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船用高精度液位遥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发布时间:2017-08-06 18:26

  本文关键词:船用高精度液位遥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液位遥测 扩展卡尔曼滤波 低通滤波 多传感器融合 TRACE MODE 6


【摘要】:随着船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液位遥测系统成为船舶配套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新建的船舶上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液位遥测系统可以监控船舱的液位、舱容、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其中,液位和舱容值是船舶监测参数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调节船舱的液位值可以改变船舶的运行姿态。为了精确控制船舶的运行姿态和保障船舶的运行安全,液位测量值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压力式与雷达式液位测量方法,分别从液位测量原理和系统精确测量原理、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验证性试验分析设计了一套高精度的液位遥测及控制系统。试验结果都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精确度高,稳定性强,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压力式和雷达式液位测量原理。然后,在对比两种液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这两种液位测量方法的液位遥测系统框架图。2.分析影响液位遥测系统测量精度的主要原因,对船舱液位和舱容的精确测量作了详细阐述。液位的精确测量主要分为对传感器测量值的预处理、船舶横纵倾液位值的修正以及对波动液位的滤波处理。其中,详细介绍了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和低通滤波方法实现对波动液位的滤波处理过程。另外,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精确液位测量方法;舱容的精确测量则主要是对舱容表采取分段拟合的方法重新获取精确的舱容曲线。3.在给出液位遥测及控制系统架构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其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设备的选型以及接线方式。4.针对不同的硬件连接完成了基于DCON Utility软件的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的设置和基于TRACE MODE 6组态软件的上位机监测与控制程序的设计。另外,在C#.NET平台开发了一套液位遥测及控制系统的历史测量、控制以及异常报警参数的查询界面。5.对设计的系统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试验验证。一方面,通过单舱液位测量验证系统测量的精确度。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精确度,将本文设计的系统运用于浮动船坞模型进行试验验证。
【关键词】:液位遥测 扩展卡尔曼滤波 低通滤波 多传感器融合 TRACE MODE 6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665.26;TP87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课题研究背景12-13
  • 1.2 液位测量系统研究现状13-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主要研究内容15-16
  • 1.4 章节安排16-17
  • 1.5 本章小结17-18
  • 第2章 液位遥测系统的原理18-24
  • 2.1 液位测量方法的比较18-20
  • 2.2 液位测量系统20-23
  • 2.2.1 压力式液位测量系统20-22
  • 2.2.2 雷达式液位测量系统22-23
  • 2.3 本章小结23-24
  • 第3章 液位遥测系统的精度分析24-38
  • 3.1 传感器测量数据的预处理24-25
  • 3.2 船舶横纵倾液位的修正原理25-28
  • 3.2.1 雷达液位计测量液位的修正原理25-26
  • 3.2.2 压力传感器测量液位的修正原理26-28
  • 3.3 波动液位的精确测量原理28-34
  • 3.3.1 扩展卡尔曼滤波29-31
  • 3.3.2 低通滤波31-32
  • 3.3.3 加权融合算法32-34
  • 3.4 舱容的精确测量原理34-37
  • 3.5 本章小结37-38
  • 第4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38-52
  • 4.1 系统总架构38-39
  • 4.2 液位测量系统39-46
  • 4.2.1 系统传感器39-44
  • 4.2.2 采集控制模块44-46
  • 4.3 阀门控制系统46-51
  • 4.4 异常报警子系统51
  • 4.5 本章小结51-52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52-70
  • 5.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52-53
  • 5.2 液位监测与控制程序的设计53-66
  • 5.2.1 系统通信建立53-54
  • 5.2.2 液位测量系统主程序设计54-58
  • 5.2.3 阀门控制系统主程序设计58-60
  • 5.2.4 显示与操作界面的设计60-64
  • 5.2.5 异常报警系统设计64-66
  • 5.3 历史数据查询界面的设计66-69
  • 5.4 本章小结69-70
  • 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与数据处理70-80
  • 6.1 液位测量系统的初步验证70-73
  • 6.2 浮船坞实例验证73-79
  • 6.3 本章小结79-80
  • 总结与展望80-82
  • 参考文献82-8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86-88
  • 致谢8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常慧;李霞;郭辉;;遥测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年10期

2 姚燕平;;正在崛起的一种新型遥测系统[J];国外导弹技术;1980年06期

3 王鼎光;;军用飞机试验中应用的遥测系统[J];无线电工程;1983年04期

4 郑铭;;沃尔什遥测系统挂飞试验圆满成功[J];遥测技术;1986年04期

5 蓬人;丛秀荣;;《遥测系统》简介[J];遥测遥控;1987年06期

6 李士婉;航天飞机上灵长类生理监视和遥测系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89年01期

7 丛秀荣;;专家们对《遥测系统(上册)》的评价[J];遥测遥控;1991年03期

8 ;本刊开办专门介绍我国最新研制的各类遥测系统专栏──“先进系统”[J];遥测遥控;1994年04期

9 钟晓星;超小型遥测系统[J];振动与冲击;1999年03期

10 程吉宽,陈玲;多目标遥测系统方案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木;;浅谈航标遥测系统存在的问题[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小超;张启辉;胡晓安;王一鸣;;计算机在农机现场遥测系统中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夏慧;李季;刘文清;王晓梅;张玉钧;;植物氮素含量双波长光学遥测系统的研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晓梅;张玉钧;刘文清;夏慧;方武;;植物氮素含量双波长光学遥测系统的数据处理[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文誉;丁爽爽;邱长斌;李向红;Markus Rey;Patrick Hess;任进;;建立用清醒犬进行心血管安全性评价的遥测系统[A];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松林;龙胜刚;吴宗莲;沈东川;;旋转遥测系统的研制[A];全国第十届信号与信息处理、第四届DSP应用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郝选明;段文杰;杨建昌;强大平;;多功能运动遥测系统及其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1年

8 梅祥岸;刘喜泉;;三峡水情遥测系统在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作用[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王铁栋;刘文清;张玉钧;王敏;涂兴华;王晓梅;;机动车尾气遥测系统的应用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徐晓燕;;以微机为核心的卫星有效载荷遥测系统的数据接收终端[A];空间探测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驻粤记者 陈国雄 通讯员 谢薇;珠江口用上新型遥测航标灯[N];中国水运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束洪福;张其善:创新进取 勇搏长空[N];科技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罗晖;“神六”返回舱回到“娘家”[N];科技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标;胃肠道多元医学信息无创遥测系统及胃肠动力功能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波琴;随钻泥浆脉冲遥测系统中OOK信号的调制解调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权国栋;井下遥测系统通信线路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陶峰;船用高精度液位遥测及控制系统的设计[D];江苏科技大学;2016年

4 韩文花;多路温度遥测系统[D];苏州大学;2001年

5 姜娜;液位遥测系统在200英尺自升式钻井船上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0年

6 卫朝霞;灌区多参数自动遥测系统的构建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6年

7 钱俊;嵌入式水情遥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河海大学;2007年

8 卢婉冰;高精度航标遥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重庆大学;2009年

9 刘广军;遥测系统通用测试台等效测试电路的设计与实现[D];中北大学;2010年

10 冯晓莉;声波遥测系统地面检测仪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0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630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