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茶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毛峰茶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摘要】:为满足毛峰茶生产加工产业化的市场需求,对毛峰茶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开展研究。文章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黄山毛峰茶加工生产线设备的组成和各工序组合单元设备的结构原理、工艺特点及集成控制技术,并对毛峰茶单机加工和连续化生产线加工的茶叶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连续化生产线加工的产品感官品质达到并超过原单机生产的品质要求。该生产线设备经使用符合毛峰茶生产加工要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关键词】: 毛峰茶 自动化 生产装备 开发与应用
【分类号】:TS272.5;TP23
【正文快照】: 毛峰茶属绿茶烘青类,目前在国内生产地区较广,其外形呈条索状,条索有松有紧,茸毫有显有隐,形状似眉似钩。特别是黄山毛峰,清朝名茶,盛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一带,属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长期以来毛峰茶生产以家庭作坊式,手工炒制,简易单机设备人工辅助加工为主体,产能低、劳动强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任广鑫;宁井铭;吴卫国;王胜鹏;王曼;张正竹;;黄山毛峰茶连续化生产线加工工艺参数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黄建琴;丁勇;王昶;;祁门红茶自动化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J];中国茶叶加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蔡海兰;李琛;杨普香;;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茶叶质量过程控制研究进展[J];蚕桑茶叶通讯;2016年06期
2 周仁桂;郑树立;何立军;张璐;;毛峰茶自动化生产线设备的研究开发与应用[J];中国茶叶加工;2016年06期
3 徐乾;陆国富;孙西杰;徐添;;祁门红茶精制自动化、清洁化联装生产线工作原理及工艺要点[J];中国茶叶加工;2016年01期
4 李鑫磊;林宏政;俞少娟;王婷婷;金心怡;;工夫红茶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进展[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年06期
5 郑红发;包小村;汤哲;黄怀生;赵熙;周建勇;朱克军;;红绿茶兼制型全自动生产线设计与应用[J];茶叶通讯;2015年02期
6 李小玲;刘文烽;李世远;;广西红茶生产加工自动控制技术研究[J];大众科技;2014年12期
7 褚小立;陆婉珍;;近五年我国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10期
8 邵静娜;孙威江;;微波与远、近红外技术在茶叶中的应用[J];中国茶叶加工;2013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德文;岳鹏翔;袁弟顺;陈永生;吴爱兵;;微波远红外耦合杀青工艺对绿茶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2 王胜鹏;宛晓春;林茂先;张正竹;;基于水分、全氮量和粗纤维含量的茶鲜叶原料质量近红外评价方法[J];茶叶科学;2011年01期
3 孙少华;张文斌;张龙全;朱雪兴;;茶叶杀青设备比较研究[J];中国农机化;2010年03期
4 袁英芳;;绿茶杀青技术研究概述[J];茶叶通讯;2010年01期
5 方华;刘文烽;何伟强;;茶叶杀青工序自适应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朱德文;岳鹏翔;袁弟顺;;不同杀青方法对绿茶品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7 吴卫国;谢昌瑜;谢一平;谢戎;叶伟铎;;黄山毛峰茶清洁化加工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3期
8 詹三良;;提高黄山毛峰品质 再塑黄山毛峰品牌[J];茶业通报;2007年04期
9 罗文文;龚淑英;邵晓林;张月玲;;黄山毛峰茶主要呈味物质浸出浓度与浸出率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7年01期
10 林娇芬,林河通,陈绍军,赵云峰,瓮红利;杀青工艺对柿叶绿茶主成分的影响[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程,方辉遂,钱之江,汤一;毛峰茶加工全程机械化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S1期
2 江辉;;“机制毛峰”试验初获成功[J];茶叶;1989年02期
3 徐宝土;杨素娟;;雁荡毛峰[J];中国茶叶;1980年05期
4 黄志福;;浅谈手制毛峰茶[J];茶叶科学简报;1991年01期
5 陈敬熙;;“武陵毛峰”的采制工艺[J];茶叶通讯;1981年04期
6 ;名茶——遵义毛峰[J];茶叶科技简报;1978年Z1期
7 吴海云;林福明;;高档雁荡毛峰茶加工技术探讨[J];温州农业科技;2003年04期
8 王亦财;泰顺毛峰茶的采制技术[J];茶叶机械杂志;1998年04期
9 陈敬熙;;武陵毛峰[J];中国茶叶;1988年04期
10 丁洁平,吴关宝,胡新光;天目毛峰加工技术[J];茶叶机械杂志;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郁文欢;;且将薪火试新茶[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志伟;毛峰肉丝[N];安徽日报;2006年
2 记者 李琳 通讯员 潘建宏;新路湾四招打造“三井毛峰”[N];丽水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冰峰;毛峰茶生产实现自动化[N];金华日报;2010年
4 ;商海泛舟显本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王勇;龙井好,温州早,雁荡毛峰先敬老[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璇;名茶无“名”何时了[N];中国工商报;2003年
7 记者 雷柯;安徽茶业实施“241”工程促茶农增收[N];光明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范建;要“名茶”还是要“民茶”[N];科技日报;2002年
9 记者 唐蓓茗;今春坏天气不碍茶叶香[N];解放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孙燕明;中国茶真是“有姓无名”吗[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彩迪;雁荡毛峰区域公用品牌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44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04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