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仪器仪表论文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的多参数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18 05:08
  在气相色谱的定量分析应用中,为了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必须知道在实验条件下化合物的校正因子。校正因子的获得一般通过实验数据、文献数据和计算的方法得到。然而,许多条件下,实验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有时难以获得纯品化合物或者已知含量的化合物来进行实验。因此,采用理论方法来计算化合物的校正因子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课题组以前根据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工作原理,提出一个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多参数理论计算公式。但是,在推导上忽略了氢原子的个数。因此,这篇论文是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了原来的公式。与原公式相比,公式的推导更加严密,含有更多的参数。并对公式中的参数赋予了明确的含义。与以前相比,多了许多新类型有机化合物。该公式可以计算不同种类的有机化合物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计算的结果与文献中校正因子的数据有更好的吻合。从这个公式出发可以推导出相对摩尔响应值(RMR)与化合物碳数的线性关系公式和有效碳数的计算方法。此外,讨论了不同杂原子、官能团以及分子的稳定性对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相对离子化效率的影响。对于醇类、胺类、醛酮类、酸类、酯类考虑了与杂原子及官能团对α、β、γ碳原子离子化效率的影响。讨论了苯及其衍...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1.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国内外研究情况
        1.3.1 相对摩尔响应值与碳数关系
        1.3.2 有效碳数
        1.3.3 定量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3.4 人工神经网络
        1.3.5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计算公式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校正因子计算公式推导
    2.1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工作原理
    2.2 计算公式的理论推导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理论计算
    3.1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计算公式中的参数计算
    3.2 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相对质量校正因子的计算
        3.2.1 直链烃、支链烃以及环烷烃类等化合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2 伯醇、仲醇、叔醇类化合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3 脂肪胺类化合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4 醛类和酮类化合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5 脂肪酸类校正因子的计算
        3.2.6 乙酸酯类校正因子的计算
        3.2.7 苯胺类化合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8 苯酚类化合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9 芳香烃及其衍生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10 吡啶类化合物校正因子的计算
        3.2.11 含其它杂原子化合物的校正因子计算
        3.2.12 其它类型有机化合物校正因子的预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果的误差分析与离子化效率探讨
    4.1 校正因子计算公式与相对摩尔响应值之间的关系
    4.2 相对质量校正因子计算公式与其它理论计算方法比较
        4.2.1 与有效碳数计算结果比较
        4.2.2 与多元线性模型的误差比较
        4.2.3 与神经网络模型的误差比较
    4.3 不同类型有机化合物在FID检测器中离子化效率的探讨
        4.3.1 烃类
        4.3.2 杂原子取代的影响
        4.3.3 共轭效应的影响
        4.3.4 共轭-诱导效应的影响
        4.3.5 取代基对苯环碳原子离子化效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4036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iqiyibiao/4036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