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血吸虫病流行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模拟

发布时间:2016-11-23 01:13

  本文关键词:血吸虫病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及其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复旦大学》 2008年

血吸虫病流行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模拟

赵军伟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以水为媒介、极大影响人们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严重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它在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81个流行县(市、区),受血吸虫病危害的人口达1亿以上。我国结合国情,常用的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方法有:人牛同步化疗和灭螺。各年的数据显示,人牛同步化疗应用更为广泛,但是这些措施持续的时间不长。近年来,我国在血吸虫病防治上面也提出了一些长效机制,例如在洲滩等地建厕所、耕牛圈养并用拖拉机代替耕牛工作。 本文根据湖南湖北两省六个村落1990-1998年的实际患病率数据,以及对Barbour双宿主模型参数的理解,通过添加方程的方法,完善了Barbour双宿主模型。同时用改进以后的模型模拟了人牛同步化疗、建厕所和耕牛替代的措施实施下的人牛患病率。其中建厕所和耕牛替代这两种措施目前还没有被国内外专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过。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比较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建厕所是一种长效机制,其主要作用是控制人对于环境的污染。在其作用下,我们所选取的六个村子,双宿主传播的总的基本繁殖率R″_0均小于1,人和牛的患病率将会趋于无病平衡点。 人牛同步化疗是一种短效机制,它只能短期内降低人牛的患病率。力度越高,反弹所需的时间越长。在其作用下,双宿主传播的总的基本繁殖率R″_0在我们计算的湖南湖北省的六个村落中都是大于1的,从数学意义上讲,血吸虫病将在这些村落里形成一种地方病。 耕牛替代也是一种长效机制,它实施以后,对于牛的患病率控制效果尤为明显,对人的患病率控制较为一般.在耕牛替代措施下,R″_0均小于1,它将会趋于无病平衡点。它可以作为一种长效的控制措施,在其替代时间内会一直发挥作用,其效果具有持续性,长期使用可以达到消灭血吸虫病的目的。 我国在血吸虫病的疫区还是实行大范围的人牛同步化疗措施的,而针对于湖南省来说,大部分地区的耕牛都是洲滩敞放的,牛的患病率比较高。牛在血吸虫病的传播因素中又比较重要,高的牛的患病率必定对疾病的控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在这些地区,可以先通过人牛同步化疗将人和牛的患病率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然后适度的辅以耕牛替代这样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对牛的患病率进行控制,使人牛患病率控制在国家疫情控制标准以下。 综上所述,在人和牛的患病率都比较一般或较低的时候,人牛同步化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在牛的患病率比较高而人的患病率一般的时候,耕牛替代措施比较优越;在人粪阳性率对于环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建厕所措施就能体现其优势了。因此我们在实施措施的时候要因地制宜。 最后笔者根据对Barbour双宿主模型参数的研究,并且根据我国血吸虫病学研究上分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分层模型.随后针对安徽省贵池市流坡村分三线的实例,通过一些模型假设使方程组简化,利用各年份、各个分线的人的患病率以及总的牛的患病率进行计算,并得到了简要的分层模型的结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3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主要符号说明9-11
  • 第一章 引言11-20
  • 1.1 血吸虫病的介绍11
  • 1.2 血吸虫病的病理特性11-13
  • 1.3 我国血吸虫病的病情、危害及主要防治措施13-16
  • 1.4 血吸虫病的研究方法16-18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方向18-20
  • 第二章 Barbour双宿主模型简介和本文的计算方法20-35
  • 2.1 仓室(compartment)模型和基本概念简介20-24
  • 2.1.1 Kermack-McKendrick的SIR仓室模型20-22
  • 2.1.2 Kermack-McKendrick的SIS仓室模型22-24
  • 2.2 Ross模型简介24-26
  • 2.3 Barbour双宿主模型简介26-28
  • 2.4 本文的计算方法28-32
  • 2.5 本文对于控制措施的一些说明32-35
  • 第三章 湖南省具体村落的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35-78
  • 3.1 湖南省南县新尚村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35-52
  • 3.2 湖南省华容县新安村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52-64
  • 3.3 湖南省汉寿县李和村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64-76
  • 3.4 湖南省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小结76-78
  • 第四章 湖北省具体村落的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78-116
  • 4.1 湖北省蔡甸区小军村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78-90
  • 4.2 湖北省阳新县夏冲村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90-103
  • 4.3 湖北省江陵县平渊村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103-115
  • 4.4 湖北省血吸虫病动力学的数值模拟与防治措施分析小结115-116
  • 第五章 分层模型的建立与数值计算116-130
  • 5.1 分层模型的建立与其中的参数的意义116-119
  • 5.2 以安徽省贵池市流坡村为例,简要介绍分层模型的应用119-13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130-134
  • 6.1 本文工作与结论130-133
  • 6.2 本文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工作展望133-134
  • 参考文献134-146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146-147
  • 致谢147-14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杰;动力学模型在我国艾滋病五类高危人群传播规律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静,孙乐平;通过吡喹酮药效和药价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确定曼氏血吸虫种群动力学模型的试点学校人群化疗的费用-效果[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9年06期

