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悬臂梁阵列传感技术系统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轩;李艳宁;鄢志丹;傅星;胡小唐;;基于微悬臂梁高次谐波的微小质量检测技术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8年01期
2 陆静;向宇;马晓强;;一种分析微悬臂梁大挠度变形的新算法[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8年07期
3 黄渊;薛长国;张青川;谭伟明;王保民;伍小平;;利用微悬臂梁传感对瘦肉精进行非标记检测[J];医用生物力学;2009年02期
4 刘勇;赵钢;陈宇航;孔雯;褚家如;;用于单电子自旋探测微悬臂梁的制作及端头磁针尖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10年10期
5 包汉瑜;吴森;吴瑶瑶;;微悬臂梁横向弹性系数标定技术[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年08期
6 封玮;左燕生;林云生;韩立;;热振动法标定微悬臂梁法向弹性系数[J];微细加工技术;2007年04期
7 王飞;赵学增;;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杨氏模量动态测试方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8年02期
8 房轩;李艳宁;丁丽丽;史晓杰;傅星;胡小唐;;液体中基于动态微悬臂梁的质量检测技术[J];压电与声光;2008年03期
9 胡长德;赵美蓉;刘颖伟;朱砂;;压电微悬臂梁共振频率的检测系统[J];压电与声光;2009年06期
10 张春娟;骆英;李红;;压电微悬臂梁传感器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慧玲;;表面吸附及复杂表面微悬臂梁传感器跨尺度力学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熊继军;张文栋;薛晨阳;桑胜波;周兆英;;拉曼光谱应用于硅微悬臂梁的应力特性测试[A];中国微米、纳米技术第七届学术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黄渊;谭伟明;薛长国;陈雁云;吴尚犬;张青川;王保民;;微悬臂梁传感研究抗体修饰方法对瘦肉精检测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岩;申胜平;;微悬臂梁传感器的力学机理[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5 高会凯;黄健萌;;与基底接触-分离过程中微悬臂梁的动态应力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苏波;段国腾;张存林;;基于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的太赫兹波探测系统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7 吴尚犬;薛长国;张青川;王宝民;;微梁免疫传感中小分子抗原与抗体结合导致的表面应力机理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孟玮烈;陈建中;陈皓;张能辉;;重力对DNA-微悬臂梁纳米挠度响应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晶晶;谭邹卿;张能辉;;DNA-微悬臂梁的纳米力学分析[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郇勇;张泰华;杨业敏;;MEMS微悬臂梁键合强度的测试技术[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高灵敏微悬臂梁探针设计制作及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李凯;基于微悬臂梁的生化传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王晓明;薄板型微悬臂梁流固耦合特性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4 冯兆斌;微悬臂梁力学传感器的振动激发研究及在材料学中的应用探索[D];山东大学;2013年
5 黄渊;基于光学读出的微悬臂梁生化传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王飞;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刚度测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吴尚犬;基于表面应力效应的微悬臂梁免疫传感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文丰;微悬臂梁生化传感器读出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韩乐;用于食品中李斯特细菌检测的纳米微悬臂梁传感器技术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10 李冰;双材料微悬臂梁阵列激光告警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庆旭;多层微悬臂梁弹性常数的计算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梁利娜;原子力显微镜微悬臂梁的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3 程韦;微悬臂梁阵列传感技术系统设计[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4 唐洁;压电微悬臂梁传感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景大雷;用于气体测量的压电微悬臂梁力学建模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许锐彬;基于有限元的多层微悬臂梁弹性性能、尺度效应和动态响应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年
7 周韬;微悬臂梁质量传感器测量原理的有限元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春娟;压电微悬臂梁质敏传感器性能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赵倩云;微悬臂梁品质因数Q控制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耿新宇;基于弯曲法的微悬臂梁弹性常数标定技术与系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40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2540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