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级节点MAC中继的复域分布检测非正交网络编码
本文关键词:基于超级节点MAC中继的复域分布检测非正交网络编码
更多相关文章: 超级节点 无线中继 分布检测 非正交 网络编码 复数域
【摘要】:为解决正交通信过程存在的数据发送等待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级节点多接入信道(MAC)中继的复域分布检测非正交网络编码策略。首先,对经典正交信道分布检测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使用中继MAC无线传感器网络,把复数域网络编码技术应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有助于实现协同分集降低信道衰落不利影响。其次,针对中继MAC复数域网络编码正交信道分布检测技术,基于传感器的虚警率和检测概率,提出结合网络符号差错概率的最大似然(ML)最佳传感器标签选择算法,降低误差概率,同时通过超级节点近似,获得中继功率和总发射功率的公平分配。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在非正交网络编码检测中,检测率指标可达到91.3%,而错误率指标仅为25.1%。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非正交网络编码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检测性能。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阿坝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关键词】: 超级节点 无线中继 分布检测 非正交 网络编码 复数域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基金资助项目(14ZA0306) 阿坝师范学院重点基金资助项目(ASA12-23)~~
【分类号】:TN929.5;TP212.9
【正文快照】: 0引言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已应用在多种场合,例如环境监测、健康、监视和机器人探测等[1~2]。WSN由低功率传感器构成,具有信息感知、处理和通信能力。通常情况下,传感器网络中节点通过协同工作,实现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的事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海峰;许南山;山岚;;超级节点方式的搜索引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8年08期
2 王淑玲;杨寿保;申凯;郭良敏;;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超级节点选取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3 朱yN;;基于多线程的超级节点爬虫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青海科技;2009年05期
4 谭义红;林亚平;欧阳竟成;李彬;;超级节点网络中的并行查询和排序机制[J];计算机工程;2010年02期
5 杜丽娟;余镇危;;分布式超级节点选举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4期
6 王小娟;周竹荣;;基于leader-follower算法的超级节点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2年01期
7 何钦;刘丹;周明;;基于行为特征的超级节点节流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3年11期
8 赖滇;;基于UDP的防火墙穿透技术研究与实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年08期
9 郭方方;杨永田;;超级节点对等网动态负载分配问题的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陈柏生;杜吉祥;;用于超级节点网络的双缓存技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剑;龚正虎;侯婕;;一种基于Pastry的低开销快速定位P2P系统[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2 王全民;王靓;;SkypeNet中超级节点拓扑的研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吴吉义;龚祥国;;一种基于超级节点的P2P-IPTV体系结构研究[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秦蓁;陶智勇;;几种分层的P2P网络模型的分析比较[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姚修思;马少武;唐雄燕;;基于异构性的P2P系统设计[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信息产业部通信标准研究所 薛宁;从Skype反思VoIP[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顾荣强;可管理的P2P牵手IPTV[N];计算机世界;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谭春光;基于IMS和P4P的IPTV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2 王刚;基于中国互联网的P2P-VoIP系统网络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高路;混合式P2P系统资源搜索优化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张晓奇;服务开放共享与质量监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徐陈锋;面向P2P的Markov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韦安明;互联网中基于流测量的P2P流量及异常事件检测[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张涵;一种安全的半分布式P2P系统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金辉;基于IOCP结构的P2P节点选择与分割混合模型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志丹;基于冗余的半分布式P2P网络改进策略[D];河南大学;2009年
3 丁学永;基于信任的超级节点选取和搜索策略[D];燕山大学;2010年
4 潘伟国;基于分层结构的DHT资源定位模型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袁福成;P2P网络分层模型SHDN的研究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6 蒋试伟;基于带超级节点P2P网络结构的数据一致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胡雨时;混合P2P网络基于后备超级节点的容错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许通;P2P网络超级节点选举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9 陈水平;基于节点服务能力的自适应P2P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郭利军;分层P2P流媒体超级节点动态选举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93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793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