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C智能全频分布系统硬件设计
本文关键词:IFC智能全频分布系统硬件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光纤分布系统 数字中频 光收发 监控终端
【摘要】:虽然移动通信网络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室内深度覆盖问题一直是移动网络信号质量的短板。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物业协调、场地限制、安装设备困难;干路信号损耗大、功率衰减大;设备数量冗余,监控和维护困难。新型光纤分布系统——IFC智能全频分布系统不仅解决了上述问题,还同时能够融合多种业务,满足2G、3G、4G、WLAN等多业务的接入。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为:1.基于数字正交混频、CIC抽取滤波器、HBF抽取滤波器和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从基本结构、采样频率设计、芯片选取、滤波器设计、FPGA选型等方面对中频系统进行了硬件设计,包括关键参数的计算和主要芯片的选择。2.基于光发射和接收模块的原理和系统组成,对光发射模块的激光器驱动、APC闭环电路和温度自动控制电路以及光接收模块的光检测器、前置放大器和限幅放大器电路进行了设计,并阐述了关键芯片的选择。3.基于监控终端系统的组成原理,以ARM处理器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控,详细介绍了监控终端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并对远程供电和芯片供电进行了设计。4.以单一语音信号对数字下变频进行仿真验证,根据指标对光模块关键参数进行测试验证,通过比较接入IFC前后2G、3G和4G的速率,对系统可行性进行有效验证。
【关键词】:新型光纤分布系统 数字中频 光收发 监控终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929.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专用术语注释表8-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论文选题背景与意义10-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13-15
- 1.3.1 主要工作13-14
- 1.3.2 论文结构14-15
- 第二章 IFC智能全频分布系统15-22
- 2.1 IFC原理框架的介绍15-19
- 2.1.1 主汇聚单元MCU15-17
- 2.1.2 扩展汇聚单元ECU17-18
- 2.1.3 远端汇聚单元RCU18-19
- 2.2 IFC系统参数与协议的介绍19-21
- 2.2.1 系统制式19-20
- 2.2.2 功率控制20
- 2.2.3 定向天线指标20-21
- 2.3 本章小节21-22
- 第三章 数字中频系统设计22-40
- 3.1 射频到基带转变方案的选择22-23
- 3.2 带通信号采样理论23-25
- 3.3 多速率信号处理25-29
- 3.3.1 整数倍抽取25-27
- 3.3.2 整数倍内插27-29
- 3.4 数字上下变频关键技术29-32
- 3.4.1 数字正交混频29-30
- 3.4.2 CIC滤波器30-31
- 3.4.3 半带滤波器31-32
- 3.4.4 高效FIR滤波器32
- 3.5 硬件实现32-39
- 3.5.1 数字中频模块的基本结构33
- 3.5.2 ADC采样频率的设计及系统的速率匹配33-34
- 3.5.3 ADC芯片选取34-35
- 3.5.4 DAC芯片选取35
- 3.5.5 NCO的实现35-37
- 3.5.6 CIC+HBF+FIR的设计37-38
- 3.5.7 FPGA选型38-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SFP光收发模块设计40-49
- 4.1 光纤传输接口SFP介绍40-43
- 4.1.1 SFP的优势40-41
- 4.1.2 SFP机械外形和电气接口41-43
- 4.2 SFP光模块设计43-48
- 4.2.1 SFP光发射模块设计43-45
- 4.2.2 SFP光接收模块设计45-48
- 4.3 本章小节48-49
- 第五章 嵌入式监控终端硬件实现49-61
- 5.1 IFC监控系统的组成原理49-51
- 5.1.1 通信信道实现49-50
- 5.1.2 监控终端结构50-51
- 5.2 监控终端硬件设计51-57
- 5.2.1 中央控制器的选择52-54
- 5.2.2 电源电路54
- 5.2.3 复位电路54
- 5.2.4 RS-232接口电路54-55
- 5.2.5 警检测电路55-56
- 5.2.6 功率检测电路56-57
- 5.2.7 LED指示电路57
- 5.2.8 监控系统软件57
- 5.3 系统电源电路设计57-60
- 5.3.1 远程供电58-60
- 5.3.2 芯片电源电路设计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第六章 IFC的仿真与测试61-73
- 6.1 IFC模块的仿真测试61-66
- 6.1.1 数字下变频仿真61-64
- 6.1.2 光模块测试64-66
- 6.2 2G/3G/4G三网合一测试66-72
- 6.2.1 测试内容66
- 6.2.2 测试工具66-67
- 6.2.3 4G测试67-68
- 6.2.4 3G测试68-71
- 6.2.5 2G测试71-72
- 6.2.6 测试总结72
