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随机干扰的线性离散系统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本文关键词:含随机干扰的线性离散系统前馈-反馈最优控制 出处:《控制工程》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线性离散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 最优控制 持续扰动 高斯白噪声
【摘要】:为研究具有高斯白噪声的持续外界随机扰动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对于随机干扰的处理算法,并给出基于卡尔曼滤波方法的推导过程。利用求解Riccati方程和Stein方程推导出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根据分离原理推导出随机干扰的线性离散系统前馈-反馈最优控制律。通过仿真试验表明,噪声系统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在抑制外部扰动和鲁棒性方优于经典的状态反馈最优控制。
[Abstract]: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linear discrete system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 as the research with Gauss white noise.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or random interference, and gives the derivation of Calman filtering method based on. By solving the Riccati equation and the Stein equation derived from the feedforward and feedback optimal control law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the separation principle of linear feedback optimal control law discrete feedforward random disturban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ise of the system is improved, and the effect of disturbance and robustness of the party is better than the classical state feedback optimal control.
【作者单位】: 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72195)
【分类号】:TP13
【正文快照】: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外界的干扰。系统的外部扰动主要分为确定性扰动和随机扰动。实际情况中,系统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随机干扰。其中主要应用包括地震记录中的地震信号处理[1],海洋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控制[2][3],山区公路的交通模型[4][5][6]等。近年来,很多学者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小帆,陈关荣;离散系统的混沌化控制的又一算法(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0年03期
2 孙多青;吴宏鑫;;四阶时变离散系统的一致渐近稳定性[J];控制工程;2004年06期
3 梁家荣;张晶华;杜富;;模糊广义离散系统的稳定与镇定[J];工程数学学报;2011年04期
4 陈东彦;于浍;;不确定状态饱和2-D离散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李朝安;范明天;;定常线性离散系统到等价连续系统的变换及离散系统的相互变换[J];自动化学报;1983年01期
6 C.S.Berger ,张珩;关于线性离散系统稳定性的一个猜想的证明[J];国外自动化;1984年02期
7 K.P.Dabke;肖甫;;线性离散系统稳定性的一个简单判据[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84年02期
8 张栋良;;微计算机在离散系统试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1984年09期
9 刘永清;邬齐斌;唐功友;;时变离散系统的稳定性(1)[J];山东化工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10 王士杰;二阶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建国;赵四化;柏建国;;连续和离散系统的鲁棒严格正实性[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谢湘生;刘永清;;带有滞后的线性广义离散系统稳定性分析[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林建忠;何关钰;;非线性随机离散系统的最优滤波方程[A];1993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张国峰;王广雄;胡建昆;;共轭化在H~∞控制中的应用[A];1992年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5 向峥嵘;胡维礼;郭治;;非线性离散系统的反馈线性化[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6 张国峰;王广雄;;离散系统H~∞控制——共轭化方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7 俞立;杨马英;南余荣;陈国定;;不确定离散系统的最优保成本控制[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吴钦;郭治;;离散系统的待机控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田恩刚;岳东;张益军;彭晨;;改进的含有区间变时滞的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朱建栋;;带传输滞后的离散系统未知平衡点的时滞反馈镇定[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兰宁;2-D连续离散系统的广义KYP引理及其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旭;离散动力系统反馈混沌化与控制算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毅敏;时滞及非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输出跟踪控制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徐慧玲;2-D离散系统的鲁棒控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盛梅;随机2D线性离散系统的状态估计与鲁棒镇定[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6 张吉烈;基于单网络模糊及无模型自适应动态规划最优控制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高亚辉;基于LMI的分段仿射离散系统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敏;不确定离散系统鲁棒丢包与量化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王俪葳;基于指数衰减性能要求的离散系统最优控制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3 侯小芳;几类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刘云艳;离散系统鲁棒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振国;非线性离散系统中的若干结果[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毅敏;时滞离散系统的最优输出跟踪控制器近似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刘杰;广义大系统及灰色离散系统的相关稳定性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王笑寒;受扰时滞离散系统的最优扰动抑制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9 王敏;受扰动双线性离散系统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法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3年
10 宫晓阳;基于LMIs和双线性变换方法的离散系统H_∞模型降价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8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37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