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7-300 PLC软冗余的油田注水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S7-300 PLC软冗余的油田注水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
【摘要】:油田注水是继利用气体、液体、岩石膨胀和溶解气驱等天然开采机理开采石油之后的一种稳产、增产和降低采收率下降的方法。人们经过科学地计算,向需要注水的油井进行注水操作,已经从地下多开采了数以万计桶的石油,既使资源得到充分开采,又可为石油企业增产增收,提高企业收益。本课题以新疆准东油田北三台集油站内的注水站为研究对象,对注水全过程做了简要说明,确定了监控对象。系统架构采用上位工业控制计算机IPC+下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现场人机界面HMI。IPC进行数据的监控和管理,高性能的PLC采用软冗余的方式对注水泵进行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若注水过程出现故障,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利用PLC内部的软冗余包程序,即可实现自动切换主/备系统继续注水的任务需求。针对变频器或软启动器以往“一拖一”控制注水泵的方式,设计了一种“二拖二”变频器与软启动器组合控制的方式,即当某条通路上的泵或变频器(软启动器)故障,通过接触器的切换,可使用另一通道完好的泵或变频器(软启动器)继续完成注水任务。针对来水压力不稳、注水压力精度高的情况,设计了一种采用西门子内部连续控制器FB41块的恒压注水方案,可满足注水要求。该注水站控制系统现场应用表明,变频器与软启动器组合控制方法可行,运行可靠。
【关键词】:注水站 软冗余 恒压注水 PLC 监控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34.1;TP27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3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7-9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7-8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8-9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9-12
- 1.2.1 注水站监控系统国外发展现状10-11
- 1.2.2 注水站监控系统国内发展现状11-12
- 1.3 论文研究结构12-13
- 第二章 注水站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3-29
- 2.1 系统简介13-14
- 2.1.1 注水站工艺概况13-14
- 2.1.2 监控对象14
- 2.2 注水站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14-15
- 2.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15-16
- 2.3.1 上位监控计算机方案设计15-16
- 2.3.2 下位PLC控制方案设计16
- 2.4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16-24
- 2.4.1 上位机硬件选型16-18
- 2.4.2 下位机硬件选型18-24
- 2.5 传感器选型24-26
- 2.5.1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24
- 2.5.2 电磁流量计24-25
- 2.5.3 投入式液位传感器25-26
- 2.6 变频器选型26
- 2.7 软启动器选型26-27
- 2.8 现场系统控制柜设计27-28
- 2.9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变频器、软启动器的组合控制和恒压注水29-41
- 3.1 变频器、软启动器的组合控制29-30
- 3.2 变频器、软启动器的恒压注水控制30-40
- 3.2.1 连续PID控制器FB4131-33
- 3.2.2 PID控制算法33
- 3.2.3 PID参数整定33-35
- 3.2.4 PID控制程序35-40
- 3.3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软冗余技术41-51
- 4.1 软冗余系统结构41-42
- 4.2 软冗余系统工作原理42-44
- 4.3 软冗余程序设计44-48
- 4.4 软冗余构建48-50
- 4.5 本章小结50-51
- 第五章 注水站控制系统软件设计51-62
- 5.1 上位机监控画面设计51-57
- 5.1.1 WinCC简介51-52
- 5.1.2 注水主画面52-53
- 5.1.3 高压注水泵房画面53-55
- 5.1.4 其余注水画面55-56
- 5.1.5 恒压供水画面56-57
- 5.2 下位机PLC程序设计57-60
- 5.2.1 PLC主程序57-58
- 5.2.2 PLC子程序58-60
- 5.3 现场触摸屏画面设计60-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6.1 工作总结62
- 6.2 工作展望62-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春民;李丹丹;王旭;;关于低渗透油田注水工程节能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02期
2 房世杰;丁建立;张际庆;柳永明;高静;;油田注水技术及发展方向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3期
3 张学文,张永兴,李丹岩;油田注水除氧技术与真空旋流水除氧装置[J];石油钻采工艺;2001年05期
4 陈蓉,金华,朱杰;油田注水细菌快速测定方法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02年S1期
5 罗再扬,李秋莲,李凤;大庆油田注水计量现状与对策[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年04期
6 何沛,高作滨,任世哲;油田注水支线管网规划技术研究[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4年08期
7 马珍福;樊灵;冯国强;隋义勇;郗荣才;;理论结合应用 管理油田注水[J];数字石油和化工;2006年Z1期
8 冯敏;蒋建勋;;油田注水地面系统拓扑布局优化新方法[J];河南石油;2006年02期
9 王玉生;白连平;王国丽;罗秀清;;一种用于油田注水节能的新方法[J];石油规划设计;2006年04期
10 左献军;郭新宇;吴载全;张庆;;注入水质对油田注水的影响[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鲁祖惠;陈冬荣;;油田注水净化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物理会议文摘集(下册)[C];1991年
2 陈忠喜;徐文杰;赵力成;徐洪君;;油田注水采油系统中二氧化氯解堵应用试验[A];全国化工标准物质委员会二氧化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玉晶;甄贵男;梅雪松;崔海清;;油田注水管网系统水力参数的数值计算[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4 吕向东;肖凤生;陈凯;黄凤忠;;大情油田注水分注工艺研究及应用[A];“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吉林省第三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黄伟;郭兵;;基于智能融合的油田注水系统控制策略[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高东升;万小迅;孟宪伟;张滨;;阶梯式流量测试法(SRT)在油田注水管理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7 赵新;翟迪;;基于变频技术实现石西联合站节电注水[A];油田炼化企业优化改造、节能增效技术交流会专刊--中国石油石化技术与装备[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汪亚萍 通讯员 种占良 任丽华;大港油田注水工程方案编制完成[N];中国石油报;2010年
2 伍志祥邋袁志强;利比亚大象油田注水管道工程开工[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记者 魏志强邋通讯员 郭颖;大港油田用新技术降注水能耗[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通讯员 丛丽 刘明远;大港油田注水工程方案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石油报;2009年
5 拓永祥;延长油田注水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上半年完成注水工程投资18亿元[N];陕西日报;2011年
6 任厚毅;全国油田注水技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化报;2005年
7 围围;中石油大庆油田注水技术成功应用[N];中国企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刘军 通讯员 罗前彬 郭秀文;注水:那块短板在哪?[N];中国石油报;2014年
9 记者 刘国安;老油田注水得到改善[N];中国石油报;2001年
10 记者 李文清 通讯员 徐湖;尕斯油田注水步入良性循环[N];中国石油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超;油田注水采油系统的建模、优化与控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笛;油田注水电机润滑油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程瑞洲;基于S7-300 PLC软冗余的油田注水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3 姚萱萱;基于无线网络的油田注水远程监控系统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4 张和烽;油田注水系统仿真与运行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韩二涛;油田注水地面系统优化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刘伟;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及其对油田注水的处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陈彩霞;基于组态软件的油田注水井现场监控系统[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宁利;油田注水系统仿真与优化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李家俊;咪唑啉类油田注水缓蚀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吴琼;油田注水地面管网系统运行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74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074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