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管液压成形加载路径自适应多目标优化
本文选题:T型管液压胀形 + 加载路径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为解决静态代理模型非线性结构优化效率、精度低的问题,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LSSVR)模型进行T型管液压成形加载路径自适应多目标优化研究.用一个数值算例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以管与背压冲头的接触面积最大及管的最大减薄率最小为优化目标,以接触面积大于对标仿真值、最大减薄率小于实验值、高度大于实验值为约束条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采用拉丁超立方体设计构造初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用自适应法将每次迭代中获得的额外取样点添加到重建的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得到帕累托最优解集.用理想点法,选择一个最优妥协解以供工程师选用.在成形高度没有变差的情况下,自适应多目标优化结果的管与被压冲头接触面积比实验值提高了32.42%,最小厚度比实验值增加了14.97%.表明自适应迭代LSSVR模型能够在少量样本下保证优化设计精度和计算效率.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w precision and efficiency of nonlinear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static agent model, the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LSS)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adaptiv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loading path of T-tube hydroforming. A numerical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The maximum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tube and the backpressure punch and the minimum thinning rate of the tube are taken as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s, and the contact area is larger than the standard simulation value, and the maximum thinning rate is less than the experimental value.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design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 of the height great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value. The initial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Latin hypercube design. The additional sampling points obtained in each iteration are added to the reconstructed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machine model by adaptive method, and the Pareto optimal solution set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ideal point method, an optimal compromise solution is chosen for the engineer to choose. In the case of no variation in forming height, the experimental value of the contact area ratio between the tube and the pressed punch is increased by 32.42, and the minimum thickness is increased by 14.97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 It is shown that the adaptive iterative LSSVR model can guarantee the optimal design accuracy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under a small number of sample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218)
【分类号】:TG394;TP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奇超;雷君相;骆协海;;铝合金防碰撞吸能管液压成形加载路径研究[J];锻压技术;2011年06期
2 余心宏;翟江波;翟妮芝;;三通管复合胀形加载路径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7年12期
3 傅子霞;马军;袁海洋;胡永会;;加载路径对铝合金表面残余应力松弛的影响[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3年05期
4 郑再象;沈辉;秦永法;李红;;管件液压成形加载路径的多目标优化[J];塑性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5 陈杰;金鑫;孔谅;王志远;;加载路径对X形管内高压成形质量的影响[J];机床与液压;2013年19期
6 吴丛强;杨连发;何玉林;毛献昌;陈奉军;;加载路径对液压胀形管材成形性能的影响[J];现代机械;2008年03期
7 林俊峰;李峰;韩杰才;冯书乐;苑世剑;;管件液压成形中加载路径的确定方法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年06期
8 牛双建;靖洪文;梁军起;;不同加载路径下砂岩破坏模式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2期
9 万敏,周贤宾;复杂加载路径下板料屈服强化与成形极限的研究进展[J];塑性工程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永;赵升吨;张志远;张成伟;;遗传算法结合有限元模拟对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的优化[J];塑性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杰;李建林;赵宗勇;肖蕾;蔡健;;不同填充及加载路径下劈裂砂岩渗流特性研究[A];第3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郑宏;;加载路径对钢梁滞回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郑宏;;加载路径对钢梁滞回性能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杜华;薛克敏;李萍;袁美玲;喻佳;;加载路径对Y型管内高压成形的影响[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宇杰;;材料多轴实验技术[A];2010年海峡两岸材料破坏/断裂学术会议暨第十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八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兵;管件液压成形的加载路径理论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2 金丹;多轴非规则载荷下低周疲劳寿命预测[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天仑;T型管液压成形加载路径的稳健性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2 许杨东;不同加载路径红砂岩蠕变声发射特性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3 李丽;应力及应力与应变组合加载路径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丽;应力及应力与应变组合加载路径下混凝土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5 章凯;加载路径对平行多支管内高压成形规律影响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3年
6 雷攀;简单加载路径下管材径压胀形的成形性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董立三;大型护环液压胀形的加载路径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8 胡雨伸;基于不确定性的管件内高压成形加载路径优化[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程利霞;挤压镁合金多种加载路径下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王晓晶;护环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202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02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