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湿敏材料的光干涉型光纤湿度仪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12:15

  本文关键词:基于湿敏材料的光干涉型光纤湿度仪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光纤湿度传感器,主要从湿敏膜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几种湿敏膜的湿敏特性,并通过实验,对湿敏膜的有无对光纤传感器湿度灵敏度大小的影响,湿敏膜层数对光纤传感器灵敏度大小的影响做了一系列研究。1、对以往研究中较少或从未使用过的湿度敏感膜进行了光纤湿度传感器湿敏材料可能性的验证。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阿拉伯胶等都可以作为光纤传感器的湿度敏感材料,为以后的湿度传感器研究提供湿敏材料的新选择。2、对光纤椎腰放大结构进行了镀湿敏膜(聚乙烯醇湿敏膜)前后传感器湿度灵敏度的对比试验,得出在镀膜后,该传感器的湿度灵敏度提高接近10倍,证实了湿敏膜对光纤湿度传感器灵敏度的重要性。3、对光纤椎腰放大结构进行了湿敏膜(羧甲基纤维素钠湿敏膜)不同层数的涂覆,实验得出了湿敏膜对光纤传感器的湿度灵敏度在一定范围内都有正比的影响,当湿敏膜层数超过一定限制后,传感器的湿度灵敏度将不再随着湿敏膜层数的增加而加大,这是由于多层膜对水蒸气的吸收会使得湿敏膜的溶胀明显变化,使得该传感器收到一定的拉伸应力作用,影响该传感器的湿度灵敏度。4、提出了一种新的结构:花生型-拉椎-花生型结构,并对该结构进行折射率灵敏度验证(湿度的大小会对湿敏膜的折射率有影响,所以对湿度的测量可以转化为对折射率的测量)。验证结果证明该结构对折射率敏感,给湿度测量提供一种新的光纤传感器结构的可能。
【关键词】:光纤传感 湿度传感器 湿敏膜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计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837;TP21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3
  • 1 绪论13-28
  • 1.1 湿度传感器研究背景13-16
  • 1.1.1 传统湿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14-15
  • 1.1.2 光纤湿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15-16
  • 1.2 光干涉型光纤传感器16-23
  • 1.2.1 马赫-曾德干涉仪16-18
  • 1.2.2 迈克尔逊干涉仪18-21
  • 1.2.3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21-23
  • 1.2.4 萨格纳克干涉仪23
  • 1.3 湿度传感器湿敏材料23-25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25-28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25-26
  • 1.4.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6-28
  • 2 湿敏材料基本性质研究28-44
  • 2.1 几种湿敏材料简介28-32
  • 2.1.1 聚乙烯醇28
  • 2.1.2 明胶28-29
  • 2.1.3 阿拉伯胶29-30
  • 2.1.4 壳聚糖30
  • 2.1.5 甲基纤维素30-31
  • 2.1.6 羧甲基纤维素钠31
  • 2.1.7 琼脂糖31-32
  • 2.2 湿敏材料的制备32-33
  • 2.3 湿度平台搭建33-36
  • 2.4 湿敏材料性质研究36-42
  • 2.4.1 长周期光纤光栅介绍36-37
  • 2.4.2 长周期镀明胶湿敏膜结果响应37-39
  • 2.4.3 长周期镀阿拉伯胶湿敏膜结果响应39-41
  • 2.4.4 长周期镀甲基纤维素湿敏膜结果响应41-42
  • 2.5 本章小结42-44
  • 3 基于椎腰放大结构的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光纤湿度传感器44-50
  • 3.1 椎腰放大结构简介44-45
  • 3.2 基于聚乙烯醇镀膜的椎腰放大结构光纤湿度传感器45-47
  • 3.3 基于羧甲基纤维素钠镀膜的椎腰放大结构光纤湿度传感器47-48
  • 3.4 本章小结48-50
  • 4 基于花生型结构的马赫-曾德干涉仪的光纤湿度传感器50-58
  • 4.1 花生型结构简介50-51
  • 4.2 基于花生型结构光纤折射率传感器51-56
  • 4.3 基于聚乙烯醇镀膜的双花生型结构光纤湿度传感器56-57
  • 4.4 本章小结57-58
  • 5 总结和展望58-60
  • 5.1 总结58-59
  • 5.2 改进与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5
  • 作者简历65-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进朝;;国内湿敏元器件的应用及市场[J];仪表工业;1993年01期

