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自动化论文 >

复杂曲面机器人研抛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5 00:13

  本文关键词:复杂曲面机器人研抛关键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精密加工 复杂曲面 机器人自动化研抛系统 力控制 路径规划


【摘要】:目前我国复杂曲面零件光整加工阶段的研抛加工基本以人工操作为主,加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费时费力,效率很低,而且大部分工作环境不适宜工人去操作,因此曲面光整加工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作为实现高质、高效、低成本的制造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产业和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主要围绕复杂曲面机器人智能自动化研抛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自行搭建了复杂曲面机器人自动化柔顺研抛加工系统平台,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柔性研抛工具,该研抛工具结构特有的柔顺特点使其能够模仿人手进行研抛加工,克服了机器人刚度与柔性之间的矛盾。2)介绍了柔性盘与曲面工件表面接触时的压强分布模型,同时对柔性盘研抛区域的相对线速度分布进行理论推导,用微元积分原理和移动材料去除指数建立了研抛材料去除廓形的理论方程,分析了主要研抛工艺参数对曲面工件表面材料去除廓形的影响规律。介绍了复杂曲面研抛加工路径规划中的行切法和环切法,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更适合复杂曲面机器人自动化研抛加工中的行切法进行轨迹规划。3)在机器人运动空间描述了研抛工具末端位姿,介绍了机器人的坐标系变换,研抛盘的受力分析及重力补偿算法,建立了机器人被动柔顺研抛工具末端与外界环境接触的简化模型并详细介绍了基于位置内环的力外环控制策略方案。4)介绍了机器人研抛力控制系统软件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本实现恒压力研抛,控制精度在±3N~5N,应用自行搭建的研抛加工系统平台对NAK80模具钢曲面工件进行研磨和抛光加工实验,结果显示粗糙度Ra=0.025μm,基本接近镜面效果,很好地满足了实际需求,证明复杂曲面机器人自动化高精研抛加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精密加工 复杂曲面 机器人自动化研抛系统 力控制 路径规划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4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8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及趋势13-15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5-18
  • 第2章 机器人自动化研抛加工系统18-29
  • 2.1 机器人研抛系统构成及功能18-19
  • 2.2 系统硬件构成19-21
  • 2.2.1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及控制柜19-21
  • 2.2.2 其他附属装置21
  • 2.3 机器人末端研抛工具21-24
  • 2.3.1 研抛工具的设计要求21
  • 2.3.2 柔性研抛工具结构设计21-23
  • 2.3.3 气动马达23
  • 2.3.4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23-24
  • 2.4 系统通讯方案的建立24-27
  • 2.4.1 控制PC机与机器人控制器之间的通讯25-26
  • 2.4.2 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与上位机之间的通讯26-27
  • 2.5 本章小结27-29
  • 第3章 研抛加工材料去除廓形建模及路径规划29-42
  • 3.1 表面材料去除廓形建模29-34
  • 3.1.1 研抛材料去除机理分析29-30
  • 3.1.2 理论基础30-31
  • 3.1.3 柔性盘接触压强建模31-32
  • 3.1.4 柔性盘接触区域线速度分析32-33
  • 3.1.5 研抛曲面工件表面材料去除廓形建模33-34
  • 3.2 研抛材料去除廓形分析34-37
  • 3.2.1 研抛压力对去除廓形的影响35
  • 3.2.2 柔性盘转速对去除廓形的影响35-36
  • 3.2.3 进给速度对去除廓形的影响36-37
  • 3.2.4 研抛倾角对去除廓形的影响37
  • 3.3 研抛加工路径规划37-40
  • 3.3.1 复杂曲面研抛加工行切法轨迹规划38-39
  • 3.3.2 复杂曲面研抛加工环切法轨迹规划39
  • 3.3.3 行切法与环切法轨迹规划的对比39
  • 3.3.4 复杂曲面研抛加工行切法轨迹规划的实现39-40
  • 3.4 本章小结40-42
  • 第4章 研抛力控制策略42-54
  • 4.1 研抛工具末端位姿在机器人运动空间描述42-44
  • 4.2 坐标变换44-48
  • 4.2.1 位置坐标变换44-45
  • 4.2.2 旋转坐标变换45-47
  • 4.2.3 齐次坐标变换47-48
  • 4.3 研抛工具受力分析及重力补偿算法48-50
  • 4.4 机器人研抛力控制策略50-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5章 实验与分析研究54-71
  • 5.1 机器人研抛力控制系统性能测试实验54-57
  • 5.1.1 平面研抛力控制系统性能测试54-55
  • 5.1.2 曲面研抛力控制性系统性能测试55-57
  • 5.2 复杂曲面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研抛加工实验57-67
  • 5.2.1 曲面工件材料及三维模型57-58
  • 5.2.2 研抛加工实验设备58-59
  • 5.2.3 研抛轨迹生成59-60
  • 5.2.4 机器人自动化研抛工艺过程规划60-63
  • 5.2.5 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及研抛实验结果分析63-67
  • 5.3 研抛效果的评定参数67-70
  • 5.3.1 研抛工件表面质量67-68
  • 5.3.2 研抛加工效率68-70
  • 5.4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71-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77-78
  • 致谢78-7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齐骏;机器人工作空间配置的可靠性规划[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年02期

