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制备及其声波传感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制备及其声波传感特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光纤微腔 光纤悬梁 应变传感 声波传感
【摘要】:声波传感技术作为人类探测基础方式之一,一直被不断研究。随着探测领域的不断拓展,传统的声波传感器在灵敏度、环境适应性、尺寸功耗等方面已难以满足探测需求。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全光纤声波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体积小、环境适应性好、抗电磁干扰等优势,吸引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报道的全光纤声波传感器包括光强度调制、光波长调制和光相位调制等。其中,基于光相位调制的光纤微腔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在传感灵敏度、结构小型化、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在声波传感领域被广泛研究。本文通过对光纤微腔传感结构的光传输特性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腔长对其传感特性的影响,通过将光纤悬梁集成在光纤微腔内,进一步提高光纤微腔的声波传感灵敏度,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研究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应变及声波传感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搭建了一种简便的光纤拉锥平台,制备了高质量的光纤悬梁。光纤悬梁直径均匀可控,长度可达1400μm,悬梁端面平整,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制备了不同腔长的光纤密封微腔结构,应用于应变和声波传感。理论上,基于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模型,引入光纤端面发散角θ,分析了光纤密封微腔的应变和声波调制机理,利用MATLAB模拟分析了微腔长度对应变和声压传感灵敏度的影响,并在实验上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腔长增大,应变灵敏度减小,声波灵敏度周期性变化,变化幅度逐渐增大,通过合理的腔长设计可以提高其应变和声压灵敏度。提出并制备了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结构,应用于应变和声波检测。这种结构旨在将光纤悬梁集成在光纤密封微腔中,有效增长其有效作用腔长,进一步提高光纤微腔的声波传感灵敏度。分析了干涉腔长和有效作用腔长对其应变和声波传感特性的影响,并对相同干涉腔长的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和光纤密封微腔进行了应变和声波传感测试。相比同干涉腔长的普通光纤微腔结构,其应变灵敏度提高了16倍,在声波频率200~1000Hz范围内,其声压灵敏度整体提高了4~5倍。
【关键词】: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光纤微腔 光纤悬梁 应变传感 声波传感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N253;TP2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6
- 1.1 声波传感技术概述9-10
- 1.2 光纤声波传感器研究现状10-23
- 1.2.1 基于光强度调制的光纤声波传感器10-14
- 1.2.2 基于光波长调制的光纤声波传感器14-17
- 1.2.3 基于光相位调制的光纤声波传感器17-23
- 1.3 光纤内的微型悬锥结构制备23-25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25-26
- 第2章 光纤微腔传感结构的光传输特性模拟仿真26-43
- 2.1 光纤密封微腔干涉理论26-29
- 2.2 光纤密封微腔应力灵敏度和腔长关系模拟29-31
- 2.3 光纤密封微腔腔长对声压灵敏度的影响31-37
- 2.4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灵敏度模拟37-42
- 2.4.1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应变灵敏度模拟37-38
- 2.4.2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声压灵敏度模拟38-42
- 2.5 本章小结42-43
- 第3章 光纤密封微腔的制备及传感特性研究43-55
- 3.1 光纤密封微腔的制备43-46
- 3.2 光纤密封微腔应变传感实验46-49
- 3.3 光纤密封微腔声波传感实验49-53
- 3.3.1 腔长对光纤密封微腔声压灵敏度的影响49-52
- 3.3.2 光纤密封微腔声波频率响应特性52-53
- 3.4 本章小结53-55
- 第4章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制备及其传感特性研究55-66
- 4.1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制备55-58
- 4.1.1 光纤悬梁的制备55-57
- 4.1.2 光纤悬梁与光纤微腔的集成57-58
- 4.2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应变传感实验58-60
- 4.3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声波传感特性研究60-65
- 4.3.1 腔长对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声压灵敏度的影响60-61
- 4.3.2 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声波频率响应特性61-65
- 4.4 本章小结65-66
- 结论66-68
- 参考文献68-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凤英 ,刘星元 ,王立军;有机微腔发光的研究进展[J];液晶与显示;2001年04期
2 刘星元,冯纪蒙,刘云,梁春军,赵东旭,洪自若,赵家民,鄂树林,李文连,虞家琪,王立军;多模发射的单层有机光学微腔[J];发光学报;1999年04期
3 张春玉;刘星元;套格套;王立军;;耦合结构有机微腔的光致发光特性[J];发光学报;2007年03期
4 郑厚植;半导体微腔物理及其应用[J];半导体学报;1997年07期
5 赵红东,陈国鹰,张存善,张以谟,沈光地;量子阱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及其微腔物理[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04期
6 张春玉;陆景彬;孙成林;秦莉;肖力光;任慧;王成;;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角度依赖性[J];发光学报;2009年06期
7 张春玉;陆景彬;郭树旭;郜峰利;王洪杰;曹军胜;;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谐振腔反射镜性能[J];发光学报;2010年04期
8 刘祖刚,唐春玖,赵伟明,张志林,蒋雪茵,许少鸿;具有微腔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J];光学学报;1997年07期
9 林金兰;范剑红;林金忠;陈春华;;基于贝塞尔函数的矩形微腔共振频率分析[J];莆田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王东林;江楠;姜利群;张振力;普小云;;柱形微腔回音壁激光光谱模式的精确标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守振;王鹏;赵毅;;微腔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学特性的模拟研究[A];全国第15次光纤通信暨第16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王立军;宁永强;刘星元;;微腔物理及微腔激光[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杨立功;吴鹏;秦晓芸;顾培夫;陈海星;刘旭;;双金属镜微腔结构中单介质调谐层的设计[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贾锐;江德生;谭平恒;孙宝权;;玻璃球形微腔中的量子点[A];第一届全国纳米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5 杨立功;吴鹏;秦晓芸;顾培夫;陈海星;刘旭;;双金属镜微腔结构中单介质调谐层的设计[A];2004年光学仪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涛;张天才;王军民;彭X墀;;微腔中的光学耦极俘获[A];第十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论文集[C];2002年
7 谢泽锋;周翔;;高效率金属微腔OLEDs性能的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海华;孙贤明;类成新;;空心圆柱微腔谐振模式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9 杨旭;龙桂鲁;彭博;SahinKaya 銉zdemir;杨兰;;超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中的拉曼激光及其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10 蔡林涛;时喜喜;李莎;;多孔硅微腔光学晶体的结构调控和生化传感器[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居冬泉;表面等离激元微腔共振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邓玲玲;蓝、白光顶发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微腔效应研究及器件高性能化[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马凤英;有机微腔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杨勇;固态光学微腔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董广大;微腔与光学微纳结构的模式耦合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仇善良;光学回音壁模微腔模式特性的理论研究与优化设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赵家民;有机微腔电致发光的物理与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8 董春华;回音壁模式微腔量子电动力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全龙;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热非线性效应及其折射率调制特性[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10 涂鑫;耦合型回音壁模式光学微腔的构建与光学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秦;量子态的MIN和回音壁微腔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楠;内边界变形环形微腔的定向出射及其应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顾进益;金属包覆圆柱微腔的表面等离子激元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4 王聪;回音壁模式球微腔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吴远武;微腔效应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研究与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6 常龙;基于有源—无源光学微腔耦合系统的宇称时间对称与可调谐光学隔离[D];南京大学;2014年
7 徐俊杰;小孔圆盘复合结构微腔谐振器的制备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韩效驰;光学塔姆态—微腔模式杂化态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9 魏晓村;内置悬梁式光纤微腔的制备及其声波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0 王苗庆;纳米线光学微腔与正方形光学微腔模式特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02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83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