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裂隙岩体注浆浆液与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0 19:19

  本文关键词:裂隙岩体注浆浆液与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05年

裂隙岩体注浆浆液与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

郑玉辉  

【摘要】:分析和总结了目前注浆浆液、注浆扩散理论和注浆方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 针对目前注浆浆液存在的问题及注浆控制方法对注浆浆液性能的要求,笔者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可泵期和初、终凝时间可控的水泥—J85速凝剂—NH4H2PO4复合注浆浆液,称为“可控复合浆液”。并对这种浆液的各种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得出这种浆液的性能特点: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灌性和稳定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可控性,这种浆液的研制为注浆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是注浆浆液领域里的一个创新。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若干影响注浆扩散的各个裂隙特征参数及其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方法,同时阐述了等效水力隙宽的不足及频率水力隙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考虑了宾汉流体流核的存在,建立了宾汉流体的渗流规律,同时建立了地下水渗流理论与注浆扩散理论之间的联系,为宾汉流体的注浆扩散模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是地下水渗流规律理论的一个创新。 在频率水力隙宽和宾汉流体渗流规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考虑地下水影响半径、频率水力隙宽及其他多种因素建立了牛顿流体和宾汉流体的注浆扩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通过工程实例证明本文所建立的注浆扩散模型符合工程实际,有其他扩散模型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注浆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是注浆扩散理论的又一个创新。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笔者研究了一种有别于常规灌浆法和GIN 灌浆法的可控注浆新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确定了灌浆参数,确立了这种方法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同时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实现了模型的程序化。这种方法把灌浆的非可控性转变为可控性,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是注浆工艺方法的一个创新。为最终创立起一种新的注浆方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TU753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8-33
  • 1.1 注浆技术的历史和发展8-11
  • 1.1.1 概述8
  • 1.1.2 国外注浆技术发展概况8-10
  • 1.1.3 国内注浆技术发展概况10-11
  • 1.2 注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11-13
  • 1.3 注浆浆液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16
  • 1.3.1 注浆浆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注浆浆液在研究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14-16
  • 1.4 裂隙岩体注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26
  • 1.4.1 牛顿流体的注浆理论17-20
  • 1.4.2 宾汉流体的注浆理论20-26
  • 1.5 注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6-32
  • 1.5.1 常规灌浆方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6-28
  • 1.5.2 GIN灌浆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28-32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32-33
  • 第二章 可控复合浆液的试验研究33-63
  • 2.1 注浆浆液的分类33-39
  • 2.2 理想浆液应具备的性能特点39-40
  • 2.3 “可控复合浆液”的概念40-41
  • 2.4 可控复合浆液的试验研究41-51
  • 2.4.1 可控复合浆液的组成和性能特点41-42
  • 2.4.2 可泵期和凝结时间的测试42-43
  • 2.4.3 速凝剂的选择及其性能43-45
  • 2.4.4 缓凝剂的选择及其性能45-48
  • 2.4.5 可控复合浆液室内试验48-51
  • 2.5 可控复合浆液的性能参数及其测试51-58
  • 2.5.1 浆液粘度及其变化曲线51-56
  • 2.5.2 浆液的析水率和稳定性56-57
  • 2.5.3 浆液的凝聚力(静切力)57
  • 2.5.4 结石体强度57-58
  • 2.6 膨润土稳定浆液的试验58-63
  • 第三章 裂隙岩体几何参数的研究63-99
  • 3.1 裂隙的分类和定义63-64
  • 3.1.1 按裂隙的宽度分类63-64
  • 3.1.2 按裂隙面的倾斜度分类64
  • 3.1.3 按裂隙的成因分类64
  • 3.2 裂隙几何特征的描述64-73
  • 3.2.1 单裂隙的几何特征64-70
  • 3.2.2 多裂隙的几何特征70-73
  • 3.3 频率水力隙宽73-81
  • 3.3.1 水力隙宽(等效水力隙宽)74-76
  • 3.3.2 平均隙宽和机械隙宽76-77
  • 3.3.3 水力隙宽、平均隙宽和机械隙宽的相互关系77-79
  • 3.3.4 频率水力隙宽79-81
  • 3.4 裂隙渗流规律的研究81-89
  • 3.4.1 牛顿流体粗糙裂隙的渗流规律81-84
  • 3.4.2 非牛顿流体粗糙裂隙渗流规律的研究84-89
  • 3.5 单一裂隙结构模型的建立89-92
  • 3.5.1 正弦裂隙模型90-91
  • 3.5.2 锯齿裂隙模型91-92
  • 3.6 裂隙参数的测试方法92-99
  • 3.6.1 裂隙隙宽、倾角、倾向、走向和线密度的确定92-94
  • 3.6.2 频率水力隙宽的确定94-97
  • 3.6.3 地下水影响半径的确定97-99
  • 第四章 注浆扩散模型99-133
  • 4.1 牛顿流体的扩散模型100-114
  • 4.1.1 牛顿流体水平裂隙的注浆扩散模型100-109
  • 4.1.2 牛顿流体倾斜裂隙的注浆扩散模型109-114
  • 4.2 宾汉流体的扩散模型114-128
  • 4.2.1 宾汉流体水平裂隙的注浆扩散模型114-123
  • 4.2.2 宾汉流体倾斜裂隙的注浆扩散模型123-128
  • 4.3 计算机模拟128-130
  • 4.4 工程实例130-133
  • 4.4.1 吉林省敦化市某水利枢纽坝基帷幕灌浆工程130-131
  • 4.4.2 吉林省舒兰市某水库帷幕灌浆工程131-133
  • 第五章 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133-152
  • 5.1 灌浆帷幕尺寸和形状的确定134-135
  • 5.2 灌浆参数的选择和确定135-142
  • 5.3 控制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142-149
  • 5.3.1 水平的不等隙宽的裂隙体系143-144
  • 5.3.2 倾斜的不等隙宽和不同倾角及方位角的裂隙体系144-146
  • 5.3.3 水平和倾斜的不等隙宽、倾角和方位角的裂隙体系146-149
  • 5.4 计算机编程149-151
  • 5.5 工程实例151-152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52-157
  • 6.1 结论152-154
  • 6.2 对本课题进一步研究内容的展望154-157
  • 参考文献157-169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169-170
  • 中文摘要170-175
  • ABSTRACT175-179
  • 致谢17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荣;刘志强;廖卫勇;孟益平;曹新宇;;钻注平行作业中注浆浆液对钻井泥浆性能影响的研究[J];建井技术;2011年Z1期