    2 余金明,袁鸿昌,陈启明,杨求吉,姜庆五,SakedeVlas,BrunoGryseels;日本血吸虫卵计量变异的模型及应用[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4期

    3 吴开琛;血吸虫病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及其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4期

    4 梁松,辜学广,赵文贤,邱东川,文松,赵联国,尹洪智,李玉祥,李兴加;大山区血吸虫病流行区危险环境识别及控制策略的研究[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6年02期

    5 郑英杰,钟久河,刘志德,赵根民,林丹丹,姜庆五;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洲滩钉螺的分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年02期

    6 周晓农,洪青标,孙乐平,胡晓抒,孙宁生,M.Fuetes,J.B.Malone;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 Ⅰ.应用预测模型的可能性[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年06期

    7 周晓农,胡晓抒,孙宁生,洪青标,孙乐平,闾国年,M.Fuentes,J.B.Malone;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Ⅱ.流行程度的预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9年02期

    8 周晓农,孙乐平,洪青标,孙宁生,胡晓抒,M.Fuentes,J.B.Malone;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血吸虫病的监测 Ⅲ.长江洲滩钉螺孳生地的监测[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9年04期

    9 林丹丹;汪世平;姜庆五;张世清;许静;方金城;徐兴建;周晓农;王立英;;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技术指标的探讨[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年01期

    10 姜庆五;吴晓华;许静;林丹丹;张世清;周晓农;汪天平;王立英;;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实施中的注意问题[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宽伟;岑国平;马文轩;李强;;ArcGIS在机场土方计算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张卫东,谢庆胜;基于GIS的重点污染源管理信息查询与分布系统设计的实现[J];安徽地质;2001年04期

    3 殷年;4D产品与GIS应用[J];安徽地质;2002年03期

    4 任升莲;蔡昊;杨伟沃;肖延松;;基于GIS的网络电子地图系统开发与研究[J];安徽地质;2009年04期

    5 殷年;;航空影像处理与应用[J];安徽建筑;2006年05期

    6 林华;邓建;;浅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7 李桂荣;张永福;;GIS支持下的农用地分等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2期

    8 李亚萍;马蓉;;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0期

    9 张莉娜;;土壤表层有机质空间分析的遥感技术应用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10 杨洋;高敏华;陈婷;;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中CASS数据的转换——以哈巴河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元庆;谷志云;李保贤;陈伟强;李天阁;;GIS在农业和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河南省地质调查与研究通报2007年卷(上册)[C];2007年

    2 张雷;李刚;孟庆江;刘少杰;张欣卉;;GIS技术应用在找矿预测中的历史趋势及主要功能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下册)[C];2008年

    3 张宗可;许矿华;陈鹏;;TIN的生成方法与应用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下册)[C];2010年

    4 袁玏;;基于ArcIMS的房产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研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季素;赵玮;;地理信息系统在宣城配网中的应用及维护[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季素;赵玮;;地理信息系统在宣城配网中的应用及维护[A];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分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郏东耀;;基于GIS的公路路基沉降监测系统[A];现代测量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俊兰;赵洪岩;;GIS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9 李方;张树清;张柏;;运动目标数据模型现状及研究进展[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10 曹德林;陈军;杨为琛;;地籍与地籍信息系统的发展[A];2001年东北三省测绘学术与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启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文全;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结构与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郭树敏;传染性疾病传播机制与控制的系统研究[D];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2010年

    4 丁飞;互联网社区信息交互和传播模式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苏斌;GIS支持下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与土地集约利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6 贾奋励;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开广;郑州地区仰韶文化遗址空间模式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8 王晓理;地理信息数据结构处理优化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9 杨晓坤;广西南丹大厂锡矿长坡—高峰矿床(山)数字化与综合信息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夏兰芳;自然图形的度量格网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云;估计人群日本血吸虫感染状态的数学模型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储凯;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虫卵分布与免疫动力学模型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宋东峰;基于WebGIS的矿井瓦斯地质信息网络管理技术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晨亮;基于工作流的资源环境建模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新忠;基于案例的地理时空过程表达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京钊;基于LUCC与RS/GIS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硕;基于SuperMap Objects 的河南省南水北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王国宾;面向对象的公路空间数据库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叶伟;基于GIS的河南省航运经济信息分析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梁大圣;空间数据仓库的设计与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意;索罗丹;黎新宇;张北川;;男男性行为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现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2 刘茂省,周义仓;一类有年龄结构的HIV传播动力学模型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吴雪春;张元珍;桂希恩;邓莉平;;中国中部地区HIV母婴传播状况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4 曹杰斌;尚学兰;杨金秀;;1995-2007年郑州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动态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08年09期

    5 金岳龙;姚应水;叶冬青;何建刚;豆正东;齐少波;安洲;;女性商业性工作者STD/AIDS检测及安全套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年01期

    6 汪宁;艾滋病在中国和全球的流行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科技导报;2005年07期

