32数据采集结果分析73-80
  • 6.2.3 结果分析小结80-81
  • 6.3 本章小结81-82
  • 结论82-84
  • 参考文献84-88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88-89
  • 致谢89-90
  • 作者简介9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仁辛,孙圣和;非均匀采样信号理论及其发展[J];电子科技导报;1997年07期

2 高玉凯;郑双雁;;非均匀采样信号的滑动滤波方法[J];电子技术应用;2010年12期

3 钱慧;余轮;郑海峰;;参数稀疏信号非均匀采样性能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7期

4 柯然;刘涛;戎蒙恬;李鑫;;一种非均匀采样重构芯片热信号的方法[J];信息技术;2011年09期

5 吴玉峰;孙光才;杨军;邢孟道;周峰;;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实现星载SAR高分辨宽测绘带成像[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2年02期

6 李杰;赵红东;苏周;;非均匀采样的频谱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3年04期

7 刘立祥,谢剑英,张敬辕;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的一种直接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1年S1期

8 刘立祥,谢剑英,张敬辕;非均匀采样信号的一种重建方法[J];信号处理;2001年06期

9 刘立祥,谢剑英,王明中;一种基于非均匀采样的图象重建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2期

10 倪博溢;萧德云;;非均匀采样系统的一种递推辨识方法[J];自动化学报;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倪博溢;萧德云;;非均匀采样数据的递推辨识模型和方法[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立祥;谢剑英;张敬辕;;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的一种直接方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1年

3 沈国峰;王祁;张世平;王传统;;电力交流参数测量中非均匀采样问题的误差分析[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邹世杰;刘锋;;分数阶Fourier域非均匀采样Chirp信号的研究[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谢莉;刘艳君;;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AM-MI-GESG算法[A];PCC2009—第2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刘张;郑轶鹏;李晓可;胡世宇;罗浚溢;;汽车无线电讯中基于直接非均匀采样的镜像抑制方法[A];“2011西部汽车产业·学术论坛”暨四川省汽车工程学会四届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鹏;基于非均匀采样的信号频谱检测和参数估计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汪安民;基于非均匀采样的信号频率检测方法及其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谢莉;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辨识及其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宗宗;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非均匀采样系统的辩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贾玖玲;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处理带通信号的研究及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3 刘艳君;一类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递推最小二乘类辨识[D];江南大学;2009年

4 董飞宏;宽带多频稀疏信号的非均匀采样与重建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连剑;非均匀采样信号重构技术及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石强;基于非均匀采样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7 侯利军;基于DSP的非均匀采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谢莉;非均匀采样数据系统的辨识方法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李杰;非均匀采样IP核的设计与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10 蔡政;非均匀懫样在BRATUMASS系统~([1])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周期性非均匀采样处理带通信号的研究及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365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4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