    2 许彦旭;;地铁暗挖隧道下穿天桥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1年02期

    3 何长明;赵炼恒;李亮;;路基路面工程中的注浆新技术[J];路基工程;2011年04期

    4 王静;;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同步注浆浆液抗水冲分散性分析[J];河南科技;2011年10期

    5 朱立山;;公路桥梁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6 张霄;李术才;张庆松;孙克国;刘人太;韩伟伟;原小帅;;关键孔注浆方法在高压裂隙水封堵中的应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7 李汉光;;煤矿采空区注浆处治浆液材料配比试验[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8 安爱军;李亮;邹金锋;肖华溪;罗恒;;长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深度及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9 疏学中;;浅谈我国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1年18期

    10 孙浩宇;司刚;;浅析建筑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J];华章;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松;鲍维;孙勇;;现代注浆技术的开拓应用及发展方向[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谭毓浚;;试论注浆工艺的重要性[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陈馈;;广州地铁4号线小新区间盾构施工技术[A];中国中铁隧道集团2007年水底隧道专题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开艮;吴光先;;“接杆套管”孔口管与无接孔口管的比较及其使用方法[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5 陈绪禄;刘玉华;李志栋;;注浆加固在上海地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6 张保东;王玉沛;唐风雷;;如何用注浆方法穿越砾石层[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7 韩忠存;万姜林;卓越;杨世武;;北京地铁某些区段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A];中国锚固与注浆工程实录选[C];1995年

    8 张彦田;;锚注在深部软岩巷道加固中的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6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下册)[C];2006年

    9 聂琼;姜玉松;;纯水泥浆液稳定性试验研究[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焦永富;;主井贮矿仓的注浆治水[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许晗星;[N];潮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玉辉;裂隙岩体注浆浆液与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韦良文;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土体稳定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叶飞;软土盾构隧道施工期上浮机理分析及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何忠明;裂隙岩体复合防渗堵水浆液试验及作用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杨秀竹;静动力作用下浆液扩散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军;隧道穿越建筑物过程中注浆抬升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罗金满;煤岩体防渗堵水加固浆液试验及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伟;帷幕注浆法在高速公路沿河路堤冲刷防护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刘志远;高聚物注浆材料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胡仁强;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桂林段路基岩溶注浆处理效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6 赵天石;泥水盾构同步注浆浆液试验及应用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7 张晋花;准格尔煤田自燃采空区注浆防灭火浆液扩散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陈金宇;采动影响下28变电所耦合加固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张高青;大运公路介休至霍州段灵石隧道采空区处理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梁艇栋;某巷道岩溶突泥体注浆室内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裂隙岩体注浆浆液与注浆控制方法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0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90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c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