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热带大西洋拟锥齿鲨资源动态和空间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4:40

  本文关键词:热带大西洋拟锥齿鲨资源动态和空间分布研究 出处:《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拟锥齿鲨 热带大西洋 空间分布 CPUE 钩位


【摘要】:拟锥齿鲨是热带大西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较为常见的兼捕物种,处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端,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10—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调查时收集的1 561尾拟锥齿鲨数据,对其资源动态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海域内(6.33°S~17.43°N,18.25°W~42.03°W),拟锥齿鲨CPUE高的区域为5°N~10°N,20°W~30°W;2010—2015年CPUE呈现波动,整体有上升的趋势,但不显著;软骨鱼类占总渔获物的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拟锥齿鲨兼捕数量占总渔获的5.8%,占兼捕软骨鱼类的22.5%;拟锥齿鲨在12月—3月的平均CPUE较高。拟锥齿鲨最大叉长组(叉长范围在85~90 cm)的个体多分布在5°N~7.5°N,27.5°W~37.5°W和5°N~0°,25°W~30°W这两个区域。拟锥齿鲨理论钩获深度范围为140~313 m,平均深度为221 m。1、2、3钩位(140~212 m)的上钩频率最大,占总上钩率的55.59%。10月至次年4月不同月份拟锥齿鲨的钩位分布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妊娠期拟锥齿鲨明显分布于较浅的水层。不同钩位拟锥齿鲨的摄食等级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基金】:农业部公海渔业研究财政专项(08-54)
【分类号】:S931.1
【正文快照】: 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PSK)隶属于鼠鲨目(Lamniformes)、拟锥齿鲨科(Pseudocarchariidae)、拟锥齿鲨属(Pseudocarcharias),异名鳄鲨(Crocodileshark)[1],属洄游性鱼类,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亚热带近岸及公海海域,垂直洄游深度可达590 m[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戴小杰;姜润林;许柳雄;李延;;东大西洋热带海域拟锥齿鲨繁殖生物学特征调查[J];水生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324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24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