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频域模型的ADRC参数整定及其在精密控制中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频域模型的ADRC参数整定及其在精密控制中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跟踪精度是衡量光电精密控制系统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提高系统的跟踪性能,本文重点研究了自抗扰控制器(Auto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在精密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系统模型建立、ADRC参数整定、ADRC在速度环中的应用以及在多闭环控制结构中的应用等几个重要研究部分。旨在从被控对象频域角度出发,找到一种有效的ADRC参数整定方法,并将设计好的ADRC应用于精密控制系统,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论文首先建立了光电精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系统辨识方法得到了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基于被控对象的频域模型,本文结合二阶线性ADRC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引入控制器带宽c?和观测器带宽0?,大大减少了需要整定的参数个数。给出了各个参数的整定方法,并对参数整定过程进行了总结。在参数整定过程中,找到了参数b与系统谐振频率存在一定的数学关系,为参数b的整定带来了便捷。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参数整定方法的正确性。在精密控制系统中,速度闭环非常重要。高性能的速度闭环,不仅能消除系统的扰动,还能为位置环提供良好的对象特性。将基于上述方法整定的ADRC用于精密控制系统的速度环以克服系统内部的不确定因素,并与PI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输入条件一致的情况下,ADRC能减小系统的换向误差,能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在大多数控制系统中,普遍采用多闭环控制结构来提高系统的响应精度以及响应时间。本文对原始ADRC的控制律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PI控制律的改进型ADRC,并将其应用于精密控制系统的多闭环控制结构(包括速度环和位置环)中,对其位置跟踪性能进行分析。分别进行了两个串级控制实验:速度环采用ADRC+位置环采用PID,速度环采用ADRC+位置环采用ADRC。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I控制律的改进型ADRC能减小系统的跟踪误差,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了ADRC在精密控制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自抗扰控制器 参数整定 精密控制系统 跟踪精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73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20
- 1.1 课题背景10-11
- 1.2 国内外光电精密跟踪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1-16
- 1.2.1 光电精密跟踪技术的发展现状11-14
- 1.2.2 光电精密系统中控制技术研究现状14-16
- 1.3 自抗扰控制的研究进展与现状16-18
- 1.3.1 ADRC的提出16
- 1.3.2 ADRC的发展与应用16-17
- 1.3.3 ADRC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17-18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8-19
- 1.5 本章小结19-20
- 2 精密控制系统模型建立及系统内部扰动分析20-28
- 2.1 引言20
- 2.2 精密控制系统数学模型20-24
- 2.2.1 自适应建模20-22
- 2.2.2 机理建模22-24
- 2.3 精密控制系统实验建模24-26
- 2.3.1 频率特性测量24-25
- 2.3.2 传递函数辨识25-26
- 2.4 精密控制系统内部扰动分析26-27
- 2.4.1 系统内部扰动分析26-27
- 2.4.2 扰动抑制方法27
- 2.5 本章小结27-28
- 3 精密控制系统的ADRC参数整定28-40
- 3.1 引言28
- 3.2 自抗扰控制器的基本原理28-31
- 3.2.1 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框图28-29
- 3.2.2 跟踪微分器TD29
- 3.2.3 扩张状态观测器ESO29-30
- 3.2.4 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30-31
- 3.2.5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31
- 3.3 ADRC控制结构描述31-33
- 3.4 参数整定方法33-36
- 3.4.1 控制器参数pk和dk的整定33
- 3.4.2 观测器参数β_(01),β_(02),β_(03)的整定33-35
- 3.4.3 参数b与系统稳定性35-36
- 3.4.4 ADRC参数整定流程36
- 3.5 仿真结果36-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4 精密控制系统速度环的自抗扰控制算法设计40-50
- 4.1 引言40
- 4.2 速度环路对扰动的抑制40-43
- 4.2.1 PI控制器在速度环中的应用40-42
- 4.2.2 ADRC在速度环路中的应用42-43
- 4.3 实验建立43-48
- 4.3.1 实验系统介绍43-46
- 4.3.2 正弦引导跟踪实验46-48
- 4.3.3 实验结果分析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5 ADRC在精密控制系统中的位置跟踪应用研究50-60
- 5.1 引言50
- 5.2 多闭环控制策略50-51
- 5.3 基于PI控制律的改进型ADRC51
- 5.4 位置环采用PID控制器51-55
- 5.4.1 控制算法设计51-52
- 5.4.2 位置跟踪实验52-55
- 5.4.3 实验小结55
- 5.5 位置环采用ADRC55-59
- 5.5.1 控制算法设计55-56
- 5.5.2 位置跟踪实验56-58
- 5.5.3 实验小结58-59
- 5.6 本章小结59-60
- 6 结论与展望60-62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60-61
- 6.2 关于后续工作的思考和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6-67
- 作者简历66
- 已发表(或正式接受)的学术论文:66
- 申请或已获得的专利: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为刚;李贻斌;肖海荣;;基于ADRC的船舶主机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J];中国造船;2012年02期
2 周风余;单金明;王伟;陈景帅;阮久宏;;基于ADRC的船舶航向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1期
3 刘重阳;党超亮;季金;郭钊;;基于改进型ADRC的电磁执行器控制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年04期
4 刘晓丽;李兰英;何勇;;基于优化神经网络ADRC的机器人无标定视觉跟踪[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9期
5 ;A New Hybrid Control Scheme for an Integrated Helicopter and Engine 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2年04期
6 刘春芳;臧斌;王丽梅;;机床用直线伺服系统改进型ADRC设计[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3年04期
7 王文兰;张丽萍;;基于ADRC-PID的超临界机组主汽温控制系统设计[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1年08期
8 刘丁;刘晓丽;杨延西;;基于AGA的ADRC及其应用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6年07期
9 邓文浪;杨钰;文天祥;周立明;;TSMC控制系统中ADRC参数的自适应优化[J];控制工程;2010年03期
10 周游;王庆林;邱德慧;;性能评价方法在ADRC参数整定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pplication and The Parameter Tuning of ADRC Based On CPSO[A];第24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ADRC Based 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 Scheme for the Interception of Maneuvering Targets with Desired LOS Angle[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Capability of ADRC for Minimum-Phase Plants with Unknown Orders and Uncertain Relative Degrees[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Design ADRC for Tow Special Kinds of Systems[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5 Chunfang Liu;Yang Chu;Limei Wang;Yuxian Zhang;;Application and the Parameter Tuning of ADRC Based on BFO-PSO Algorithm[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An Economic Interpretation of ADRC[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7 ;Design of an ADRC-based Electronic Throttle Controller[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8 ;Flight Simulator Table Servo Control Based on ADRC Strategy[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Disturbance Rejection in MEMS Gyroscope:Problems and Solutions[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10 ;Robust Sensorless of ADRC Controlled PMSM Based on MRAS with Stat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D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军军;带有不确定干扰的偏微分方程镇定:SMC方法和ADRC方法[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婷;基于ADRC的四旋翼飞行控制器设计[D];东北大学;2013年
2 左丹;基于频域模型的ADRC参数整定及其在精密控制中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6年
3 刘晓丽;基于优化ADRC的无标定机器人手眼协调[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熊成林;基于优化的ADRC在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5 孙洪山;基于ADRC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董红红;基于ADRC的某型跟踪装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7 吕彬;基于电压源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频域模型的ADRC参数整定及其在精密控制中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87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42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