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资源消耗对碳排放的驱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4 11:16

  本文关键词:资源消耗对碳排放的驱动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消耗 碳排放 响应机制 循环经济


【摘要】:借鉴环境影响随机模型,构建了碳排放驱动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背景下,在政府发展经济和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双重驱动下,城市化、居民消费增长、经济发展等都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因,而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才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要减少碳排放只有倡导低碳生活、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JL059)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2005RK)
【分类号】:X24;F205
【正文快照】: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碳排放源分为自然排放源和人为排放源两类,本文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所引致的碳排放。纵观国内外碳排放影响因素及测算的理论模型,大部分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是影响一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济发展、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中民,程国栋,邱国玉;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2 郭义强;郑景云;葛全胜;;一次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3 赵捧莲;杨来科;闫云凤;;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模型比较及文献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02期

4 韩雪梅;刘欢欢;;我国生态消耗与经济发展的动态比较研究——关于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考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李国志;李宗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6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吴开亚;;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年12期

7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8 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李颖;;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4期

9 赵欣;龙如银;;考虑全要素生产率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智颖飙;王再岚;邓先德;韩雪;张纪卯;李静敏;杨淑宝;;基于地球生态负债的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张桂宾;王安周;耿秀丽;;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济源市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3 张帅;董泽琴;王海鹤;邹凤钗;;基于生态足迹改进模型的均衡因子与产量因子计算——以某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4 孙炳;姚建;符苗苗;;四川省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5 周婷婷;毛春梅;;我国土地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6 徐中民,程国栋;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7 尚海洋;徐中民;;甘肃省2002年生态足迹的投入-产出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5期

8 武翠芳;尚海洋;钟方雷;李玉文;焦文献;;环境影响的差异性以及环境影响与生活质量关系初探——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8年05期

9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10 徐中民;钟方雷;;生态经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初探[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欣;程久苗;;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芜湖市碳排放效应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可嘉;梅赞超;;基于STIRPAT模型的福建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俊华;刘婕;张江林;;基于城市绿色碳汇评估的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广州市海珠生态城规划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5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6 李想;王仲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江苏省碳排放驱动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段东平;李婷;;低碳经济模式下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9 田云;张俊飚;;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田云;张俊飚;;中国农业碳排放研究:测算、时空比较及脱钩效应[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艳清;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温和;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贺红兵;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余万军;行为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远;我国能源与化工产业的环境影响及其规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夏伦;低碳经济视角下湖北经济发展转型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方恺;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能源足迹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淼;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与CO_2排放量分析预测[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卉;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能源消费[D];暨南大学;2011年

9 杜鸥;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徐庭慎;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3 彭水军;包群;;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4 李国璋;王双;;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5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6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7 周涛,史培军,王绍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中国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8 徐中民,龙爱华,张志强;虚拟水的理论方法及在甘肃省的应用[J];地理学报;2003年06期

9 徐中民,龙爱华;中国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10 张晓平;;中国对外贸易产生的CO_2排放区位转移分析[J];地理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2 李俊霖;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3 沈越;;戏说碳排放与新技术[J];中国科技奖励;2010年04期

4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5 王少鹏;朱江玲;岳超;方精云;;碳排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Ⅱ[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李江苏;张雷;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增长机理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11期

7 牛笛;;碳排放与气候变暖的谎言[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8 黄蕊;刘昌新;熊文;王铮;;福建省的碳排放趋势与对策[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1期

9 李磊;;新疆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变动的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10 杨玲萍;吕涛;;苏浙沪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1287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287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c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