    7 刘旭阳;一类多传染阶段的艾滋病模型[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6年04期

    8 刘旭阳;恢复率正比于总人数的多传染阶段的艾滋病模型及其性态[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年03期

    9 张民珍;陆立星;曲淑霞;;一类具有说服率的HIV/AIDS流行病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16期

    10 莫嘉琪;;HIV传播的人群生态动力学模型[J];生态学报;200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荣炜,孙庆祺,陈云庭;南水北调是否会引起釘螺北移的研究[J];地理研究;1982年04期

    2 刘月英,楼子康,王耀先,张文珍;钉螺的亚种分化[J];动物分类学报;1981年03期

    3 毛官祥,,张经文,徐德彪,黄友阶,严惠新,李远汉;Kato-Katz定量法诊断血吸虫病的实用价值[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1995年02期

    4 刘恩勇,荣德智,彭又新,周煜,罗永香,马建红;水牛血吸虫重复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5 吴国昌,喻华,董长华,方金华,刘勇,张嚼记,袁涛根;1993~2003年吴城镇动物血吸虫病流行情况[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05年01期

    6 张绍基;;鄱阳湖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J];江西医药;1983年03期

    7 吴开琛;疟疾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J];中国热带医学;2004年05期

    8 吴开琛;血吸虫病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及其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4期

    9 刘伯钊;张桂盛;叶治碧;陈光有;肖永富;王福华;毛勇;刘宗心;何崇松;;山丘型地区血吸虫病易感地带的计量研究[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1期

    10 赵文贤;辜学广;许发森;梁松;李玉祥;赵联国;尹洪智;李兴加;周旭芬;;四川省大凉山区河谷阶地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感染性钉螺分布特点的研究[J];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静霞;王人魁;;介紹血吸虫病的三日治療及茂菲氏滴入法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1956年05期

    2 ;关于使用中药蟾酥丸治疗早期血吸虫病的初步小结[J];江苏中医药;1956年01期

    3 李蔚普;蒋去病;袁学农;;在临床实验过程中的点滴体会[J];江西医药;1957年08期

    4 ;江苏中医工作动态[J];江苏中医药;1958年03期

    5 ;几年来中医治疗血吸虫病的经验总结[J];江西医药;1959年09期

    6 杨元清;用不同抗血吸虫药治疗尿道血吸虫病时对肾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5年03期

    7 陈静卿;蒋明森;周述龙;;组织内虫卵石蜡切片免疫酶染法对血吸虫病的诊断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1984年02期

    8 沈伟勇;李自平;;酶标记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血吸虫病的效果观察[J];云南医药;1984年04期

    9 罗来成;;读《杨志一医论医案集》血吸虫病案后[J];江西中医药;1985年01期

    10 周国兴;张桂盛;叶治碧;徐素清;张长华;;毗喹酮单剂疗法治疗慢性早期血吸虫病[J];四川医学;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中;华德林;;胆囊血吸虫病的回顾性分析[A];第二届浙江省消化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黄一心;LENORE MANDERSON;;农村居民对血吸虫病及其他疾病的认知[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魏海春;付彦芬;;中国血吸虫流行农村地区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卫生效益分析[A];2008农村改水改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许奕华;朱桂宝;李俊;聂绍发;;湖北省阳新县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金定华;;以脓血便为主血吸虫病5例误诊分析[A];2005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童来保;朱传刚;陆珂;李浩;杨艺;刘一平;吴月圣;曹晋蓉;汪彤;林矫矫;;粪便毛蚴孵化法检测牛血吸虫病的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闻礼永;蔡黎;张仁利;周晓农;;城市输入性血吸虫病例分析及建议[A];全国新出现传染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4年

    8 范显华;;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血防监测管理对策与建议[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9 李亿保;王风鹏;李勋;范小林;;血吸虫尾蚴的检测与控制新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宗俊安;周仿成;陈艳平;;感染性钉螺分布规律的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二次代表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冯立中 记者 王慧慧;[N];安徽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杨林 实习生 洪梅竹;[N];江西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慧慧;[N];安徽日报;2010年

    4 ;[N];江西日报;2004年

    5 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刘烈辉 彭仪;[N];湖北日报;2008年

    6 记者 王雪飞;[N];健康报;2008年

    7 记者覃红;[N];健康报;2009年

    8 见习记者 赵抒欣 通讯员 李军;[N];大理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记者 薛庆元;[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10 记者 刘志恒 通讯员 刘洪 王红;[N];岳阳晚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伟;血吸虫病流行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模拟[D];复旦大学;2008年

    2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4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7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8 陈黎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9 肖金花;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10 周素云;激光等离子体中有着自生磁场的密度通道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渤涛;复杂形状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仿真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孙明新;起重机臂架受力状态模拟[D];山东大学;2005年

    3 邱田金;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及泥沙淤积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张皓光;轴向间隙引气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建平;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刘冰;高强混凝土试验及破坏过程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敬芝;铝合金铁型覆砂铸造技术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晓娟;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国联;竹节形扰流柱对换热效果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凌芳;开口圆形液池内热毛细对流及其失稳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血吸虫病数学模型和传播动力学及其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87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0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