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
本文关键词: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 出处:《科学通报》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的电子应变传感器大多基于金属和半导体材料,其便携性、柔韧性和可穿戴特性差.随着柔性电子材料和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柔性应变传感器在电子皮肤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应用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兼具可穿戴性、实时监测、非侵入式等一系列优点,高弹性和可拉伸性应变传感器的开发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在材料发展、传感机理、集成输出及潜在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可穿戴式柔性电子传感器所面临的挑战做了简单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优化及解决方案,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electronic strain sensors are mostly based on metal an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which are portable, flexible and wearab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sensing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flexible strain sensors in the fields of electronic skin and robot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good biocompatibility, it also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wearability, real-time monitoring, non-invasive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lastic and extensible strain sensor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opi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wearable flexible electronic strain sensors in recent years and their sensing mechanism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output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wearable flexible electronic sensors are briefly discussed, and a series of possible optimization and solutions are propose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its development is prospected.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柔性电子重点实验室;南京工业大学海外人才缓冲基地(先进材料研究院) 国家级"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柔性电子研究部;
【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15254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4CB660808)资助
【分类号】:TP212
【正文快照】: Cai Y C,Huang W,Dong X C.Wearable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strain sensor(in Chinese).Chin Sci Bull,2017,62:635 649,doi:10.1360/N972015-01445*联系人,E-mail:iamxcdong@njtech.edu.cn;iamwhuang@njtech.edu.cn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1525402)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卢忠花;王卿璞;鲁海瑞;袁帅;王丹丹;;柔性可穿戴电子的新进展[J];微纳电子技术;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蔡依晨;黄维;董晓臣;;可穿戴式柔性电子应变传感器[J];科学通报;2017年07期
2 钱晓波;张凌浩;;面向空巢老人的家庭智能监控产品系统设计[J];机械设计;2016年12期
3 王琳;潘开林;左锋;韦志川;;可延展结构性基底力学特性分析[J];微纳电子技术;2016年08期
4 邓威;张德彬;;智能可穿戴设备军事应用与发展趋势[J];国防科技;2016年01期
5 谢凌钦;石萍;蔡文杰;;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Mary;;瑞士开发出可置于隐形眼镜上的柔性电路[J];今日电子;2014年02期
2 夏怡;张晓林;申晶;;一种基于高速柔性薄膜电子的CMOS温度传感器[J];遥测遥控;2014年01期
3 王锋;韩俊博;焦国太;;基于柔性薄膜传感器的翼面攻角测试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4 曹艳霞;;柔性传感器下数字运动鞋信息反馈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分析[J];电子测试;2013年22期
5 张霖;钟建;;有机薄膜晶体管及其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年07期
6 宋慧瑾;鄢强;朱晓东;;柔性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9期
7 傅博;马炳和;邓进军;董拴成;;柔性热敏薄膜传感器阵列工艺研究[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11年04期
8 蒋毅;周宏;陈晓;祖媛媛;;柔性导电织物键盘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8期
9 陈柏炜;刘静;;浅析可穿戴式治疗系统[J];科技导报;2008年11期
10 肖素艳;车录锋;李昕欣;王跃林;;基于PI衬底的柔性MEMS电容式触觉力传感器设计与制作[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福严;付朝英;;低功耗无线应变传感器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12年09期
2 史战军,史红军,史永基;新型实用光学应变传感器[J];传感器世界;2002年08期
3 刘荣斌,何萍;组合式应变传感器及其在矿山机械上的应用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陈树礼;苏木标;孙宝臣;冯小利;;光纤应变传感器在芜湖长江大桥长期健康监测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05年11期
5 董晓马;张为公;;应变传感器优化配置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11期
6 吕鹏;李恩邦;王玮;张晨亮;唐春晓;;光纤多模干涉应变传感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12期
7 衣卫京;陶肖明;王广峰;王杨勇;;织物应变传感器的性能指标及评价方法(英文)[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8 戴亚文;彭磊;邱航;李小强;;一种高精度无线应变传感器节点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03期
9 张勇;梁平;张玉珍;陈伟琪;黄敏晗;;振弦应变传感器校准装置的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1年04期
10 陈得民;;应变传感器的稳定性[J];上海计量测试;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永君;唐俊武;赵清清;王晓博;;点焊薄片应变传感器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A];2008全国MTS断裂测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印明;刘春红;陈爽;张大鹏;;可焊接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肖会刚;李惠;欧进萍;;湿度和温度对水泥基应变传感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4 王彦昌;叶现楼;;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大连中心·裕景超高塔楼的塔吊监测试验[A];'2012中国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卫锋;吴源清;徐郁峰;贺志勇;;应变传感器在广州体育馆索力测试中的应用[A];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第十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张晓飞;李喜德;;基于石墨烯网状结构的柔性应变传感器及其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孙丽;岳川云;冯燕忠;陈博文;;两种表面粘贴式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性能比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大煦;李欣;刘铁根;李川;杨建江;;耦合型光纤应变传感器的实验研究[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汤大卿;杨德兴;姜亚军;赵建林;;基于光纤环腔衰荡技术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A];2009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礼华;赵霞;李盛;周祝兵;薛花娟;吉俊兵;;智能缆索疲劳试验研究[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标校系统通过验收[N];中国船舶报;2012年
2 通讯员 孟兆熙 记者 冯国梧;天大教授发现高灵敏度应变测量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段成丽;大应变传感器的设计、制备及特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仇巍;碳纳米管应变传感器测量理论与显微拉曼应变测量技术[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谦;应用在建筑工程中的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应变传感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2 王彦君;高温光纤微腔应变传感器的应用及其复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崔晓蕾;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管道腐蚀监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宁;一种太阳翼振动应变传感器的设计、分析与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杨会芹;光纤珐珀应变传感器的性能分析及其复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戴显著;工具式应变传感器在桥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阮炳权;提高硅应变传感器可靠性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夺;滑坡监测预警光纤应变传感器的研制[D];吉林大学;2016年
9 杨灿灿;基于柔性微电极阵列的人工皮肤关键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10 肖范;光纤光栅智能应变传感器系统的研制与不确定度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2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402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