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威胁度评估的机器人神经动态避撞策略

发布时间:2018-04-02 00:36

  本文选题:移动机器人 切入点:碰撞规避 出处:《机器人》2017年06期


【摘要】:针对动态环境下移动机器人的自主碰撞规避,构建了包含感知模块、威胁规避模块和目标牵引模块的神经避撞决策系统.通过深入分析采样周期内威胁与机器人的相对速度、激光雷达有效探测距离以及威胁预测方位等因素对避撞机动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对机器人各机动速度区的危险等级进行划分并建立相应的威胁度定量评估模型,再将其引入局部决策器以修正各节点的输出,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动策略威胁度评估的神经动态避撞方法.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神经导航,所提方法不仅优化了规避路径,而且代价更小.
[Abstract]:Aiming at autonomous collision avoidance of mobile robot in dynamic environment, a neural collision avoidance decision system including perception module, threat avoidance module and target traction module is constructed.By analyzing the relative velocity of the threat and the robot during the sampling period, the effective detection range of the lidar and the threat prediction azimuth, and so on, the influence on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collision avoidance maneuvering is analyzed.The danger grade of each mobile robot is divid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rea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hen i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local decision maker to modify the output of each node.Furthermore, a neural dynamic collision avoidance method based on threat degree evaluation of maneuver strategy is proposed.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eural naviga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not only optimizes the avoidance path, but also reduces the cost.
【作者单位】: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03405,61573373)
【分类号】:TP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华;宁庶亮;麻勇;;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对反装甲目标威胁度评估研究[J];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年01期

2 潘保国;王伦夫;王磊;;炮兵目标威胁度评估及决策规则挖掘[J];兵工自动化;2012年10期

3 李俊生;梁伟;刘雪梅;齐照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导弹中段目标威胁度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5期

4 蔡鹤皋;机器人将是21世纪技术发展的热点[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Z1期

5 ;世界机器人最新统计数据[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1期

6 ;警卫和保洁两用机器人[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3期

7 ;案例分析之四 机器人码垛单元[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4期

8 李成桐;对中国机器人产业的思考(之二) 未来之路[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5期

9 贾培发,王全福;团结奋斗努力实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化[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0年06期

10 李开生,张慧慧,费仁元,宗光华;国外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动态和前景[J];制造业自动化;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春华;范勇;朱纪洪;孙增圻;;空中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陈卫东;;服务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及微特电机在其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肖玉林;侍才洪;陈炜;李浩;张西正;;救援机器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郑亚青;吴建坡;;岸边集装箱宏-微起重机器人的机构、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王静;边继东;张大慧;林峰华;张宏;;管道定量采样机器人系统设计[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6 黄海明;杨雷;宋跃;赖思沅;;智能保安巡逻机器人[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二)[C];2009年

7 王明辉;马书根;李斌;;独立操作型可重构机器人群体的动态层次体系结构研究[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谭金林;刘明英;梁建民;;机器人硬件电路设计[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9 许家中;孔祥冰;尤波;李长峰;禹鑫q,

本文编号:16980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6980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