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水资源与粮食生产耦合关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12-24 23:47

  本文关键词:水资源与粮食生产耦合关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出处:《节水灌溉》2014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水量 水质 粮食生产


【摘要】:粮食安全和水安全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粮食安全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迫切要求。本文分别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对水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单纯从水量或水质的角度研究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能满足实际的要求。因此,应在研究水量和水质分别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基础上进行耦合,构建综合考虑水质和水量影响的水资源-粮食产量模型。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572,4120156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6-1)
【分类号】:F326.11;TV213.4
【正文快照】: 粮食安全和水安全都是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粮食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耗量最大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不仅对粮食的需求量会相应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晓燕,郭芳,蔡新广,胡秋菊;密云水库潮白河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1期

2 熊伟;林而达;蒋金荷;李岩;许吟隆;;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10年04期

3 李会昌;作物敏感指数与敏感系数的分析与研究[J];灌溉排水;1990年04期

4 王修贵,张祖莲,赵长友,李远华,薛继亮;作物产量对水分亏缺敏感性指标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1998年02期

5 郝芳华;杨胜天;程红光;步青松;郑玲芳;;大尺度区域非点源污染负荷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6 王晓燕;秦福来;欧洋;薛亦峰;;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以密云水库北部流域为例[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7 胡晓东;黄俊友;翟由涛;;污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影响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9年11期

8 汪恕诚;解决好水问题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J];中国水利;2005年06期

9 杨淑静;张爱平;杨世绮;杨正礼;;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分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09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俊生,宫德英;稻稗杂交及其后代植株的RAPD标记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2 朱其松;张洪瑞;张士永;宋克勤;高苓昌;陈峰;宫德英;;山东省地方水稻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及抗性鉴定[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3 吴俊生,姚永湘,彭慕良,李桂生;外引稻种在山东济宁的光温反应特性及利用价值[J];山东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4 吴俊生,,彭慕良;山东省地方稻种资源的变种类型与品种熟期性划分[J];山东农业科学;1995年01期

5 许传山;水稻精种高产栽培原理与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1995年03期

6 吴振钟;从栽培治螟的研究娗娗总结群众}撗閇J];安徽农业科学;1966年01期

7 陈景道;李胜群;左庆;;播期和移栽密度对皖稻68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8 冯庆;王晓燕;王连荣;;水源保护区农村生活污染排放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9 张yN茗;徐婧;康静雯;付湘雯;黄河;张卫华;;作物非充分灌溉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10 万立国;张丽君;王怀章;;污水灌溉对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根红;许强;康建宏;吴宏亮;;基于低污染的宁夏引黄灌区13种种植模式氮磷平衡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沈涛;刘良云;王纪华;李存军;;基于L-THIA模型的密云水库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仪;夏立江;;农村环境典型污染源特征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段淑怀;李永贵;刘宝元;符素华;叶芝菡;袁爱萍;路炳军;;北京地区土壤流失方程[A];全国第二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杨忠义;曹永生;苏艳;刘晓利;李华惠;卢义宣;;中国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分类及方法(综述)[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6 王晓燕;曹利平;;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经济措施探讨——以北京密云水库为例[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丁恩俊;谢德体;;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李元华;史湘军;;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分析[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9 杨利霞;袁再勤;孟茹;;汉中市水稻产量特征及气候要素对其影响研究[A];S10 气象与现代农业发展[C];2012年

10 饶碧玉;谢森传;;对非充分灌溉的认识[A];中国水利学会200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云军;胶州湾流域与海岸带综合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范凤翠;设施蔬菜控漏灌水机理与技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欧洋;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多尺度景观与水质响应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吕永鹏;平原河网地区城市集水区非点源污染过程模拟与系统调控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朱梅;海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6 杨世民;杂交水稻对生态环境和弱光胁迫的适应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王重荣;中国水稻微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新基因发掘[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8 孙雯;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阚国坤;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的历史研究(1953-1983)[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10 于林惠;机插粳稻群体特征及定量栽培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雪萍;;农业面源污染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5期

2 黄晶晶;林超文;陈一兵;张庆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12期

3 胡艳,张红举;非点源污染计算与控制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4 徐志英,蒋思霞;农药环境污染问题及可持续治理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5 吴迪;何俊仕;;鞍山市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6 刘开坤;韩立岩;;我国污水灌溉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2期

7 陈文英,毛致伟,沈万斌,孙述海;农业非点源污染环境影响及防治[J];北方环境;2005年02期

8 刘学军,王叶飞,曹志东,李军锋,汤国安;基于DEM的坡度坡向误差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测绘通报;2004年12期

9 许书军,魏世强,谢德体;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4期

10 王中根,刘昌明,黄友波;SWAT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硕;GIS和遥感辅助下流域模拟的空间离散化与参数化研究与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英峰;周婷玉;;我国可开垦耕地不足466万公顷 国家将严格保护耕地和淡水等粮食生产资源[J];北京农业;2010年28期

2 赵净;蒋茜;;我国粮食生产对水资源配置要求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方玉;保护耕地 刻不容缓[J];江苏统计;1998年07期

4 胡靖;经济外延扩张阶段的粮区资源配置冲突[J];调研世界;1999年04期

5 彭珂珊;;我国21世纪粮食生产目标与耕地资源保护之探讨[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6 岳f ;辽宁省2000年耕地承载力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3年03期

7 张光生;石桥村粮食生产的前景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8 张秋平;郝晋珉;白玮;;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中的农业水资源经济价值核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8年02期

9 刘燕华,杨勤业;西藏自治区的土地、粮食和人口[J];自然资源学报;1991年02期

10 陈秀芝;庞英;;粮食生产标兵县粮食生产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大东;张社梅;;浙江省耕地资源变动与粮食生产策略分析[A];2009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小梅;;退耕中青海耕地减少规模及粮食响应问题分析[A];“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卢铁光;付强;;黑龙江省水资源态势与粮食生产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进洲;;保护耕地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振波;新疆耕地资源态势与粮食生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0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30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2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