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倾斜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与解调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6 02:27

  本文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倾斜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与解调新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光纤传感器 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 纳米镀膜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生物膜电活性


【摘要】:倾斜布拉格光纤光栅(TFBG)能够将纤芯模耦合到包层模中。镀金TFBG传感器能够明显地激发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这一结论在实验中已得到证实。该传感器提供了一个精细的梳状窄带共振的透射光谱,与表面等离子体广泛的吸收谱重合,从而获得了一个独特的可用以测量等离子体微小变化的工具。与外界环境接触的金属膜层对环境折射率(SRI)变化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同时,幅度调制法测量SRI比波长调制法更直观和简便。它为生物量测量提供了一种更可靠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具有不同折射率,范围从1.3330到1.3410)进行波长偏移和对应的幅度变化的测量,得出波长调制灵敏度480nm/RIU,幅度调制灵敏度2040dB/RIU。超薄纳米镀金TFBG传感器既能激发明显的SPR共振的同时又能产生很强的倏逝场,从而可以用于测量“面”折射率(surface RI)和“体”折射率(bulk RI),并且在测量实验中得到证明。超薄纳米镀金膜厚度精确控制在32~36 nm(远小于传统激发SPR的厚度46~55 nm)。该传感器的透射光谱同样是一个精细的梳状的窄带梳状谱,能够高精度地测量表面折射率的变化(基于SPR)。同时,超薄膜能使部分高阶包层模成为泄漏模式,这对体折射率有较大的敏感性,因此可以运用截止模(cut-off模)来测量体折射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外界折射率的增大或减小,SPR标定模和截止模的幅度变化是相反的,故可以通过差分方式处理数据而大大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实验中使用不同折射率的蔗糖溶液,范围从1.3328到1.3415,采用差分处理得到该传感器的幅度灵敏度~8100 dB/RIU,其检测极限为~10-5 RIU。结合纳米镀金TFBG-SPR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电化学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纤原位式电活性生物膜检测技术。该传感器采用商用的单模光纤在纤芯里刻写上TFBG并且镀上纳米金薄膜,它能高效地激发出产生SPR。光纤表面的SPR幅度变化和波长漂移能够清晰地反映出电活性生物膜(EAB)上生物细菌的电化学活性,该生物细菌附着在光纤表面(靠近光纤导电金膜电极-环境介质分界面附近)。这种测量不同于传统的对应于“体”折射率的电化学测量,即所测量的是与“面”折射率相对应的光纤表面生物膜电活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53;TP2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德慧;;浸液法测量单透镜的折射率[J];应用光学;1983年04期

2 张汉壮,国秀珍,姜云,金光旭;相干场作用下介质的探测谱及折射率谱的实验测量[J];光学学报;2000年04期

3 阎冰,陈万湘;C_(60)对有机聚合物折射率的影响[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4 解延雷;张涛;朱民;辛督强;;一种二元溶液折射率的计算方法[J];光学技术;2006年S1期

5 俞世钢;;液体折射率测定方法分析[J];光学仪器;2007年04期

6 尉继征;黄宇彬;景遐斌;;傅里叶变换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频率对金膜表面溶液折射率响应[J];应用化学;2012年02期

7 缪庆元;崔俊;胡蕾蕾;何健;何平安;黄德修;;载流子导引的折射率变化偏振相关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20期

8 马文英;罗吉;许诚昕;凌味未;汪为民;;金属纳米结构对光谱响应及折射率灵敏度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2年12期

9 张树业 ,康维国 ,常丽华 ,文明珠 ,段国正 ,李玉环;多用双变折射仪及其在矿物折射率测定中的应用[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10 宋德慧;;红外折射率的测定与经验公式的讨论[J];应用光学;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耀熊;;折射率微球传感器及其在生物医学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王雨雷;吕志伟;何伟明;;强激光在非线性介质中的自聚焦特性[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谭婵源;黄耀熊;;溶液折射率与其温度和浓度的关系研究[A];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岳良跃;查悦明;黄耀熊;;可测定生物微区及单个微球折射率简便测定[A];中国遗传学会“第十一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报》创刊廿周年庆祝会、第十届粤港生物物理研讨会暨2012年广东生物物理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12年

5 李波;辜姣;;运用SPR检测技术测量溶液浓度[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周瑜;贾光明;张贵忠;向望华;刘国标;刘春江;;用高精度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量液体的折射率[A];第十七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赵慧洁;王魁;;分界面厚度方法在气动光学波前失真仿真中的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A 光电系统总体技术专题)[C];2006年

8 胡守信;汪秉宏;;高速公路海市蜃楼现象的数值模拟[A];第十六次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胡守信;汪秉宏;;高速公路前方海市蜃楼现象的数值模拟[A];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10 王小真;董小鹏;李伟文;;灵敏度增强的光纤Bragg光栅折射率传感特性分析[A];全国第十三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四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国强;基于液体棱镜耦合方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特性和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邹芳;镀高折射率纳米薄膜长周期光纤光栅传感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3 李强;液体折射率及液相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邓诗涛;变折射率介质中的光传输及像质评价[D];浙江大学;2008年

5 丁金妃;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王若晖;新型光纤气体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粟鹏义;非均匀波的反射与透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王槿;基于导数全内反射法的组织复折射率测量及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9 景宁;宏弯曲塑料光纤折射率传感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汪扬春;光纤折射率传感和信号解调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娜;光纤温度、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侯佳朋;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赵馨艺;不同盐离子对水折射率影响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贺小凤;短脉冲激光对光学玻璃折射率的影响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5 韩梅梅;基于回音壁模式的薄壁微管折射率传感器的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袁剑英;长距离光纤折射率传感技术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7 任琦睿;STMS型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8 吴明宇;基于飞秒激光加工的微孔单模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邱旭徽;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倾斜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与解调新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10 李琪;基于倏逝场的塑料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28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228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b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