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基于多智能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26 04: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智能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镇的飞速发展,城镇与城镇或城镇与地区之间的行人及货物往来也越来越密集,同时衔接在各个城镇及地区的交通客运枢纽的建造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一体化的综合客运枢纽提供了火车、公交、地铁、吃住、娱乐等多功能的换乘平台,成为现代化城镇交通枢纽发展方向。然而对一个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往往是通过推断或参考其它不合理枢纽进行改进后得出,且一个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耗资巨大、耗时长,同时竣工后在不满足预期情况下很难再进行大范围的改造,这时需要一个完善的综合客运枢纽仿真系统对客运枢纽的构建分析出合理的、高效的一体化客运枢纽。我们基于多智能体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综合客运枢纽仿真系统软件,该仿真软件主要由建模子系统和仿真子系统组成,分别实现了系统仿真环境和仿真过程。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综合客运枢纽仿真系统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根据国内外对客运枢纽仿真系统及多智能体理论的应用研究,为开发客运枢纽仿真系统提供依据。其次,对客运枢纽仿真系统进行总体需求及功能需求的分析,并结合多智能体模型理论设计出系统两大模块,建模子系统和仿真子系统,其中建模子系统包括功能设施智能体构建和行人流线构建模块;仿真系统包括行人智能体仿真推演过程和仿真数据采集模块。然后,详细分析设计了交通工具智能体、入口智能体、售票口智能体及检票口智能体具有的属性、方法及执行流程,并通过设计行人流线,实现行人与功能设施智能体间的信息交互。行人作为客运枢纽仿真系统的主体,详细设计分析了行人属性及基于社会力模型的行人行走过程和排队过程实现,而仿真数据采集模块作为系统检测模块,在系统仿真过程中通过人群检测工具智能体对区域内行人进行统计,分析区域内或流线上行人的不同指标。本文最后通过展现系统各个模块的实现,验证客运枢纽仿真系统中多智能体的有效性、可用性、准确性,为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仿真依据。
【关键词】:综合客运枢纽 多智能体理论 行人流线 社会力模型 人群检测工具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18;TP391.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2
  • 1.1 项目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内容11-12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介绍12-18
  • 2.1 多智能体模型理论介绍12-13
  • 2.2 相关技术介绍13-15
  • 2.2.1 面向对象技术13
  • 2.2.2 数据库技术13-14
  • 2.2.3 图形学14-15
  • 2.3 社会力模型介绍15-18
  • 第3章 需求分析18-21
  • 3.1 系统总体需求分析18
  •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8-19
  • 3.3 系统性能及环境需求分析19-21
  • 第4章 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21-29
  • 4.1 建模子系统的设计22-24
  • 4.2 仿真子系统的设计24-26
  • 4.3 仿真系统数据库设计26-29
  • 第5章 仿真系统的详细设计29-44
  • 5.1 建模子系统的详细设计29-38
  • 5.1.1 交通工具智能体设计29-31
  • 5.1.2 入口设施智能体设计31-35
  • 5.1.3 售票设施智能体设计35
  • 5.1.4 检票设施智能体设计35-36
  • 5.1.5 行人流线设计36-38
  • 5.2 仿真子系统的详细设计38-44
  • 5.2.1 行人智能体设计38-42
  • 5.2.2 人群检测工具智能体设计42-44
  • 第6章 仿真系统的实现44-54
  • 6.1 建模子系统的实现45-48
  • 6.1.1 功能设施智能体的实现45-47
  • 6.1.2 行人流线的实现47-48
  • 6.2 仿真子系统的实现48-54
  • 6.2.1 仿真子系统实现48-50
  • 6.2.2 行人仿真推演过程实现50-52
  • 6.2.3 人群检测工具智能体实现52-54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7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洪波;;浅议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4年02期

2 杜彩军;张翼;陈建华;;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4年02期

3 张晓明;王少群;付鑫;毛韬;;基于GIS方法的公路客运枢纽选址分析[J];河南科学;2013年08期

4 谢征宇;董宝田;;基于视频监控的高铁客运枢纽行人安全预警系统研究[J];物流技术;2011年07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樊茹琴;;综合交通客运枢纽信息化初探[A];上海空港(第7辑)[C];2008年

2 王淑伟;孙立山;荣建;李炎峰;王珊;魏中华;;城市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唐淼;王宝辉;徐一峰;;铁路客运枢纽总体方案评价方法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4 晏克非;于晓桦;郑建;宋睿;;面向低碳交通的城市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研究[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5 朱胜跃;;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布局与交通组织探讨[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高克跃;;大型铁路客运枢纽一体化交通组织——以厦门北站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丁甲宇;郭旭东;;高铁客运枢纽对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影响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智 赵建军;敦煌要建客运枢纽[N];酒泉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玉琴;零换乘:综合客运枢纽在我省起步[N];新华日报;2009年

3 王兴宝 林兰;市政府部署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建设[N];镇江日报;2009年

4 苏站;江苏:综合客运枢纽目标是“零换乘”[N];中国交通报;2009年

5 记者 黄春梅;伍家客运枢纽站昨开工[N];三峡日报;2009年

6 记者 姜龙;公路客运枢纽建设抢出工期60天[N];大庆日报;2010年

7 记者翟相哲;市府调度东部新区客运枢纽建设[N];邯郸日报;2011年

8 记者 王元晖;翔安客运枢纽中心昨奠基[N];厦门日报;2011年

9 记者 吴跃强;我市将建南昌综合客运枢纽[N];南昌日报;2012年

10 本溪日报记者 王海洋 见习记者 李桐;沈本新城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N];本溪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宣登殿;综合客运枢纽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陈大伟;大城市对外客运枢纽规划与设计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杨丽丽;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运行可靠性测度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胡春平;客运枢纽换乘效率及流线组织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建聪;城市客运枢纽换乘组织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6 柯林春;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旅客换乘行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员丽芬;面向服务的综合客运枢纽可靠性选址与服务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8 姚凤金;旅客综合枢纽运输协调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谢征宇;高铁综合客运枢纽客流安全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乾;综合客运枢纽集散服务网络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变玲;综合客运枢纽交通换乘衔接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宗婷;基于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运枢纽交通组织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3 王琮;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4 周侃;城市对外客运枢纽功能区布设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林国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衔接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欧阳展;大型综合客运枢纽交通协调模型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咏;城市对外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定位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娜;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效率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宗彩莲;综合客运枢纽设施规模量化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邱卓;城市对外客运枢纽布局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多智能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5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395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c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