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基于足迹家族的青海省资源环境压力定量评估

发布时间:2017-12-27 02:27

  本文关键词:基于足迹家族的青海省资源环境压力定量评估 出处:《应用生态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足迹家族 生态足迹 碳足迹 水足迹 资源环境压力


【摘要】:为了系统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基于足迹家族构建了资源环境压力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生态足迹、碳足迹、水足迹及资源环境压力作了测评.结果表明:1990—2013年,青海省人均生态足迹由1.32 hm~2增为3.32 hm~2,人均生物承载力由2.33 hm~2降至2.07 hm~2,2006年后出现生态赤字且不断增高,但1990年以来始终存在生物质盈余;人均碳足迹由5.82 t增至15.85 t,目前已超过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7.93倍;人均水足迹从967.67m3降低到732.05 m3.1990年以来生态压力一直较低(Ⅰ_b),温室气体(GHG)排放压力由较低(Ⅰ_b)升高到中上(Ⅱ_b),水资源压力很低(Ⅰ_a),资源环境压力由很低(Ⅰ_a)升高为较低(Ⅰ_b).生态压力和水资源压力对资源环境压力的贡献率逐渐降低,GHG排放压力的影响明显增大.资源环境压力的空间差异较大,2013年西宁市很高(Ⅲ_b)、海东市中上(Ⅱ_b)、海西州中下(Ⅱ_a),其他各市州很低(Ⅰ_a),主要压力源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今后发展中,各市州应采取差异化减压策略.
[Abstract]:In order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nvironment, the family built footprint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Qinghai Province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carbon footprint and water footprint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990 - 2013, the per 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Qinghai province increased from 1.32 hm~2 to 3.32 hm~2 from 2.33 hm~2 hm~22006 to 2.07 years after the ecological deficit and increasing per capita biocapacity, but since 1990 there is always biomass surplus; per capita carbon footprint from 5.82 t to 15.85 T, 7.93 times has more than climate change targets; water footprint per capita decreased from 967.67m3 to m3.1990 732.05 years since the ecological pressure has been low (I _b),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by low pressure (I _b) increased to in (II _b), water pressure is very low (I _a), the pressur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by very low (I _a) increased as low (I _b). Normal pressure and water pressure on the resources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 contribution rate decreased gradually, GHG discharge pressure increases obviously. The s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Xining city in 2013 is very high (_b III), Haidong city in Haixi prefecture (II _b), lower (II _a), other cities and states are low (I _a), the main sources of stress has obvious spatial heterogeneit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ities and states should adopt differential decompression strategy.
【作者单位】: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安石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KS019)资助~~
【分类号】:X24
【正文快照】: 本文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XKS019)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14XKS019).2015-07-01 Received,2016-01-21 Accepted.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倩;;我国居民消费对资源环境压力的综合分析[J];软科学;2010年12期

2 邓锋;靳利飞;;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对资源环境管理的影响[J];资源与产业;2011年02期

3 徐青;;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压力[J];统计与决策;2006年15期

4 赵兴国;潘玉君;赵庆由;胡志丁;姚辉;杨小燕;;科学发展视角下区域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脱钩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07期

5 李杨帆;朱晓东;;海岸湿地资源环境压力特征与区域响应研究[J];资源科学;2006年03期

6 ;资源[J];中国地理科学文摘;1999年02期

7 廖才茂;;基于消费生态化视阈下的资源环境解困路径[J];当代财经;2009年09期

8 林宏;岳凌云;;“十二五”时期浙江资源环境压力分析及对策建议[J];城市;2010年05期

9 马丽,刘卫东,刘毅;外商投资与国际贸易对中国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5期

10 李孝坤;;重庆都市区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探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和平;毕军;;基于EKC的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协同效应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2008年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永红;降低资源消耗:增长的一大前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2 记者 徐琦;资源环境压力仍然较大[N];中国环境报;2006年

3 ;实施好节约优先战略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支撑[N];人民日报;2012年

4 ;从三方面着手 努力解决资源环境压力过大问题[N];平凉日报;2008年

5 记者 黄丽珠;探求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N];金融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赵京燕;城镇化必须立足于资源环境基础[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世锦;资源环境压力的实质是什么[N];浙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民;区域经济的资源环境压力与效率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9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39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