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一种大量程比高精度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设计

发布时间:2019-08-08 16:46
【摘要】:为了满足伺服系统反馈测量元件安装空间受限但测量范围大的需求,专门设计了一种大量程比的高精度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阐述了位移传感器的原理和结构,系统的分析了现有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线圈绕制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线圈绕制方案。与传统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相比,具有更大的测量范围,但外形尺寸并未相应增加,有效测量长度达测杆的70%。经试验验证,该产品在满足大量程比测量的基础上,线性度达到0.6%。
【图文】:

原理图,差动变压器,原理图,短路环


级线圈提供一个交流信号E1时,其会产生交变磁场,此交变磁场势必引起相邻两次级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E21、E22。当铁芯(铁芯具有增强磁场作用)处于两次级线圈中间位置时,两次级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输出电压E2为零;当铁芯偏离中间位置时,两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两者的感应电势一增一减,不再相等,有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经变换器变换成与铁芯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一致的直流电压,且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3],即达到铁芯的位移量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之目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差动变压器原理图3传感器结构设计本文研制的位移传感器由后端盖、橡胶垫、短路环Ⅰ、线圈绕组、铁芯、导磁套、短路环Ⅱ、壳体以及拉杆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线圈绕组由漆包线绕制在线圈骨架上,形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和感应磁场)。铁芯起到强化磁场的作用,,置于线圈绕组内,拉杆与其连接带动其移动,达到位移测量的目的。短路环Ⅰ、导磁套、短路环Ⅱ形成磁场回路,保证交变磁场磁力线和感应磁力线尽量不泄露,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体。壳体采用400系列不锈钢,除具备高结构强度外,还具有电磁屏蔽作用,与内屏蔽体形成双屏蔽。橡胶垫和后端盖用于固定壳体内的线圈组件、短路环Ⅰ、短路环Ⅱ。产品结构简单紧凑,结构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功能。1-后端盖;2-橡胶垫;3-短路环Ⅰ;4-线圈绕组;5-铁芯;6-导磁套;7-短路环Ⅱ;8-壳体;9-拉杆图2传感器结构4线圈绕制方案设计对于LVDT传感器来说,结构尺寸、线性测量范围是选型的关键因素。因小型化的需求,结构紧凑且行程大的位移传感器越来越受青睐。在一定的结构尺寸内若想获得较大的线性测量范围,关键在于线圈的

原理图,传感器结构


呷χ屑湮恢檬保嘬酱渭断?圈产生的感应电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输出电压E2为零;当铁芯偏离中间位置时,两次级线圈之间的互感发生变化,两者的感应电势一增一减,不再相等,有电压信号输出,该信号经变换器变换成与铁芯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一致的直流电压,且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3],即达到铁芯的位移量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之目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差动变压器原理图3传感器结构设计本文研制的位移传感器由后端盖、橡胶垫、短路环Ⅰ、线圈绕组、铁芯、导磁套、短路环Ⅱ、壳体以及拉杆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线圈绕组由漆包线绕制在线圈骨架上,形成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和感应磁场)。铁芯起到强化磁场的作用,置于线圈绕组内,拉杆与其连接带动其移动,达到位移测量的目的。短路环Ⅰ、导磁套、短路环Ⅱ形成磁场回路,保证交变磁场磁力线和感应磁力线尽量不泄露,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体。壳体采用400系列不锈钢,除具备高结构强度外,还具有电磁屏蔽作用,与内屏蔽体形成双屏蔽。橡胶垫和后端盖用于固定壳体内的线圈组件、短路环Ⅰ、短路环Ⅱ。产品结构简单紧凑,结构强度高,且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功能。1-后端盖;2-橡胶垫;3-短路环Ⅰ;4-线圈绕组;5-铁芯;6-导磁套;7-短路环Ⅱ;8-壳体;9-拉杆图2传感器结构4线圈绕制方案设计对于LVDT传感器来说,结构尺寸、线性测量范围是选型的关键因素。因小型化的需求,结构紧凑且行程大的位移传感器越来越受青睐。在一定的结构尺寸内若想获得较大的线性测量范围,关键在于线圈的绕制方法。根据LVDT传感器漆包线线圈绕制方法的不同,位移传感器可分为两段式、三段式和多段式三种结构。本文主要分析两段式和三段式绕法对传感器线性测量范围的影?
【作者单位】: 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
【分类号】:TP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巽骏;林斌;林眉德;;二维方型位置敏感探测器线性度的研究[J];光学仪器;2006年06期

2 夏国民;;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线性度的有限元分析[J];衡器;2011年01期

3 韩锐锐;张兆华;任天令;林惠旺;刘理天;;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与线性度的仿真方法[J];微纳电子技术;2012年02期

4 ;德州仪器推出业界最高线性度的16位SAR ADC[J];电子与电脑;2005年09期

5 周应龙;;线性度高达0.005%的单片同步V/F变换器[J];集成电路应用;1987年02期

6 任开春;涂亚庆;;LFMCW雷达线性度的检测新方法[J];现代雷达;2006年08期

7 张_",邵全;一种求最佳直线的新方法[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黄梅珍,黄锦荣,窦晓鸣,陈钰清;二维方框形结构PSD有限元分析[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04期

9 郑伟;陆广华;陈卫东;刘发林;;线性度校正的新方法与系统应用[J];火控雷达技术;2005年04期

10 黄晓东;黄见秋;秦明;黄庆安;;一种新型电容式压力传感器(英文)[J];半导体学报;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威;;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线性度测试分析[A];2007年红外探测器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黄梅珍;陈钰清;;影响PSD线性度的因素[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陕西 朱伟 编译;VFC可提高A/D转换的速度和线性度[N];电子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李映;TriQuint:线性和Polar功放双管齐下[N];中国电子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冬严;PSD特性研究及阵列器件研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金鑫;Ka波段VCO设计及闭环线性校正[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3 黄伟;SiGe HBT RF功率放大器器件级线性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4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24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a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