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的采摘仿生机械手设计和仿真研究
本文选题:采摘机械手 切入点:人工势场 出处:《农机化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水果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仿生机械手,并设计了仿生机械手指关节微电机的协同控制虚拟总轴系统,提高了采摘机器人手指关节的灵活性,降低了水果采摘机器人采摘过程中对果实的损伤。针对传统的电机人工势场控制器难以满足由负载扰动引起的多电机实时的同步运转,提出了具有相邻吸引力的人工势场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通过相邻电机的相互作用,使各个电机协同工作,降低了负载扰动对于机械仿生手指动作不协调的干扰。对采摘机械仿生手各手指关节电机的跟随协同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人工势场模型后,可以有效地改善跟随手指的角度误差,响应效率高,在更短的时间内可以将误差降低到最低。对采摘过程手指的协同性进行了虚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后人工势场控制模型三手指角速度的数值差异较小,三手指的协同性较好,可以满足协同控制的设计要求。
[Abstract]:A kind of bionic manipulator applied to the end actuator of fruit picking robot is proposed, and a collaborative control virtual main axis system of micromotor of biomimetic mechanical finger joint is designed, which improves the flexibility of finger joint of picking robot.The damage to the fruit during the picking process of the fruit picking robot was reduced.As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controller is difficult to satisfy the real-time synchronous operation of multi-motor caused by load disturbance, a method of multi-motor synchronous control with adjacent potential field is propos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adjacent motors.All the motors work together to reduce the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load disturbance to the mechanical bionic finger movement.The following synergy of the finger joint motor of the picking machine imitating hand is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gle error of the finger following, and the response efficiency is high.The error can be minimized in a shorter time.The virtual simulation of finger cooperation in picking proces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control model has little numerical difference in angular velocity of three fingers, and good coordination of three fingers, which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collaborative control.
【作者单位】: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应用电子学院;
【基金】: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一般项目(KJ51277192)
【分类号】:TP2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远鹏;龙慧;刘志杰;;我国施肥技术与施肥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对策[J];农机化研究;2015年04期
2 李晓光;姚自强;杨旭;;基于人工势场法的迷宫路径搜索算法设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3 张奇志;周亚丽;;基于人工势场与细胞自动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4 高溪钠;吴丽娟;李玮玮;王婧怡;陈晓峰;;多机器人编队的人工势场法控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5 王伟;王华;;基于约束人工势场法的弹载飞行器实时避障航迹规划[J];航空动力学报;2014年07期
6 孟庆宽;何洁;仇瑞承;马晓丹;司永胜;张漫;刘刚;;基于机器视觉的自然环境下作物行识别与导航线提取[J];光学学报;2014年07期
7 曲成刚;曹喜滨;张泽旭;;人工势场和虚拟领航者结合的多智能体编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8 姬长英;周俊;;农业机械导航技术发展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9期
9 高国琴;李明;;基于K-means算法的温室移动机器人导航路径识别[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7期
10 赵海;刘倩;邵士亮;李大舟;;一种面向多智能体群集的避障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臻卓;李伟;范乐;;基于智能交流接触器的采摘机器人机械臂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7年06期
2 石颖;王卫星;陆健强;胡子昂;黄德威;;基于CORS技术的农业机械差分定位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7年06期
3 董其维;;采摘机器人机械手夹紧装置优化设计——基于Pro/E和ADAMS联合仿真[J];农机化研究;2017年05期
4 殷小清;王阳;;基于虚拟机械制造技术的农机件智能CAPP技术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年05期
5 陈东凤;;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的采摘仿生机械手设计和仿真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年05期
6 高伟;曹昕燕;张万里;吉淑娇;;基于OFDM-MIMO移动通信模型的采摘机器人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7年04期
7 张丽;李名莉;;温室机器人道路识别与路径导航研究——基于红外测距[J];农机化研究;2017年04期
8 袁路路;张娓娓;;智能轨迹控制割草机器人设计——基于FPGA神经网络[J];农机化研究;2017年04期
9 王臻卓;朱文琦;李伟;;基于PLC的自动蔬菜穴盘钵机制钵和输送装置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7年04期
10 苏丹;龙雄辉;;蔬菜采摘机器人通用夹持机构设计——基于UG和ADMAS联合仿真[J];农机化研究;2017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宏;张书慧;王丽霞;吴才聪;;精准农业多功能变量作业控制系统研制[J];农机化研究;2014年01期
2 李盛辉;周俊;姬长英;田光兆;顾宝兴;王海青;;基于全景视觉的智能农业车辆运动障碍目标检测[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12期
3 李景彬;陈兵旗;刘阳;;棉花铺膜播种机导航路线图像检测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4年01期
4 孟庆宽;刘刚;张漫;司永胜;李茗萱;;基于线性相关系数约束的作物行中心线检测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S1期
5 彭玉;马均;蒋明金;严奉君;孙永健;杨志远;;缓/控释肥对杂交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年05期
6 申屠留芳;张洪宇;杨刚;孙星钊;龚尊国;;温室大棚电动自走式撒肥机的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3年09期
7 陈光;高成功;张晓雷;张猛;彭荣元;周新国;;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3年08期
8 王东署;王佳;;未知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研究综述[J];机床与液压;2013年15期
9 陈广大;王悦刚;陈思睿;赵海鹏;;基于ARM的精确变量施肥控制系统的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年04期
10 田光兆;安秋;姬长英;顾宝兴;王海青;赵建东;;基于立体视觉的智能农业车辆实时运动检测[J];农业机械学报;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炳强;曹广益;;基于模糊人工势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李志强;胡晓峰;司光亚;董忠林;张斌;;一个基于人工势场的战场态势分析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12期
3 潘炼;严文;陶辉;严共灿;;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4期
4 吴乔乔;曾虹;张翔;;一种人工势场路径规划改进算法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赵鹏;常天庆;张波;张雷;;装甲分队态势计算的人工势场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S2期
6 彭建亮;孙秀霞;蔡满意;朱凡;;基于人工势场的防空威胁建模与仿真[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2期
7 况菲,王耀南,张辉;动态环境下基于改进人工势场的机器人实时路径规划仿真研究[J];计算机应用;2005年10期
8 况菲;王耀南;;基于混合人工势场-遗传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志强;胡晓峰;司光亚;董忠林;张斌;;基于人工势场的军事态势分析模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04期
10 朱俊;王宇俊;常光华;续芳;;基于改进人工势场模型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乐杰;杨国胜;侯增广;谭民;;基于融合和人工势场的自主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佳;多Agent系统的控制及稳定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牛满岗;基于人工势场的多电机同步控制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黄剑锋;塔机群协同作业的人工势场算法及系统设计[D];中南大学;2014年
3 谢文明;动态环境下基于人工势场引导进化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4 黄强;基于人工势场和虚拟领航者的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刘泽文;基于人工势场的激励学习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6 胡志华;基于离散人工势场的移动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张煌辉;基于动态人工势场的路径规划研究与应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裴文祥;基于人工势场的制造系统车间自适应调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9 孙华林;基于C空间和人工势场的4R机器人路径规划[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29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172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