2 钟勇,朱建新;一种新的机器人工作空间求解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4年04期

3 张培艳,吕恬生,宋立博;排球机器人动作规划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年06期

4 曹毅,王树新,李群智;基于随机概率的机器人工作空间及其面积求解[J];制造业自动化;2005年02期

5 胡磊;刘文勇;王豫;栾胜;;骨科机器人空间设计方法研究[J];机器人;2006年04期

6 石磊;;松协调下双臂机器人的协作工作空间计算[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24期

7 许卫斌;平雪良;应再恩;杜永忠;李正洋;;6R型串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快速求解方法[J];机械设计;2013年06期

8 王兴海,周迢;机器人工作空间的数值计算[J];机器人;1988年01期

9 郭明,周国斌;多关节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分析与评价方法[J];机器人;1988年04期

10 陈国欣,李诚琚;计算机绘图在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中的应用[J];机器人;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范守文;徐礼钜;;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的解析法[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殷子强;张广军;袁新;赵慧慧;吴林;;人机交互式机器人弧焊再制造系统设计[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范波涛;闫成新;;喷浆机器人灵巧度分析[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4 海丹;刘玉鹏;郑志强;;四轮全向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方法[A];2005中国机器人大赛论文集[C];2005年

5 高理富;宋宁;;Puma控制器改造中的控制算法探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6 徐晓;翟敬梅;谢存禧;;机器人柔性装配单元的设计[A];第十届粤港机电工程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梁天培教授纪念会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峻;具有力感知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从动机器人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管小清;冗余度涂胶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杜海艳;MRI环境下乳腺介入机器人穿刺路径规划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4 李腾飞;笼养蛋鸡健康行为监测机器人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5 李睿;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的在线测量与控制补偿技术[D];天津大学;2014年

6 赵燕鹏;长骨骨折精准手术机器人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7 黄彪;枇杷剪枝机器人关键技术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8 陈健;面向动态性能的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9 杜亮;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定位误差参数辨识及补偿方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韩金华;护士助手机器人总体方案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龙;基于视觉的6自由度机器人焊接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2 彭真;典型工况下四自由度高速重载机器人起动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赵登步;基于机器视觉的SCARA机器人快速定位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江南大学;2015年

4 岳建章;高空智能幕墙安装机器人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扬;油田抢喷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特性仿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杨宇飞;袋装食品装箱并联拾放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7 赵慧云;基于柔性仿生关节的四足机器人单腿机构设计与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8 李晨;全固定电机驱动的SCARA机器人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9 张晋;消防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葛宏伟;码垛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与残余振动抑制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14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idonghuakongzhilunwen/914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a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