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抗扰速度调节器的矩阵变换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本文关键词:基于自抗扰速度调节器的矩阵变换器驱动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更多相关文章: 矩阵变换器 直接转矩控制 自抗扰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功率因数
【摘要】: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系统,采用矩阵变换器(matrix converter,MC)驱动方式,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技术(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的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策略.用MC替换常规交—直—交变换器,以提高系统输入侧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用ADRC替换常规电机调速系统中的PI速度调节器,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首先,建立MC驱动PMSM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给出ADRC速度调节器和MC驱动PMSM的DTC设计思路和方法.基于ADRC的DTC策略能够使MC驱动的PMSM系统稳定运行,具有较好的转速和转矩控制效果,且输入侧PF能够达到1.然后,将其与基于PI的DTC策略相比较,该策略具有更强的抗负载干扰能力和跟踪给定转速变化的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武警工程大学研究生管理大队;
【关键词】: 矩阵变换器 直接转矩控制 自抗扰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功率因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463025) 人社部2015年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15]192号
【分类号】:TM341;TP273
【正文快照】: 1引言 交—交变换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力电子器件,它包括传 统交—交型和矩阵式交—交型两种型式,传统交—交型仅需一次换流就能实现变频且能量可双向流通,但使用的晶闸管多且输入功率因数(power factor,PF)低,因而限制了 其使用场合.为了提高交—交型变换器性能和扩大应用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粟梅;桂卫华;孙尧;王辉;;矩阵变换器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0年01期
2 张丽琼;潘峰;;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J];电力电子;2012年01期
3 张丽琼;潘峰;;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J];电子世界;2012年06期
4 张丽琼;潘峰;;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J];电源世界;2012年05期
5 吴胜,黄声华,周理兵,李朗如;矩阵变换器的正反组电流过零切换控制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6 郭有贵;朱建林;;矩阵变换器的几项关键技术[J];电工技术;2003年04期
7 郭有贵,喻寿益,朱建林;矩阵变换器平衡/非平衡输入的对比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8期
8 陈明,郭前岗,李耀华,孟彦京;矩阵变换器发展展望[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5年03期
9 粟梅,覃恒思,孙尧,王妍,张泰山;矩阵变换器系统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8期
10 刘芙蓉,Klumpner Christian,Blaabjerg Frede;矩阵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英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永丽;唐轶;马星河;刘昊;;考虑管压降影响的双电压合成式矩阵变换器的仿真研究[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志勇;蔡灏;谌海霞;;双桥矩阵变换器的仿真模型研究[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何智星;金爱娟;林珊;;矩阵变换器及其空间矢量调制技术的改进[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4 孙冰冰;沈征;尹新;帅智康;粟梅;韩华;郭伟敏;;矩阵变换器开关换流物理过程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高校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段其昌;郝风霞;唐毅;;矩阵变换器励磁的双馈感应风力发电系统研究(英文)[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孙尧;粟梅;夏立勋;桂卫华;;基于载波调制策略的双级四脚矩阵变换器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罗培;朱建林;李利娟;;矩阵变换器的多电平电路拓扑结构与模型[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粟梅;余岳;孙尧;桂卫华;;一种基于数学构造的矩阵变换器调制策略[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闫朝阳;李建霞;郑颖楠;邬伟扬;;一种新型结构的DC-AC矩阵变换器前级电路[A];200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周扬忠;钟技;钟天云;;低转矩磁链脉动型矩阵变换器供电ESM DTC系统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权学;矩阵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及稳定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佘宏武;矩阵变换器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郭前岗;矩阵变换器及其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孙尧;矩阵变换器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阎彦;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运行控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宋鹏;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李辉;基于矩阵变换器励磁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并网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曾雨竹;对矩阵变换器若干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李幸;矩阵变换器的无功特性及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粟梅;矩阵变换器—异步电动机高性能调速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宁;三相—单相Quasi-Z源矩阵变换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蒋涛;基于矩阵变换器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控制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3 朱成昊;间接矩阵变换器驱动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优化控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烽;抑制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的控制策略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徐驰;双级矩阵变换器研制及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茂兴;基于SiC开关器件的Quasi-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7 商秀娟;模块化多电平矩阵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8 范国磊;基于小波调制的双级矩阵变换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9 陈杰;双级矩阵变换器并网控制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10 王e,
本文编号:877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877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