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及成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30 07:37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及成因分析 出处:《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型城市 土地集约利用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东北地区


【摘要】:基于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从土地使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模型,并对我国东北地区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空间分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水平不高;省际间空间格局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东中西地区呈现由东向西依次递增的趋势;单个城市间集约利用水平差异显著;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石油城市冶金城市煤炭城市森工城市的特征。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城市规模、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呈正相关,针对如何提高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建议。
[Abstract]:......
【作者单位】: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机制与空间组织研究”(编号:41071108)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空间失衡研究”(编号:2012BS32) 吉林农业大学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基于GIS的资源型城市空间演化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编号:201037)联合资助
【分类号】:F301.2
【正文快照】: 1引言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和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和特有的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重点[1]。“缘矿而建”的属性导致资源型城市功能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国明;宋戈;李静;;资源型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J];城市问题;2009年05期

2 王中亚;陈卫东;张广平;;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6期

3 谢其军;柯杨敏;蔡银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以广西14个地级市市辖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01期

4 宋戈;崔登攀;陈红霞;;有色金属资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年02期

5 朱天明;杨桂山;万荣荣;;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国内外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9年06期

6 车晓翠;张平宇;;东北振兴以来大庆市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经济地理;2012年05期

7 谢敏;郝晋珉;丁忠义;杨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8 赵奎涛;胡克;贾晓晴;杨俊鹏;刘大为;;资源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辽宁西部地区三个资源型城市为例[J];中国矿业;2009年05期

9 尹君;谢俊奇;王力;张贵军;郭庆十;;基于RS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7年05期

10 钱铭杰;王绪龙;孙玉晶;师文洋;丘少蓉;;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富;周生路;吴绍华;任奎;;当前我国农用地资源管理的重点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7期

2 苏晓红;;河北省廊坊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3 杨大兵;陈建平;王凤;李俊付;;基于GIS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高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4 盖海鹏;;东营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5 刘庆广;王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以寿县安丰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6 张丽芳;濮励杰;涂小松;;废弃地的内涵、分类及成因探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7 纪颖波;王松;;工业化住宅与传统住宅节能比较分析[J];城市问题;2010年04期

8 翁翎燕;濮励杰;文继群;朱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及因果关系检验——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2期

9 刘巧芹;连季婷;黄艳梅;李子君;郭爱请;;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年02期

10 高迎春;佟连军;尹君;;石家庄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爱丰;金鑫;黄亚平;;武汉外部都市发展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的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坚;;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孔凡文;;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演变与评价[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范辉;;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等级差异变动特征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5 王昆;;开发区土地集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延强;陈利根;;基于DEA的城市建成区经济投入方式最优配置评价——以江苏省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密长林;;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临沂市为例[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孙传谆;郑新奇;邓红蒂;左玉强;苏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9 戴必蓉;杨子生;;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10 徐观敏;邵文鸿;张敏;罗湘t,

本文编号:1353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353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3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