- 6.3 本章小节72-73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73-75
- 7.1 全文总结73
- 7.2 全文展望73-75
- 参考文献75-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永东;;我校承办2000年自律分布系统国际会议[J];学术动态;2000年03期
2 杜蔚;;分布系统程序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3 高博;孔明明;;光纤分布系统及应用分析[J];电信技术;2012年S2期
4 尤广志;时伟;吴敏;;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在移动网深度覆盖中的应用分析[J];移动通信;2013年24期
5 张雷鸣;;室内无线分布系统的规划[J];铁道通信信号;2005年12期
6 毕丹宏;杨军;;低功率分布系统应用综合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3期
7 何红;雷许斌;;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J];移动通信;2013年10期
8 曹广益,嘉纳秀明;分布系统单管热交换器的相位超前校正[J];应用科学学报;1988年02期
9 王辉建;;光纤分布系统网管技术创新研究[J];电信技术;2013年12期
10 王国虎;孔明明;;光纤分布系统共建共享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培欣;苏军香;罗伟;;光纤分布系统在共建共享项目中的应用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杨军;张力方;吕召彪;王非;;基于光纤分布系统的多网融合解决方案研究[A];2012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12年
3 陈孚江;陈焕新;谢军龙;舒朝晖;刘小琳;;纤维空气分布系统纯渗透送风特性数值模拟[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4 朱雪田;谢伟良;孙震强;;多网合一室内共用分布系统干扰分析[A];2005'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移动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孙明珠 赵鑫 李毓婷;四网融合典型场景优化需统筹考虑[N];通信产业报;2013年
2 吴欣 张琼琼;无线室内匀点分布系统浅析[N];人民邮电;2002年
3 本报记者 孟祥初;从联通建网策略看WCDMA技术趋势[N];通信产业报;2009年
4 马丽莉 朱强 陈洪涛;室内也3G[N];网络世界;2005年
5 王永斌邋潘峰 张丽萍;WCDMA室内覆盖规划研究[N];人民邮电;2008年
6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罗文琦 高鹏;深圳国人多网融合方案[N];通信产业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廖志颖 孟祥初;深圳联通:WCDMA装扮特区新颜[N];通信产业报;2009年
8 烽火科技集团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烽火科技多途径解决密集城区覆盖难题[N];通信产业报;2008年
9 秦皇岛移动公司网络优化中心 陈中伟;从细分场景入手[N];通信产业报;2009年
10 ;宇龙推出新型改善PHS覆盖解决方案[N];人民邮电;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孚江;纤维空气分布系统送风特性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博睿;列车内分布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张雷;光纤多制式分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14年
3 张飞;IFC智能全频分布系统网络优化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4 张海欣;IFC智能全频分布系统硬件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5 刘大成;IFC智能全频分布系统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6 崔璐璐;五类线分布系统的监控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阳洋;室内无线综合分布系统技术与规划设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曾唯彬;TD-LTE双流分布系统覆盖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9 韩丽丽;全业务背景下多技术共用分布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张弛;TD-LTE分布系统的优化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07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xinxigongchenglunwen/80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