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信息工程论文 >

OFDM下自适应调制算法的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00:07

  本文关键词:OFDM下自适应调制算法的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无线业务的不断增加,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逐渐成为了无线通信的目标和要求。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为划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成若干窄带平坦衰落信道,结合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具有抗多径时延、抗信道衰落、频谱利用率高的特点,同时又容易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结合成新的高速率数据传输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系统性能。自适应调制技术是依据信道的瞬时状态信息,动态地为子载波分配不同的传输信息比特和发射功率,当信道状态良好时,采取高阶调制,增大系统的吞吐率,反之子载波则采取低阶调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将OFDM技术与自适应调制技术结合能够大幅度地提升系统性能。本文首先概述了自适应调制技术的研究背景和现状,简单介绍了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安排,阐述了无线衰落信道的特点、OFDM技术理论,并详细介绍了自适应调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准则以及自适应OFDM系统的原理和实现。然后重点研究了Chow算法、Hughes-Hartogs算法、Fischer算法这三种传统自适应调制算法,在衰落信道下仿真实现了这些算法,分析了其系统BER性能和吞吐率的差异,并且定量分析了不同算法的复杂度,比较它们性能差异和各自的优缺点。研究了不同子带宽度的SBLA算法,以及根据SBLA算法改进的动态子带划分算法,并分别进行了仿真实现,分析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算法复杂度、系统BER性能以及吞吐率的差异。最后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本文引入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预编码技术,并详细验证了将自适应调制技术应用到MIMO-OFDM系统中的可行性。在MIMO-OFDM系统中,仿真实现了不同自适应调制算法,比较分析了不同算法的性能差异。仿真结果说明将OFDM技术和MIMO技术、自适应调制技术相融合能够更大幅度地提升系统性能。
【关键词】:正交频分复用 多输入多输出 自适应调制 奇异值分解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13-15
  • 第2章 OFDM基本理论15-23
  • 2.1 无线信道的特性15-17
  • 2.1.1 大尺度衰落15-16
  • 2.1.2 小尺度衰落16-17
  • 2.2 OFDM技术17-22
  • 2.2.1 OFDM基本原理17-20
  • 2.2.2 OFDM中的关键技术20-21
  • 2.2.3 OFDM技术的主要优缺点21-22
  • 2.3 本章小结22-23
  • 第3章 自适应调制技术23-32
  • 3.1 自适应调制原理23-27
  • 3.1.1 自适应调制理论基础23-25
  • 3.1.2 自适应算法准则25-27
  • 3.2 自适应OFDM系统27-31
  • 3.2.1 自适应OFDM系统的原理27-29
  • 3.2.2 自适应OFDM系统的实现29-31
  • 3.3 本章小结31-32
  • 第4章 OFDM系统的自适应调制算法32-54
  • 4.1 基于子载波的自适应调制算法32-42
  • 4.1.1 Hughes-Hartogs算法32-34
  • 4.1.2 Chow算法34-36
  • 4.1.3 Fischer算法36-38
  • 4.1.4 仿真与分析38-40
  • 4.1.5 算法复杂度分析40-42
  • 4.2 基于子带的自适应调制算法42-52
  • 4.2.1 SBLA算法42-44
  • 4.2.2 动态子带划分算法44-46
  • 4.2.3 仿真与分析46-51
  • 4.2.4 算法复杂度分析51-52
  • 4.3 本章小结52-54
  • 第5章 自适应调制在MIMO-OFDM系统中的应用54-66
  • 5.1 MIMO-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54-57
  • 5.1.1 MIMO技术的原理54-56
  • 5.1.2 MIMO-OFDM系统基本结构56-57
  • 5.2 自适应MIMO-OFDM系统57-60
  • 5.3 仿真与分析60-65
  • 5.4 本章小结65-66
  • 总结与展望66-67
  • 致谢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飞艳;王希云;;一个带有线搜索的自适应混合折线信赖域算法[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2 李国强,杜利民;语音识别的话者自适应研究[J];电子科技导报;1999年09期

3 王少波;高振明;庄华伟;;滤波多音系统中的自适应算法性能分析[J];计算机应用;2006年08期

4 汪康;郑小军;刘金刚;;考虑QoS的跨层链路自适应算法研究与设计[J];电声技术;2007年03期

5 杨雪梅;顾亚平;张俊;;利用CPM实现自适应OFDM系统研究[J];声学技术;2007年03期

6 邱赐云;戎璐;俞文琰;;带Turbo码的OFDM频域链路自适应方案[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黄生叶;陈纯;刘艳丽;;基于链路自适应的机会协作系统性能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8 方若飞;;天线自适应抗干扰极化聚类系统[J];电子对抗技术;1989年02期

9 徐晓东;井雅;尤肖虎;陈明;;无线OFDM系统中自适应交织的设计[J];应用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曾端阳;宋荣方;;自适应TDD MIMO-OFDM系统中一种补偿干扰不对称的改进方法[J];通信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仲令;;自适应综合抗干扰通信中的若干问题[A];四川省通信学会199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苏敏;覃团发;刘运毅;;OFDM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技术的研究[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苏儒;张琳;;基于IEEE802.16的多载波频域自适应性能研究[A];广东省通信学会2006年度学术论文集[C];2007年

4 袁驷;杜炎;邢沁妍;叶康生;;一维EEP自适应技术新进展:从线性到非线性[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2年

5 王瑞利;;基于物理量梯度的AMR技术[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1)[C];2001年

6 韩兆兵;张化云;张树武;徐波;;基于先验知识和目标驱动的GJMAP自适应算法[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7 任倩;杨军;仇阿根;;基于嵌入式的移动目标自适应定位终端系统的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穆向禹;浦剑涛;张树武;徐波;;基于状态子空间聚类的多层MLLR自适应算法[A];第七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7)论文集[C];2003年

9 向量;杨国伟;代民果;;激波/旋涡干扰复杂流动自适应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科;“自适应”的使用该有度[N];电脑报;2006年

2 李江力、王海涛;多工作模式下的自适应技术[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涛;面向参数估计的认知雷达自适应发射波形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2 潘亚汉;自适应多天线OFDM宽带通信系统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胡封晔;OFDM系统的自适应空时频处理[D];吉林大学;2007年

4 刘红奇;复杂工况下的自适应加工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霍永青;多载波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和LDPC编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中伟;供配电线路自适应保护系统的算法与通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和洁;降维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及其在MIMO雷达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何波;OFDM系统同步及自适应链路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9 殷复莲;同步CDMA系统NBI识别及抑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庄珊娜;雷达自适应波形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健;子阵级数字阵列雷达自适应单脉冲测角电路设计与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顾武辉;OFDM下自适应调制算法的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任江哲;基于跨层控制的业务自适应OFDM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李向阳;自适应跳频中的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玉凤;MIMO/OFDM自适应调制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叶文菲;MIMO-OFDM系统自适应算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7 廖韫婧;MIMO-OFDM系统自适应链路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范铭娜;基于概率估计的自适应媒体播放算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杨奎;OFDM中的自适应分配技术[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10 顾莹莹;自适应NC-OFDM系统中关键算法研究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OFDM下自适应调制算法的仿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487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