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与工作空间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9 07:08

  本文关键词: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与工作空间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 运动学仿真 工作空间 蒙特卡洛法 二次开发


【摘要】: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运动学理论模型和工作空间是其机械结构优化和精度分析的基础。首先利用D-H法建立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在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进行了运动学三维仿真以验证所建理论模型是否正确。然后,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其工作空间分析仿真,得到了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工作空间点云图。最后,利用层切法和边界扩展更精确地计算出该工作空间的体积,为结构优化提供支持。仿真结果表明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测量空间分布均匀,无空腔,满足实际测量要求。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海克斯康测量技术(青岛)有限公司;
【关键词】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 运动学仿真 工作空间 蒙特卡洛法 二次开发
【分类号】:TH721
【正文快照】: 0引言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是一种新型的基于旋转关节和转动臂的多自由度非正交测量系统,以角度测量基准取代长度测量基准[1],凭借便携、高效、准确、柔性好、测量空间大、可靠性高等特点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的工作空间是衡量测量性能和测量灵活程度的重要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鹏程;张铁;;基于包络法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10期

2 曹毅;于心俊;杨冠英;;应用数值解析结合法求解机器人工作空间体积[J];机械传动;2007年03期

3 曹毅;李秀娟;宁yN;杨冠英;;三维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几何误差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6年12期

4 裘祖荣;孙增玉;张国雄;;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标定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1期

5 刘志忠;柳洪义;罗忠;张秀珩;;机器人工作空间求解的蒙特卡洛法改进[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1期

6 田海波;马宏伟;魏娟;;串联机器人机械臂工作空间与结构参数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4期

7 吴建华,曹作良,邢恩宏,吕桂财;6R机器人工作域的计算机绘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梁喜凤;王永维;苗香雯;崔绍荣;;番茄收获机械手工作空间分析与仿真[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年06期

9 吉星春;颜国正;王志武;柯全;罗伟杰;;特殊环境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及工作空间分析[J];现代制造工程;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明;左宗玉;;高空系留气球建模与稳定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2 刘鸿飞,,马香峰,张策;机器人操作机弹性动力学分析新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3 李金泉;段冰蕾;李忠明;;新型码垛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影响系数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4 苏豪;薛方正;;关节型机器人通用仿真平台设计[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6期

5 何春燕;码垛机器人的CP轨迹规划[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4期

6 钟展,郭钢,韩花丽,刘煜,陈旭;面向复杂产品数字样机运动分析评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四川兵工学报;2005年04期

7 陈庚顺;陈丹阳;强宝刚;;焊接工业机器人灵活性分析及仿真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海宁;张晓江;;基于滤波器的机器人滑模控制[J];电子工程师;2008年04期

9 张爱丽,张建国;基于MATLAB的人体上肢运动学分析及仿真[J];电子机械工程;2003年01期

10 陆军;刘其端;朱齐丹;;基于嵌入式系统和CAN总线的检修机械臂控制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左宗玉;;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2 蓝兆辉;苏民伟;;平面并联机械手灵活工作空间及其空洞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许瑛;渡徍克巳;许伟;;连杆曲线的等弧长分割法在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应用[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芳;蒸汽发生器检修机械手路径规划及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健荣;蒸汽发生器检修机器人样机研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高贯斌;关节臂式坐标测量机自标定方法与误差补偿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宪华;服务机器人双臂协作技术研究及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5 黄益绍;不确定非线性大系统分散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与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6 冯胜强;基于UG的弧焊机器人离线编程与统计方法的焊接质量判定[D];天津大学;2010年

7 王启源;独轮自平衡机器人建模与控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8 张昊;大壁虎运动行为研究及仿壁虎机器人研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邵兵;基于李群李代数的统一开闭环机械多体系统递推动力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彭胜军;双足机器人跑步运动稳定性分析与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谦;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及其在光纤激光加工平台中的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殷慧;机器人假肢功能设计与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梁春辉;拟人灵巧手的设计及其工作空间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姚明江;基于多种操作指标的机械臂综合优化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剑;掘进机器人控制算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康静;移动机械手建模及控制技术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英儒;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8 史丽红;基于Pro/E和ADAMS软件的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付亮;AGV小车组合导引系统[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李俄锋;液压式林木干果采摘臂的研究与运动仿真[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淑春,许纪倩;工业机器人工作空间及灵活性[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2 刘淑春,马香峰;求解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包络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3 石磊;许明恒;邓维鑫;刘波;;PowerCube模块化机器人工作空间计算[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1年01期

4 付中正,叶东,张之江,车仁生;新型关节式三坐标测量机的研究[J];工具技术;1997年01期

5 吴汉欣,张启先,郑时雄;关节式三坐标测量机系统误差的补偿及其实验[J];机器人;1988年05期

6 李磊,叶涛,谭民,陈细军;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现状与未来[J];机器人;2002年05期

7 曹毅,王树新,邱燕,

本文编号:10597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10597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