2 龙庆华;湿敏电容及湿度测量仪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9年03期

3 宋尔纯;;湿敏复合烧结元件的制作方法[J];仪器制造;1986年01期

4 孙丽萍;浅谈高分子薄膜式湿敏电容的温度特性[J];传感器世界;1997年01期

5 赵越;徐天华;;ZnCr_2O_4-V_2O_5-Li_2O-ZnO湿敏材料的气体选择性研究[J];计测技术;2006年S1期

6 忻永和,王u&畛;磺酸类高分子电解质湿敏膜的制备和特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6期

7 张盛福,张鹏;提高湿敏电容测量精度的方法[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3年08期

8 李扬;李朋;杨慕杰;;超支化聚季胺盐的湿敏响应特性[J];计测技术;2010年S1期

9 刘红伟;史志铭;李红霞;;稀土离子掺杂TiO_2-20wt%SnO_2薄膜湿敏性能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张守权;;湿敏电容测试系统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秋;吴立新;;商品高分子湿敏材料的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2 徐甲强;;后记[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王金星;刘天模;李江;;国内外高分子电容式湿敏材料研究现状[A];海峡两岸第二届工程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幕杰;李扬;;聚炔湿敏材料的感湿特性[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张彤;赵志勇;徐宝琨;曲大龙;全宝富;吴连海;王修中;张原军;吴家琨;韩晶波;;Sb_2S_5湿敏材料的特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徐天华;孙彬;;ZnCr_2O_4-V_2O_5-Li_2O-ZnO湿敏材料本体电导成因[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曲宝涵;周启河;徐明家;;LiZnVO_4感湿玻璃的制备及应用[A];第六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扬;杨慕杰;佘勇;;含硅聚电解质/ZnO复合湿敏材料的感湿行为研究[A];第八届全国气湿敏传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谭丽;王戈;杨穆;;一种具有分形结构的聚电解质-锂盐复合湿敏材料[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10 何小伟;郑志林;耿旺昌;;介孔SiO_2孔道结构调控及掺杂与其湿敏性能的关系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7分会:多孔功能材料[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鑫;高分子湿敏材料的设计、制备及性能和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刘向威;功能性介孔化合物的设计及湿度传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陈友汜;高分子及其复合湿敏、气敏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敏感特性[D];浙江大学;2007年

4 张维维;介孔SBA-15材料的官能化及湿敏和药物传输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蒋亚东;电子聚合物气、湿敏特性及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苏梅英;不同结构纳米ZrO_2材料的制备、湿敏特性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勇;钛酸铋基钙钛矿复合氧化物气、湿敏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8 王文闯;ZnO基传感器的气敏和湿敏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9 周铁莉;聚苯胺及其衍生物薄膜的制备和湿敏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伟;熔盐合成钛酸钡纳米线及其湿敏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赵超;钒(钒钛)酸/聚苯胺复合材料的湿敏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王大月;多壁碳纳米管/羟乙基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湿敏特性及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辰;超细纳米SnO_2、TiO_2的制备及其湿敏性能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5 李冬梅;复合金属氧化物湿敏特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范开成;高分子纳米复合气湿敏材料和传感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7 吴涛涛;聚电解质/无机纳米复合湿敏材料及湿度传感器[D];浙江大学;2014年

8 王淼;氧化钛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湿敏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9 李晓舟;新型复合湿敏材料的设计和制备[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10 李吉栋;基于ZnSn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气湿敏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湿敏材料的光干涉型光纤湿度仪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24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e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